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制备系统和二氧化碳驱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0445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685596.4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并公开一种气体制备系统和二氧化碳驱油系统,所述气体制备系统包括原料容纳装置、硫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和含铁物供给仓,所述原料容纳装置具有用于容纳原料的容纳腔,所述原料容纳装置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原料出口;所述硫化床锅炉具有用于燃烧碳氢化合物的炉膛,所述硫化床锅炉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炉膛连通的第一锅炉口、第二锅炉口、第三锅炉口、第四锅炉口和第五锅炉口;所述旋风分离器具有对所述炉膛排出的烟气进行分离的分离腔;所述含铁物供给仓具有容纳所述含铁物的供给腔,所述含铁物供给仓上设有与所述供给腔连通的供给口,所述供给口与所述第五锅炉口连通。本发明的气体制备系统可以控制二氧化碳生成的速度,以提高制备二氧化碳的效率。

    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钢珠进行储放热装置及储放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6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07627.9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钢珠进行储放热装置及储放热方法,该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器,用于设置储热温度设定值;绝缘料筒,与温度控制器相连接,用于达到储热温度设定值;设置与绝缘料筒表面的电磁感应线圈,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作用直接加热在绝缘料筒内的钢珠蓄热体并使绝缘料筒达到储热温度设定值;与绝缘料筒相连接的移动床换热器,用于与绝缘料筒中的钢珠蓄热体进行换热,完成放热;颗粒提升装置,用于将换热完毕后的钢珠蓄热体提升至绝缘料筒进口,完成物料循环。本发明通过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对以钢珠为主的蓄热体直接进行均匀加热,从而解决了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加热效率,及其装置设计简单,适用于大型化应用。

    实现VOCs连续吸附的系统及方法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7451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1620172.X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VOCs连续吸附的系统,其包括进气装置和吸附装置,进气装置具有进气管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可与进气管路连通,进气管路用于通入VOCs,吸附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吸附组件、第二吸附组件和第三吸附组件,第一吸附组件、第二吸附组件和第三吸附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本体和吸附件,本体具有腔室,吸附件设在腔室内,以用于对VOCs进行净化,第一支路与第一吸附组件的本体和第三吸附组件的本体中的一个本体可拆卸地相连,第一支路可与一个本体对应的腔室连通,第二支路与第二吸附组件的本体相连,且第二支路与第二吸附组件的腔室连通。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VOCs连续吸附的系统操作简单,可实现长期连续稳定运行。

    燃烧系统
    24.
    发明公开
    燃烧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29365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8037.8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系统,所述燃烧系统包括流化床炉膛、布风板、多个风帽、多个管道、第一集箱、第二集箱和多个风嘴,布风板设在流化床炉膛底部,多个风帽设在布风板上且位于流化床炉膛内,多个风帽沿流化床炉膛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成多排,每排包括若干个沿流化床炉膛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风帽,风帽适于通入一次风,每两排相邻的风帽之间设有一个管道,管道沿其延伸方向具有连通的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的内周面的横截面积沿远离第二管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管的内周面的横截面积沿远离第一管的方向逐渐增大,多个风嘴沿管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管道上,多个风嘴与管道连通。本发明的燃烧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燃烧效率高等优点。

    一种减少烟气中NOx含量的催化剂金属受热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98283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10487804.2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减少烟气中NOx含量的催化剂金属受热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领域。所述的催化剂金属受热面包括金属管和固化在金属管表面的纳米颗粒催化活性涂层;催化剂为钨镍铁复合氧化物,其中钨、镍和铁均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其制备方法是采用喷涂的法将钨镍铁复合氧化物粉末固化在金属受热面管子外表面上,形成纳米颗粒催化活性物质涂层。喷涂后表面形成的催化活性物质要在660℃~688℃之间、含有O2和CO2的干燥烟气气氛下进行热处理。本发明能将烟气中NO浓度降低75%左右,减少了NOx对环境的排放,同时催化活性涂层具有很强的抗磨性能,对受热面传热特性、机械强度等性能影响很小,可广泛应用于燃烧设备中的过热器、再热器以及烟气净化处理设备中。

    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系统的有机废气连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1502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76943.1

    申请日:2020-07-14

    Inventor: 李爱军 柯希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系统的有机废气连续处理方法,属环保领域。该方法步骤如下:待处理有机废气使提升管中的吸附剂颗粒流化且吸附剂颗粒吸附有机废气中的VOCs气体组分;携带部分吸附剂颗粒的净化后的尾气气流经气固分离后,吸附剂颗粒落入脱附室内;脱附用高温载气使脱附室内的吸附剂颗粒流化且将附着在吸附剂颗粒上的VOCs气体组分脱附,从而使吸附剂颗粒再生并返回提升管;携带部分吸附剂颗粒的含高浓度VOCs气体的浓缩废气经气固分离后的浓缩废气进入焚烧装置被焚烧氧化降解为无害高温尾气,热回收装置回收高温尾气中的热量后汇入尾气烟道中。本发明的方法使吸附剂颗粒处于流化状态,吸附、脱附效率高,热利用率高。

    甲烷燃烧系统和二氧化碳驱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367601U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23505664.2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并公开一种甲烷燃烧系统和二氧化碳驱油系统,所述甲烷燃烧系统包括甲烷储存装置、多个硫化床锅炉和旋风分离器,所述甲烷储存装置具有用于储存甲烷的容纳腔,所述甲烷储存装置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甲烷出口;每个所述硫化床锅炉具有用于燃烧甲烷的炉膛,每个所述硫化床锅炉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炉膛连通的第一锅炉口、第二锅炉口、第三锅炉口和第四锅炉口,所述第一锅炉口与所述甲烷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锅炉口与大气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具有对所述炉膛排出的烟气进行分离的分离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了石油开采技术中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与甲烷燃烧系统相结合,为二氧化碳制备及驱油提供了新思路。

    热重分析和气体分析系统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675752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20473252.0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热重分析和气体分析系统,包括:配气装置,配气装置包括气瓶和输气管路;反应装置,反应装置包括电加热炉、套管、反应管和烧结板,电加热炉环设在套管的外周侧,反应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位于套管内,烧结板用于放置样品,烧结板位于第一管段内,套管上设有进气管,气瓶、输气管路与进气管依次连通,进气管通过软管与第一管段连通;称重装置,称重装置包括天平和冷却器;分析装置,分析装置包括测温器、温控仪、气体取样器和气体分析仪。本实用新型的热重分析和气体分析系统具有可进行同时进行热重分析和气体分析且试验数据准确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