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堤坝蚁巢探地雷达横向勘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894556U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22612768.1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堤坝蚁巢探地雷达横向勘探系统,涉及堤坝蚁巢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领域,包括分体式发射天线、分体式发射电缆、探地雷达主机和分体式接收天线;分体式发射天线布置在上游坝坡,分体式接收天线布置在下游坝坡,分体式发射天线经分体式发射电缆与探地雷达主机相连接,分体式接收天线经分体式接收电缆与探地雷达主机相连接,该堤坝蚁巢探地雷达横向勘探系统,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之上,对白蚁隐患区进行勘探区分,并在上游、下游坝坡合理布置测线与测点,提高了探测的有序性,达到了蚁巢精查的效果,能够识别出堤坝横剖面上蚁巢隐患,通过固定发射点、多点接收的射线特征,降低了坝体内部隐伏蚁巢漏探的风险率。

    一种堤坝蚁巢探地雷达纵向勘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379901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22615546.5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堤坝蚁巢探地雷达纵向勘探系统,涉及堤坝蚁巢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领域,包括探地雷达主机、收发一体化天线和收发一体电缆,收发一体化天线经所述收发一体电缆与探地雷达主机相连接,收发一体化天线布置在收发一体测量点,收发一体测量点的间距为0.1m,纵向勘探系统布置在下游坝坡,探地雷达主机、收发一体化天线和收发一体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同步移动,堤坝蚁巢探地雷达纵向勘探系统,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之上,对白蚁隐患区进行勘探区分,并在上游、下游坝坡合理布置测线与测点,提高了探测的有序性,达到了蚁巢精查的效果;根据雷达波的异常信号和波速特征能直观勾勒出蚁巢的空间结构,实现了堤坝蚁巢的三维精细化探查。

    一种蚁巢探测的电法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872679U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22602087.7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蚁巢探测的电法检测装置,涉及蚁巢探测领域,包括网状布设在堤坝表面勘探线,勘探线由若干横向勘探线和纵向勘探线排列交错而成,横向勘探线方向与水平地面方向平行,纵向勘探线与堤坝坝坡方向平行,每条勘探线上包括若干条电法测线,电法测线包括电缆线、若干电极和电法仪,若干电极按照一定的间隔线性直线排列,电极的下端插设在堤坝土中,电缆线内有条内芯绝缘电线,内芯绝缘电线按等间距在电缆线露出,电极与内芯绝缘电线之间通过延长线连接,电缆线末端与电法仪航插设置,本实用,采用网状勘探线的布置,通过电法仪采集完成所有勘探线的电压、电流数据,判断出该测线上蚁巢的分布范围及埋深,实现了蚁巢的精细化无损探测。

    一种坝体充填灌浆低压渗透式灌浆机

    公开(公告)号:CN220868225U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22259309.X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坝体充填灌浆低压渗透式灌浆机,包括机体,机体的一侧设有衔接座,衔接座的上侧设有浆料输出管,外部输送软管通过连接头连接固定于连接座实现连通输浆,所述连接座的上端向内开设孔位,并活动置入有限位杆件,所述连接头的内侧端设有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限位结构在插入至连接座时通过限位杆件快速限位固定,具体可包括限位头上开设有U形槽口,同时在连接座对应侧边螺纹连接一限位螺杆,在连接头插入连接座过程中,限位头上的U形槽口将限位螺杆卡入,此时可将限位螺杆进一步旋转拧紧,以实现连接头快速固定,连接头与连接座采用互扣式连接,限位牢固不易脱落。

    一种双液双层灌浆高精度配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861352U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22259339.0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液双层灌浆高精度配比装置,包括多个加料斗,每个所述加料斗的容积不同以对应所需不同质量份的原材料,每个所述加料斗的底部出口口径尺寸不同,所述加料斗内的轴向设置有转筒,转筒外周设有搅拌桨,且多个转筒同轴设置,所述转筒设置成内部中空,相对两侧贯通,并在内部容置一中空的转座,转座上相对两侧贯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分别用于容置配比料浆所需的不同原料的加料斗,在每个加料斗内的轴向设置具有搅拌桨的转筒,能够通过搅拌避免结块;同时通过对每个加料斗的底部出口口径尺寸根据所需原料质量份进行设定,实现每个加料斗按配比同时出料,极大程度提高浆料配比精度。

