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辅助再热回热热力发电系统及减排扩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5136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708950.X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F03G6/06 F01D15/10 F01K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辅助再热回热热力发电系统。锅炉与汽轮机、冷凝器、主循环泵、回热加热器、锅炉顺次连接构成主循环回路;聚光镜场将太阳光聚焦到太阳能吸热器上;太阳能吸热器、太阳能高温再热器、太阳能回热再热器、次循环泵、太阳能吸热器顺次连接构成次循环太阳能加热回路;汽轮机低压缸入口与太阳能高温再热器、汽轮机高压缸出口顺次连接构成再热回路;汽轮机低压缸回热抽汽口与太阳能回热再热器、回热加热器顺次连接;汽轮机与发电机连接。本发明利用太阳能次循环通过增加再热面和回热再热实现减少煤耗和提高系统总功率的目的。在太阳能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原有系统的能够独立运行,实现利用太阳能蓄热满足调节系统峰谷供能的功能。

    传热改善性蓄热式太阳能集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6702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2540.4

    申请日:2015-01-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热改善型蓄热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冷流体进口管、环形分流腔、强化换热管、集热腔、蓄热体、热流体出口管、汇流腔、保温层、透镜;集热装置本体从内到外顺次设有集热腔、蓄热体、强化换热管,强化换热管下端与环形分流腔相连,环形分流腔与冷流体进口管相连,强化换热管上端与汇流腔相连,汇流腔与热流体出口管相连,集热腔腔口处安装有透镜,冷流体进口管、环形分流腔、强化换热管、蓄热体、汇流腔外均敷设有保温层。本发明通过增加强化肋片以及对蓄热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保证太阳能集热器吸热、蓄热、换热一体化设计的基础上,简化了管路的设计,强化了蓄热体的导热能力,减小了蓄热体的径向温差,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一种石墨显热换热装置及其换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2451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525060.4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张良 王宇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Abstract: 一种石墨显热蓄热换热装置,包括石墨蓄热堆、抗氧化剂、耐火砖、换热循环风道、保温层、支撑钢架、进口连接管道、补气口、单向阀、氮气罐、变频风机、换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出口连接管道、第二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柜、加热棒、第三温度传感器,石墨堆由若干加热石墨块、蓄热石墨块、换热石墨块错列叠加堆砌而成。本发明利用石墨的高热扩散性特点,提高了加热系统的便利性;在提高蓄热密度和保证换热效果的同时,避免了和降低了石墨由于磨损和氧化带来的损耗,提高了石墨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了维护成本。

    一种太阳能辅助再热回热热力发电系统及减排扩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5136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10708950.X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辅助再热回热热力发电系统。锅炉与汽轮机、冷凝器、主循环泵、回热加热器、锅炉顺次连接构成主循环回路;聚光镜场将太阳光聚焦到太阳能吸热器上;太阳能吸热器、太阳能高温再热器、太阳能回热再热器、次循环泵、太阳能吸热器顺次连接构成次循环太阳能加热回路;汽轮机低压缸入口与太阳能高温再热器、汽轮机高压缸出口顺次连接构成再热回路;汽轮机低压缸回热抽汽口与太阳能回热再热器、回热加热器顺次连接;汽轮机与发电机连接。本发明利用太阳能次循环通过增加再热面和回热再热实现减少煤耗和提高系统总功率的目的。在太阳能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原有系统的能够独立运行,实现利用太阳能蓄热满足调节系统峰谷供能的功能。

    一种气固两相换热储热型太阳能集热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2159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64741.7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固两相换热储热型太阳能集热系统及方法,包括风机、主送风道阀、主送风道、颗粒给料机、聚光吸热腔、主热风道、主热风道阀、送风旁路管道、送风旁路阀、分离蓄热器、分离蓄热器出口阀、热风连接管、热风旁路阀、热风旁路连接管、主换热器;分离蓄热器包括热风进口、换热管束、风门、换热管束进口连接管、蓄热颗粒填充床、旋风分离器、热风出口、换热管束出口连接管、围护结构、颗粒卸料口。本发明利用气固两相换热实现吸热腔不同辐照功率条件下的换热平衡,并通过气固分离实现多余能量的储存,系统结构相对紧凑简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种太阳能辅助再热过热热力发电系统及减排扩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440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10318.9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F03G6/06 F01D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辅助再热过热热力发电系统及减排扩容方法。它包括锅炉、烟气过热器、太阳能过热器、太阳能再热器、烟气再热器、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循环泵;锅炉、烟气过热器、太阳能过热器、汽轮机、冷凝器、冷凝器、锅炉顺次连接构成环路,汽轮机低压缸入口、太阳能再热器、烟气再热器、汽轮机高压缸出口顺次连接构成环路,汽轮机与发电机相连。本发明通过利用太阳能蓄热换热器作为再热器和过热器,增加现有热力发电系统的过热面和再热面,实现太阳能对燃煤的部分功能替代,达到减排和扩容的目的,实现了太阳能的经济利用以及现有电站的排放降低目的。

    一种传热改善性蓄热式太阳能集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478540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030866.7

    申请日:2015-01-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热改善性蓄热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冷流体进口管、环形分流腔、强化换热管、集热腔、蓄热体、热流体出口管、汇流腔、保温层、透镜;集热装置本体从内到外顺次设有集热腔、蓄热体、强化换热管,强化换热管下端与环形分流腔相连,环形分流腔与冷流体进口管相连,强化换热管上端与汇流腔相连,汇流腔与热流体出口管相连,集热腔腔口处安装有透镜,冷流体进口管、环形分流腔、强化换热管、蓄热体、汇流腔外均敷设有保温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强化肋片以及对蓄热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保证太阳能集热器吸热、蓄热、换热一体化设计的基础上,简化了管路的设计,强化了蓄热体的导热能力,减小了蓄热体的径向温差,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一种显热蓄热式腔体聚光吸热太阳能集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478535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030868.6

    申请日:2015-01-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热蓄热式腔体聚光吸热太阳能集热装置。它包括入口环形分流腔、第一密封垫圈、套筒式热交换器、吸热腔、出口汇流腔、第二密封垫圈、保温层、蓄热体、透镜;集热装置本体从内到外顺次设有吸热腔、蓄热体、套筒式热交换器,吸热腔的腔口处安装有透镜;蓄热体)外壁与套筒式热交换器的内壁紧密贴合;入口环形分流腔包括冷流体进口流道、入口环形分流腔流道、入口环形分流腔密封槽道、入口环形分流腔上沿;套筒式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流道、热交换器下沿、热交换器下密封槽道、第一、第二热交换器上密封槽道、热交换器上沿。本实用新型利用蓄热体作为太阳能腔体吸收器,系统结构紧凑,有效地解决了太阳能热量输出不稳定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