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HOG特征和SVM的红外图像绝缘子识别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2874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05915.4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HOG特征和SVM的红外图像绝缘子识别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红外图像预处理;通过方向梯度直方图(HOG)获取正负样本的轮廓信息;采用PCA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轮廓数据进行降维;采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SVM的惩罚系数C值和径向基核函数(RBF)的gamma值;采用SVM训练模型,生成并保存目标识别模型和初次识别结果;将剩余的负样本集带入目标识别模型,进行难例挖掘,将假阳性负样本加入负样本集中,迭代训练,增强模型分类性能。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升训练速度、降低误检率和漏报率,提高绝缘子检测率。

    一种基于内源式EIT的接地网腐蚀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8569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0848280.0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源式EIT的接地网腐蚀诊断方法,通过向接地网循环注入一小电流,测量接地网引下线的电位,运用采集到的电位数据和注入的电流大小以及对应的几何位置,建立相应的接地网场域电阻率分布的逆问题模型,运用施加正则化的牛顿迭代算法对逆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接地网场域的电阻率分布,进行图像处理后形成接地网场域的电阻率分布图像,通过图像就可以判断接地网的腐蚀状态和断裂情况。整个诊断方法无破坏、不需开挖、成本低,可以实验接地网的腐蚀诊断和状态评估。

    配网电缆运行状态的评估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1947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51824.1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网电缆运行状态的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配网电缆标识,根据所述待测配网电缆标识采集所述待测配网电缆的基本信息;调用预先设立的参数矩阵,所述参数矩阵包括现有配网电缆的基本信息以及现有配网电缆的介损特性参数;对所述待测配网电缆的基本信息进行转换,得到待测向量;将所述待测向量输入所述参数矩阵,通过所述参数矩阵对所述待测向量进行匹配运算,输出所述待测向量对应的近似介损特性参数;根据所述近似介损特性参数评估所述待测配网电缆的运行状态,得到所述待测电缆的运行状态评估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在较差电缆敷设环境下有效提高配网电缆的运行状态的评估准确性。

    一种基于改进无网格法的直流设备积污特性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1745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683005.7

    申请日:2018-06-28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直流输电设备的积污特性计算方法。包含:选定设备表面区域,应用了一种改进的无网格法对该区域进行剖分求解在没有电荷密度时候的静态电场和电位;考虑污秽颗粒的荷电模型,设定设备表面的电荷密度,根据上流无网格法对包含空间电荷的电场分布进行求解,并对解得的空间电荷密度和空间电场进行迭代更新修正,直到满足收敛条件,否则就重复迭代计算过程。根据计算所得的电场结合空间污秽颗粒的受力对场域中的污秽颗粒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污秽颗粒在设备表面的碰撞吸附规律,得到直流设备的污秽积累特性。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方法计算快速,对计算能力要求低且结果满足准确性。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余热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8082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775278.4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排渣管(9)、倾斜式移动床换热器(11),其特征是:倾斜式移动床换热器(11)的整体呈倾斜形式,上部错流段(11-16)和下部错流段(11-17)分别由上导流板(11-10)和下导流板(11-12)组成,两段错流段均设置有上下两个风室,下部错流段上风室(11-11)与上部错流段下风室(11-4)间通过风室连接烟管(11-3)连接;上部错流段下风室(11-4)设有底渣收集箱(11-15);两段错流段之间有灰道中部封压段(11-9),下部错流段(11-17)以下设置有灰道下部封压段(11-13)。本发明采用再循环烟气作为换热介质,将底渣绝大部分热量回收至炉膛(1)或尾部烟道(4)的适宜位置,减少了锅炉灰渣物理热损失,提高了锅炉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