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水下数据中心及规模化水下数据中心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647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90147.X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数据中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规模化水下数据中心及规模化水下数据中心布置方法。规模化水下数据中心包括至少一分电组件,所述分电组件包括若干个串联设置的分电站,任一所述分电组件起始端的所述分电站连接有主海缆,所述主海缆另一端适于与岸站连接;任一所述分电站均连接有若干数据舱。此方式相对于传统的采用岸站通过光电复合缆连接一个水下分电站,水下分电站连接尽可能多数据舱的方案,即数据舱呈环状布置在水下分电站周侧,本实施例可以将数据舱和分电站之间的距离大大缩小,海缆长度变短,减少海缆交叉打结的风险;单位海底面积可布放的数据舱数量大大增加,海域纵向也被充分利用。

    一种数据中心PDU冗余监控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8532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73855.8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监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PDU冗余监控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机柜PDU、PDU接入交换机、串口采集器、第一弱电接入交换机、第二弱电接入交换机、第一核心交换机、第二核心交换机以及监控服务器;机柜PDU分别接入PDU接入交换机和串口采集器;PDU接入交换机和串口采集器都分别与第一弱电接入交换机和第二弱电接入交换机连接;第一弱电接入交换机和第二弱电接入交换机都分别与第一核心交换机和第二核心交换机连接;第一核心交换机和第二核心交换机接入监控服务器。在物理链路上部署两路隔离的链路来实现冗余,其中任意一段链路故障也能保障PDU始终保持监控在线状态。

    一种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77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11126736.9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所述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包括:舱体;换热装置,包括水侧与冷媒侧;热管空调,设于舱体内部;压缩机,设于热管空调与冷媒侧的进气口相接的管路上,冷却冷媒;压缩机处并联有单向阀;主调节阀,设于热管空调与冷媒侧的出液口相接的管路上,调控管路流量;压缩机根据海水温度高低控制是否参与制冷,使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与冷负荷平衡。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当海水温度升高时,压缩机起制冷补偿或完全制冷作用,制冷系统混合制冷或完全机械制冷,主调节阀调节管路流量,实现制冷系统在任何环境下制冷效果始终满足设备冷量需求。

    海底数据中心水下环境监控系统、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3379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76582.7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监控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海底数据中心水下环境监控系统、方法及计算机设备,该系统包括:系统包括:岸站平台、海底数据中心舱体和图像采集装置,岸站平台和海底数据中心舱体通过光电复合缆连接,海底数据中心舱体和图像采集装置通过信号供电复合缆连接,岸站平台包括:岸站服务器模块、监控终端模块和第一监控交换机模块,海底数据中心舱体包括:第二监控交换机模块及水密连接器模块;图像采集装置将海底图像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岸站服务器模块接收数字信号,基于数字信号提取并储存海底图像数据,以及在接收到监控请求时,将海底图像数据推送至监控终端模块。通过实施本发明,提高海底图像数据传输效率,减少各类干扰因素的影响,确保了海底数据中心的安全性。

    一种入泥式水下数据中心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05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52667.8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入泥式水下数据中心,包括:桩基,底部定位在水体泥面以下,顶部位于水面以下,所述桩基的内部设置为空腔,且部分所述空腔位于水体泥面以下;数据舱,为封闭舱体结构,底部位于水体泥面以下的空腔内,顶部从所述桩基伸出;压载组件,设置在所述数据舱的底部,用于降低所述数据舱的重心。本发明将单根中空的桩基打桩定位在泥面内,将位于桩基内部的泥土进行抽吸,进而形成位于桩基外围的泥面以下的泥土空腔,再将装有压载组件的数据舱定位在桩基的内部,使得压载组件位于泥面以下,进而将数据中心的重心移到泥面以下,增强了数据舱在桩基内部的稳定性,不易出现因土体强度不足而发生数据舱倾倒的问题。

    一种混合式水下数据中心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050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51918.0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式水下数据中心,包括:桩基,内部设置为贯通的中空腔体,底部定位在水体泥土内,顶部位于水面以上,位于桩基中空腔体内部的泥土上表面与其上方的桩基中空腔体构成盛放腔体;隔断层,固定设置在桩基的盛放腔体底端,用于将桩基的盛放腔体与泥土分隔;连接套筒结构,定位设置在桩基顶部,连接套筒结构上设置有数据舱承载部和水上平台承载部;数据舱,设置在桩基的盛放腔体内,顶部从桩基伸出并与数据舱承载部连接;水上平台,与水上平台承载部连接,并设置在桩基和数据舱上方,且上部位于水面以上。本发明利用盛放腔体底部的隔断层对数据舱进行支撑,桩基的内部形成干式环境,数据舱不需要承受水压,不需要消耗较多的钢材。

    一种水下数据中心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4464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71820.2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数据中心。所述水下数据中心包括:舱体;空调,设于舱体内;支撑板,沿轴向设于舱体内,且其上依次间隔设有空调与变配电间;支撑板的底面与舱体内壁围合而成空腔;静压送风腔,由空腔对应空调及变配电间处的部分腔体两端封闭而成,空调出风口与静压送风腔相通;送风口,贯穿设于支撑板上,并与变配电间内部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水下数据中心,优化送风结构设计,适用于管道布置不便的舱体,无需另外设置送回风管路,解决管路安装距离远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提高空间利用率;风量均匀分配,适用于热源比较集中的变配电间,提高冷却效果;送风结构共享,单条送风腔路取代多条送风管路,节约成本。

    一种水下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1500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0695709.7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水下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泵模块、第二泵模块和冷凝器模块。在冷凝器模块内某一换热器出现故障时,在第一泵本体或第二泵本体单独运行的情况下,无法满足数据中心的运行需求,此时可以控制第一泵本体和第二泵本体同时启动,控制水从第一进流管路和第二进流管进入冷凝器模块,完成冷却工作后,从第一回流管路和第二回流管通过第一三通阀和/或第二三通阀排出。使得换热器出现故障时水下数据中心仍能够正常运行,水下数据中心无需停机即可对无法正常工作的换热器进行维护,维持水下数据中心的长时间稳定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