    坑道三方向视电阻率超前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065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94683.0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坑道三方向视电阻率超前探测方法,适用于坑道等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坑道前方隐蔽灾害地质体及其赋水性探测:先在坑道内设计电法测线,在测线上依次布置s个供电点和n个测量点,并施工供电电极和三方向测量电极组;将供电电缆和接收电缆与电法仪连接,完成不同供电点的供电电流I与测量点三个方向的电位差ΔUx、ΔUy及ΔUz数据采集,计算三方向视电阻率;再采用基于光滑约束的最小二乘反演算法对获得的三方向视电阻率数据进行反演,得到坑道掘进前方地质体的三维电阻率图像,提取坑道掘进前方水平和垂直电阻率剖面,判定坑道掘进前方隐蔽灾害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及其赋水性,从而为坑道安全掘进提供技术参数。

    一种煤层顶板水电磁法透视勘探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0578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27912.1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顶板水电磁法透视勘探系统与方法,属于煤矿开采领域;先依据地质资料确定地面观测区,再通过环绕地下采煤工作面形成的发射线圈发射多频混合电磁场,在地面用无人机搭载接收线圈在观测区内逐点接收电磁场信号,对该信号进行处理与解译,以获取煤层顶板立体视电阻率分布特征,进而准确定位煤层顶板不同岩层的富水区,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一种土石坝时域电场监测系统与精准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8022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010956167.0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石坝时域电场监测系统和精准成像方法,属于土石坝渗漏安全问题的实时监测技术领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通讯电缆、钻孔电缆、钻孔电极、一体化电法主机、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等,土石坝地电信息经钻孔电缆传入通讯电缆输入端,再由其输出端传至一体化电法主机,最终传至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所述精准成像方法,包括数据观测和数据反演成像;本发明监测系统运用横纵向、时间向三向动态观测布局,结合坝体多孔测线联合观测方法,可实现地电场实时精准成像,有助于土石坝完全覆盖式监测,一次布设,使用周期长,较传统方法可获得海量数据;本发明观测系统运用时移电法技术于土石坝的常态化监测,可实现监测与检测一体化技术突破。

    坑道三方向视电阻率超前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06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010694683.0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坑道三方向视电阻率超前探测方法,适用于坑道等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坑道前方隐蔽灾害地质体及其赋水性探测:先在坑道内设计电法测线,在测线上依次布置s个供电点和n个测量点,并施工供电电极和三方向测量电极组;将供电电缆和接收电缆与电法仪连接,完成不同供电点的供电电流I与测量点三个方向的电位差ΔUx、ΔUy及ΔUz数据采集,计算三方向视电阻率;再采用基于光滑约束的最小二乘反演算法对获得的三方向视电阻率数据进行反演,得到坑道掘进前方地质体的三维电阻率图像,提取坑道掘进前方水平和垂直电阻率剖面,判定坑道掘进前方隐蔽灾害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及其赋水性,从而为坑道安全掘进提供技术参数。

    5G+CMFT—R时域电磁场勘探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974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947615.0

    申请日:2020-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5G+CMFT—R时域电磁场勘探系统与方法,适用于煤矿开采过程中顶板水害的探测与防治。鉴于我国西北地区煤层顶板厚、地表复杂等特点,针对现有地面和井下瞬变电磁探测方法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发射线圈环绕采煤工作面方式实施一次电磁场发射,连接井下信号发射和地面信号采集系统,完成接收发射同频同步;地面用接收线圈按测网布置逐点接收二次电磁场。将采集完成后的电流和电压数据转化成视电阻率数据,以获取不同层位的视电阻率图像并进行异常解释。本发明能够充分发挥瞬变电磁法在西北煤矿区的探测优势,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精度的探测结果,能够准确地判定煤层顶板富水区空间位置,从而为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