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的封装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394316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110405660.4

    申请日:2011-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封装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其池包括电芯体、铝塑膜、电解液、正极耳、负极耳;其中铝塑膜壳体内形成有独立的电芯腔体、气囊腔体,其中电芯腔体密封,气囊上设置有气孔;电芯体、以及电解液封装在电芯腔体内;正极耳以及负极耳均固定在电芯体的一端部,分别与电芯体内的正极片、负极片电连接,正极耳、负极耳上的极耳胶外表层与铝塑膜壳体热熔结合,正极耳以及负极耳与电芯体连接的一端密封在电芯腔体内,另一端均突出在电芯腔体的一端部;气囊腔体位于正极耳、负极耳的对端。采用该结构更有利于节省铝塑膜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锂离子电池产品的电性能。

    叠片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以及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326896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212956.3

    申请日:2013-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叠片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以及电池。方法包括:分别按照以下入袋工艺将各正极片装入各隔膜袋,得到各所述正极片隔膜袋,所述入袋工艺为:在每正极片的顶面、底面分别放置第一隔膜、第二隔膜,热封所述第一隔膜、第二隔膜的四个顶角的至少任意两个,形成热封封口,层叠负极片、正极片隔膜袋得到层叠电芯体,固定所述层叠电芯体的中部,将所述层叠电芯体自然搁置于一弧形支架的顶部,热压所述层叠电芯体;静置所述层叠电芯体得到弧形层叠电芯体;将所述弧形层叠电芯体置入铝塑膜壳体的电芯体凹位内,热封铝塑膜,使所述弧形层叠电芯体封装在所述铝塑膜壳体内,即得所述叠片锂离子电池。

    一种卷绕锂离子电池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59050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37317.5

    申请日:2013-06-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2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绕锂离子电池。其包括:卷芯,卷芯由层叠的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由内而外卷绕而成;所述隔膜间隔在所述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固定在所述正极片上的正极耳为至少两个,所有所述正极耳伸出在所述卷芯的第一端部外,伸出在所述第一端部的至少两正极耳相互分立;所有所述正极耳均与固定在所述第一端部的正极柱固定连接;固定在所述负极片上的负极耳为至少两个,所有所述负极耳伸出在所述卷芯的第二端部外,伸出在所述第二端部的至少两负极耳相互分立,所有所述负极耳均与固定在所述第二端部的负极柱固定连接。应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散热性,从而提高安全性。

    锂离子电池组以及锂离子电池组组合

    公开(公告)号:CN102751542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51062.0

    申请日:2012-07-19

    Inventor: 郭兵 何安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以及锂离子电池组组合。电池组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路板、固定塑料件、正极接线端子、负极接线端子、上盖、复数个锂离子电池模块、复数个导电连接片;各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包裹在本锂离子电池模块的框架、正极导电端子、负极导电端子、复数个单体电池,所有锂离子电池模块在层叠面相互层叠构成一层叠整体;固定塑料件固定在层叠整体的上方,电池管理系统电路板固定在固定塑料件的顶部,上盖固定覆盖在电池管理系统电路板的顶部,正极接线端子、负极接线端子固定在上盖的顶部,分别与电池管理系统电路板电连接。

    锂离子电池的封装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394316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405660.4

    申请日:2011-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封装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其池包括电芯体、铝塑膜、电解液、正极耳、负极耳;其中铝塑膜壳体内形成有独立的电芯腔体、气囊腔体,其中电芯腔体密封,气囊上设置有气孔;电芯体、以及电解液封装在电芯腔体内;正极耳以及负极耳均固定在电芯体的一端部,分别与电芯体内的正极片、负极片电连接,正极耳、负极耳上的极耳胶外表层与铝塑膜壳体热熔结合,正极耳以及负极耳与电芯体连接的一端密封在电芯腔体内,另一端均突出在电芯腔体的一端部;气囊腔体位于正极耳、负极耳的对端。采用该结构更有利于节省铝塑膜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锂离子电池产品的电性能。

    叠片锂离子电池用极片以及叠片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332553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310901.7

    申请日:2011-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叠片锂离子电池用极片以及叠片锂离子电池。极片由集流体箔片以及涂覆在所述集流体箔材表面的电极材料层组成,在所述集流体箔材的两相对的宽度端部边上分别延伸突出有至少一极耳焊接位,所述极耳焊接位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宽度端部边正交在各所述极耳焊接位的表面所述集流体箔片裸露在外。应用本方案,有利于大大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内阻,特别适用于持久高倍率放电应用。

    叠片锂离子电池用极片以及叠片治具

    公开(公告)号:CN102324491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276455.2

    申请日:2011-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叠片锂离子电池用极片以及叠片治具。极片,包括:极片本体以及极耳焊接位;所述极片本体由:金属箔材以及涂覆在所述金属箔材表面的电极材料涂布层组成;所述极耳焊接位为:延伸突出在所述极片本体一端部的金属箔材,在所述极耳焊接位上与所述极片本体相对的末端设置有缺口。采用该极片有利于在叠片中避免极片移位。

    扣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工艺及壳体

    公开(公告)号:CN1120028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971312.2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工艺及壳体。方法包括:冲压第一极壳,形成第一顶盖、以及围绕第一顶盖的边沿的第一壳壁,第一壳壁包括沿轴向的至少两柱形环段、以及每两相邻的柱形环段之间弯折形成的各外凸环段;每柱形环段内外径相同;任意两柱形环段之间外径相异;靠近第一顶盖的柱形环段的外径窄于靠近第一极壳的开口的柱形环段的外径;沿轴向自第一极壳的开口向所述第一顶盖方向,每外凸环段的外径逐渐变窄;冲压第二极壳,在第一极壳外套接密封圈;在第一极壳内置入电芯;将第二极壳与第一极壳的开口相对套接,注液,将第二壳壁压紧与第一壳壁相贴,密封密封圈。采用该方案有利于提高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密封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