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1080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404893.1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2/02 , H01M2/04 , H01M10/0525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及壳体。电池包括:极壳,包括底盖、壳壁,所述壳壁围绕所述底盖的边沿,与所述底盖相垂直,位于所述底盖的一面,在所述底盖的对端为所述壳壁形成的壳口;顶盖,包括第一极盖、第二极盖及绝缘件,所述第一极盖的外周与所述极壳的壳口密封连接密封所述壳口,所述绝缘件的外周、内周分别与所述第一极盖的内周、第二极盖的外周全密封连接,间隔在所述第一极盖、第二极盖之间;电芯,浸泡有电解液,密封在所述极壳与顶盖形成的密封腔室内,两电极分别与所述极壳、第二顶盖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760853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10105003.8
申请日:2011-04-26
Applicant: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镍氢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圆柱镍氢电池连接装置及其连接方法。这种镍氢电池连接装置,包括将其中一待连接电池的外壳与另一待连接电池的盖帽下板导通连接的连接件和设置在两待连接电池间的绝缘件,在连接件与电池的外壳的连接处及连接件与电池的盖帽下板的连接处均设有焊点。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镍氢电池连接装置及其连接方法,电池连接后,内阻低,放电平台高;连接件不焊接在盖帽上板上,不会损害防爆球;不会损害被连接电池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867067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0910133797.1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爆镍电池及其使用的防爆球和它们的制备方法。这种防爆镍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及盖帽,电池本体包括设置于其中的密封圈,盖帽包括设置于其中的防爆球,所述密封圈由聚丙烯及助剂经注塑而成;所述防爆球由三元乙丙橡胶经150~200℃塑炼再与助剂混炼、压延、压出、硫化及成型而成。根据本发明的防爆镍电池,当电池出现故障如短路使其内部温度升高到约80℃后,防爆球压力开始下降甚至失效,有利于短路产生的气体逸出,从而阻止因内压过大而造成的电池爆炸;若电池内温度继续升高到约160℃后,采用PP为主要材料的密封圈及时融化,有利于产生的气体逸出,有利于产生的大量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从而阻止电池发生压力爆炸和热爆炸。
-
公开(公告)号:CN102280644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010200706.4
申请日:2010-06-11
Applicant: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镍氢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镍氢电池用泡沫镍接头方法。这种镍氢电池用泡沫镍接头方法,在待连接的泡沫镍的接头处间隔设置凹槽;将两段待连接的泡沫镍在接头处重叠30~100mm放置;碾压使凹槽部位连接后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3mm,未设置凹槽部位连接后的厚度与泡沫镍本体部位的厚度一致。根据本发明的镍氢电池用泡沫镍接头方法,连接处部分区域厚度与泡沫镍本体部分相同,填粉后电极带的厚度与泡沫镍本体部分填粉后的厚度一致,电极带经过对辊碾压时可以平滑地通过,不会因为厚度变化而使对辊收到损害,而且可以降低不合格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110857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261710.9
申请日:2009-12-28
Applicant: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镍氢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低容量镍氢电池及其装配方法。这种低容量镍氢二次电池,包括外壳、极组及盖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底部上的内壳,内壳的高度小于设置在外壳上的滚槽的高度而大于所述极组的高度;所述极组固定于内壳中。这种低容量镍氢二次电池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把内壳固定安装在外壳内底中央位置;将卷绕好的极组,放入内壳中固定,再进行滚槽、注碱、点焊盖帽、封口装配等工序完成电池的制作。根据本发明的低容量镍氢二次电池,装配过程简单,效率高;可以制作容量极低的电池,适应性宽;电池的松紧度适宜,成品电池的合格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0028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971312.2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2/02 , H01M2/04 , H01M2/08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工艺及壳体。方法包括:冲压第一极壳,形成第一顶盖、以及围绕第一顶盖的边沿的第一壳壁,第一壳壁包括沿轴向的至少两柱形环段、以及每两相邻的柱形环段之间弯折形成的各外凸环段;每柱形环段内外径相同;任意两柱形环段之间外径相异;靠近第一顶盖的柱形环段的外径窄于靠近第一极壳的开口的柱形环段的外径;沿轴向自第一极壳的开口向所述第一顶盖方向,每外凸环段的外径逐渐变窄;冲压第二极壳,在第一极壳外套接密封圈;在第一极壳内置入电芯;将第二极壳与第一极壳的开口相对套接,注液,将第二壳壁压紧与第一壳壁相贴,密封密封圈。采用该方案有利于提高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8373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59457.9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2/34 , H01M2/20 , H01M2/26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及适用于扣式锂离子电池的转接片。电池包括壳体,电芯体,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及间隔在两者之间的隔膜,正极片、负极片的极耳分别伸出在电芯体的两相对端部,电解液,浸润在电芯体内;两转接片,两转接片的第一长度末端段分别与正极片、负极片的极耳连接,两转接片的第二长度末端段分别与两极盖的内壁连接,在两转接片的任意或两者上,在第一长度末端段、第二长度末端段之间设置有限流位,在转接片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各横截面中,横截面的面积最小的位置在限流位处,应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30366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010001630.2
申请日:2010-01-14
Applicant: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镍氢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圆柱镍氢电池隔膜使用方法。这种圆柱镍氢电池隔膜使用方法,选用一种隔膜面密度大、抗刺穿能力强、卷绕后压缩量小,选用另一种隔膜面密度相对低、抗刺穿能力相对弱低、卷绕后压缩量相对大,将两种隔膜连接在一起使用,在隔膜长度方向上留有一部分重叠;卷绕时,用面密度大、抗刺穿能力强、卷绕压缩量小的隔膜包正极,用面密度相对低、抗刺穿能力相对弱、卷绕压缩量相对大的隔膜包负极。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镍氢电池隔膜使用方法,采用面密度大、压缩量小、抗刺穿能力强的隔膜包正极,卷绕后正极裂纹、毛刺较小;采用面密度小、压缩量大的隔膜包负极,这样卷绕后极组容易装入容器,而电池的零伏比例及低压比例明显得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04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545200.4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50/153 , H01M50/531 , H01M50/5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扣式电池及电子产品及盖板及制备扣式电池的工艺。扣式电池的盖板包括盖内板、盖外板,在盖内板、盖外板之间有第一绝缘层;第一金属片与盖外板相绝缘隔离,第一金属片、第二金属片的末端分别超出盖板的外周;超出于盖板外的第一金属片与各第一极片的金属极耳层叠固定连接,绝缘包覆连接部位,超出于盖板外的第二金属片与各第二极片的金属极耳层叠固定连接。采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扣式电池的装配效率,提高扣式电池的内部空间利用率进而提高其电容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2882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445973.8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50/109 , H01M50/124 , H01M50/145 , H01M10/42 , H01M10/04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电力转换电路的二次电池,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装置领域。为针对特殊领域应用的产品,达到节省产品内电池所占用空间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在设有电池芯体和电解质的包装体内设置了封装体,封装体内设置有电力转换电路,该电力转换电路输入端连接于电池芯体,输出端连接于电池正负极,使电池的输出电压较其所配置电芯的标准电压升高或降低。使电池的输出电压较其所配置电芯的标准电压升高或降低,仅需调节电力转换电路的变压比例,即可使该电池能适配于任意设备的负载电流电压,实现简单的连接结构即可驱动产品负载,以及减少产品所需设置的电池数量,使电子产品的设计可进一步小型化和轻质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