一种型煤制样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38178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19146.4

    申请日:2016-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6

    Abstract: 一种型煤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上面板、下面板、中面板、垫块、中空圆筒、底盘下部、底盘上部、千斤顶、千斤顶活塞杆;所述底盘下部和底盘上部固结为一体;所述中空圆筒内表面光滑;所述垫块可完全伸入圆筒内,且与圆筒内壁紧密接触;所述立柱共有四根,立柱贯穿中面板,两端分别固定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上;所述千斤顶放置在下面板的中心位置处。本型煤制样装置能够独立完成制样,操作简便,劳动量小,且制样成功率高。

    一种煤岩液固耦合原位加载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483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0685837.4

    申请日:2021-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岩液固耦合原位加载实验装置,包括三面连接一体的框架以及带有压头的压杆,所述框架的侧面从上到下依次布置有导线口、进水口以及排水口,所述框架内放置有煤岩试样,所述带有压头的压杆安装于煤岩试样正上方的框架上,所述框架临空的一面安装有钢化透明玻璃用于观测框架内煤岩试样的表面形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煤岩液固耦合原位加载实验方法。本发明通过应力施加单元对煤岩试样施加轴向荷载,同时开启应力、应变采集单元,表面图像采集单元,实时记录液固耦合原位加载条件下,煤岩试样的强度、变形和表面形态演化规律。

    解除采场上覆厚硬岩层组减小顶板冲击危险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3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36287.0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记载了一种解除采场上覆厚硬岩层组减小顶板冲击危险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采场煤层埋深Hc和煤层厚度Mc,以及上覆厚硬岩层中各岩层的岩性参数,岩性参数包括:岩层厚度m、岩层弹性模量E、岩移角α、采空区走向长度a、采空区倾向长度b。S2,以采场煤层上表面为起点,自下至上将采场上覆厚硬岩层分为多个同步岩移岩层组。S3,在同步岩移岩层组中,识别出需要进行解除作业的目标岩层组;确认目标岩层组的解除层位,以及解除层位的采动影响区域。S4,对目标岩层组实施水力劈裂作业。S5,根据岩层运移情况,在解除层位处进行延时注浆作业,在解除层位形成类楔形诱导机构,形成分离空隙,制造出离层空间。

    一种用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被动围压加载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4698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011136100.9

    申请日:2020-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被动围压加载装置,包括可拆卸夹持装置(2),所述可拆卸夹持装置(2)设有容置试件(6)的通孔(5),通孔(5)两侧设有定位部件;所述试件(6)前后端匹配安装有入射杆(1)以及投射杆(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被动围压加载方法。本发明通过上下可拆卸的结构以及定位部件提高了试件的测试准确度;本发明通过刻度尺以及定位槽、定位块以及螺栓螺母之间的配合可以对装置进行微调,保证了测试过程试件处于被动围压状态。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能够实现试件放置的精准化,便于后期维护。

    一种二维静载下板状岩石冲击破裂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5435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17699.2

    申请日:2023-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静载下板状岩石冲击破裂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岩石力学实验领域。通过设计的板状岩石动静加载破裂实验装置进行,包括准备试验仪器、安装试样、设置实验参数、启动实验和数据图像处理等步骤;板状岩石动静加载破裂实验装置包括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轴向静载加载系统、侧向静载加载系统、板状岩石试样和裂纹实时监测系统等,该装置在实验时能够适应任意放置倾角的板状岩石试样而不影响轴向静载和冲击动载在其左右端和侧向静载在其上下端的独立施加以及监测系统的布置。其结构简单,易于拆装,适用性强,使用方法简便,能够满足二维静载和冲击动载耦合作用下板状岩石试样动静力学特性实验及破裂过程非接触实时监测的要求。

    一种水力耦合真三轴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9330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99583.8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耦合真三轴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以及滑动穿设在所述实验箱的顶部的顶部加载装置还包括注水装置以及两个侧部加载装置;所述侧部加载装置包括加载箱、加载板以及多个加载杆,所述加载箱连通有带有阀门的第一排气管,且所述加载箱穿设在所述实验箱的侧部且与所述实验箱固定,多个所述加载杆的一端间隔的滑动穿设在所述加载箱相应位于所述实验箱内的一侧,所述加载板与多个所述加载杆的另一端插接配合,所述注水装置位于所述实验箱的外侧且与所述实验箱以及两个所述加载箱通过带有阀门的水管相连通。本发明有助于解决在对试样左右加压时,由于真三轴压力仪加压为刚性加压,不能适应煤岩试样的横向变形,易对试验造成影响的问题。

    一种结合CT实时扫描的气-固-力耦合试验系统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48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729494.8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CT实时扫描的气‑固‑力耦合试验系统,包括压力加载模块、供排气及气体流量监测模块、抽真空模块、CT扫描模块和信息收集处理模块;压力加载模块包括外部压力架、压力罐,外部压力架用于向压力罐施压;供排气及气体流量监测模块与压力罐相连,包括气瓶、红外线气体分析仪、CO2吸收塔、CH4吸收塔和气体收集装置等;抽真空模块用于抽真空;CT扫描模块用于对煤岩体扫描;信息收集处理模块用于数据采集与分析。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系统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通过CT扫描清楚地了解到在气‑固‑力三场耦合煤体裂隙演化规律,探究吸附参数与气体压力、煤岩体结构的相关性,以及吸附气体对煤岩体力学参数影响。

    一种松软煤层工作面分段注浆系统及超前注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760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83614.1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煤矿灾害防控领域的一种松软煤层工作面分段注浆系统及超前注浆方法,所述注浆系统包括上料搅拌组件、注浆泵、压力表、流量计、注浆器、一段规格甲的中空注浆管和多段规格乙的中空注浆管;所述超前注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打孔并安装注浆管;步骤二:确定超前注浆时机;步骤三:进行深孔分段注浆;步骤四:部分位置进行复注;步骤五:下一个注浆管的注浆。本发明中超前注浆方法中超前注浆时机的确定使得超前注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减少了盲目性,更有利于浆液注入松软煤层;注浆系统的设计可避免局部漏浆、跑浆严重,使得整个工作面范围内松软煤体得以充分注浆,提高注浆加固效果。

    一种低瓦斯工作面采空区全密闭惰性气体置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278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0955326.5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瓦斯工作面采空区全密闭惰性气体置换方法,其通过设置多个自上而下排列的抽注孔,并依次间隔的从最低的注入孔处注入置换气体,从相邻的注检孔处检测置换气体浓度值,置换气体浓度值达标后,封堵下方注入孔,并上跳重复注入置换气体、检测置换气体浓度和封堵抽注孔的步骤,直至在最高处的抽检孔检测氧气和甲烷的浓度,若检测甲烷浓度或氧气浓度不超过相对应的预设目标浓度阈值,封堵住余下的所有注检孔、抽检孔,从而使得采空区内的瓦斯气体循序渐进的被置换掉,提高了矿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一种矿用液压支架整形装置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1893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468702.4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液压支架整形装置,包括两副对称间隔布置的整形机构,所述整形机构包括主立柱、副立柱和一个以上的整形单元;所述整形单元包括第一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液压缸和整形板,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的第二直线驱动器,所述液压缸的后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液压缸的前端活动贯穿所述第一滑块并固定安装有所述整形板。本发明中,不仅能够实现对受压损毁的液压支架进行整形加工,而且提高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有效保证液压支架顺利进入罐笼提升至地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