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生态边坡一体化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166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46744.6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生态边坡一体化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技术步骤:在边坡上钻孔埋设锚杆或锚钉,并用膨胀水泥砂浆加固;钻入吸水式生态植被孔;在锚杆或锚钉在边坡上的预留段上挂FRP支护网,并通过锚杆或锚钉固定在边坡上;将制作好的植物容器管插入吸水式生态植被孔中,充填营养土、植物种子或根系;配置墨绿色水泥砂浆,并喷射覆盖整个边坡表面;天然降雨或通过人工给水使土体里面的植物根系或种子发芽、生长,最终形成绿色生态的边坡。本发明减轻了边坡面负重,增大了边坡面净空,边坡孔洞利用效率提高,获得了环保、适用性、牢固性、耐久性明显提高的绿色防护体系,实现了边坡排水、加固、绿化一体化。

    一种大直径空心钢制螺纹桩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68210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03785.2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28 E02D5/285 E02D5/56 E02D7/22 E02D2300/0029

    Abstract: 发明公开一种大直径空心钢制螺纹桩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帽、桩身和桩尖。所述桩身为上下两端均敞口的中空圆柱体。所述桩身的中空区域为空腔。所述桩身的侧面具有螺牙,所述螺牙为螺旋状。所述桩身侧面还开有预留孔洞,所述预留孔洞位于螺牙的空隙内。所述桩身的上端连接桩帽的下表面,所述桩身的下端连接桩尖。所述桩帽为圆盘状,所述桩帽的上表面开有若干个卡口。所述桩帽的直径大于桩身的直径,所述桩帽的下表面覆盖空腔的上端敞口,所述桩帽与桩身同轴。所述桩尖为上下端均敞口的中空圆台状。所述桩尖为倒置的圆台。所述敞口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桩身下端。所述空腔贯穿桩身和桩尖。

    一种预制叠合式能源地下连续墙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557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1709977.1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与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式能源地下连续墙,包括:预制结构、现浇混凝土以及用于交换地热能的换热管;预制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墙、布置在预制混凝土墙内的钢筋阵列以及预制钢筋笼,预制混凝土墙内部形成有两端开口的内腔室,内腔室内部用于布设换热管,预制混凝土墙的两端还设置有连接腔室,通过在连接腔室内浇筑现浇混凝土连接相邻预制结构;预制混凝土墙在竖向上设有定位孔。本发明将地热能利用技术与地下连续墙设计相结合,使地下连续墙在支撑上部结构的同时能够完成地热能提取,减少对电能及化石能源的使用,而且与地源热泵相比,大体积的地下连续墙与土体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对地热能的利用效率。

    一种新型螺钉式能量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797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37611.X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量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螺钉式能量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能量桩换热效率低以及承载力差的问题;其具体包括桩帽、桩身、钢构螺牙、桩尖和热交换管;桩帽内部开有孔洞;桩帽下方连接有桩身;桩身底部连接有桩尖;桩身周围盘旋缠绕设置有钢构螺牙;热交换管的一段为螺旋结构,螺旋结构的管体穿设于钢构螺牙内部,并沿着钢构螺牙缠绕设置在桩身周围;热交换管的两端均从孔洞中穿出。本发明的能量桩埋入土体时,钢构螺牙直接与周围土体接触,热交换管穿设在其内部能够提高换热效率,使得能量桩高效提取地热能;本发明的能量桩制备方法采用预制工艺进行制备,其施工成本更低,施工周期更短;且桩体一次浇筑成型,承载力强、质量可靠。

    一种模拟能源隧道施工的透明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94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29941.6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能源隧道施工的透明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模拟技术领域。模拟能源隧道施工的透明土试验装置,包括模拟台,模拟台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模型箱,工作台上设置有固定模型箱的固定机构,工作台上设置有光学系统;模型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箱体的外部沿着模拟隧道的轴向设置有对箱体内透明土进行加热的加热丝,底板上设置有带动加热丝上下滑动的伸展机构。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模拟能源隧道施工的透明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透明土试验装置无法满足能源隧道开挖模拟的问题,提高模拟的精度。

    一种能量桩群桩温度-变形测量透明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484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110540330.X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桩群桩温度‑变形测量透明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光学平台、升降支架和透明模型槽,端承槽固定在模型槽内,模型槽内填有透明土,模型桩埋入透明土中并与模型槽对应,承台于群桩连接。红外热成像仪、CCD工业相机及激光发射器均滑动连接在升降支架上,布置于模型槽的四周,模型槽的正上方也布置红外热成像仪。本发明装置操作简便,经济可行,是一种具有较强创新性的能量桩群桩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可以模拟端承桩‑群桩低承台、端承桩‑群桩高承台、摩擦桩‑群桩高承台、摩擦桩‑群桩低承台四种工程状况,并实现对桩‑土温度场和位移场的全覆盖监测,为能量桩群桩基础热力学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种现浇式热交换桩-墙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403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1548745.8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现浇式热交换桩‑墙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上部桩‑墙支护结构采用混凝土材料浇筑,下部桩‑墙支护结构采用石墨烯和混凝土的混合物浇筑。换热管采用无缝钢管,换热管出水端与集热器相连,进水端与地热泵相连。所述施工方法为:将换热管固定在钢筋笼上,先施工桩体再施工挡墙,在下部结构注浆完成后更换材料对上部结构进行注浆,并在基坑开挖之后在上部挡墙背土侧增加绝热层,即形成现浇式热交换桩‑墙支护结构;本发明的下部挡墙可提高换热效率,上部挡墙的绝热层可减少能量损失,在工程完成之后,既作为坡地的永久挡土结构,又作为换热结构,从而提高支护结构的利用效率。

    一种能量桩群桩温度-变形测量透明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484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540330.X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桩群桩温度‑变形测量透明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光学平台、升降支架和透明模型槽,端承槽固定在模型槽内,模型槽内填有透明土,模型桩埋入透明土中并与模型槽对应,承台于群桩连接。红外热成像仪、CCD工业相机及激光发射器均滑动连接在升降支架上,布置于模型槽的四周,模型槽的正上方也布置红外热成像仪。本发明装置操作简便,经济可行,是一种具有较强创新性的能量桩群桩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可以模拟端承桩‑群桩低承台、端承桩‑群桩高承台、摩擦桩‑群桩高承台、摩擦桩‑群桩低承台四种工程状况,并实现对桩‑土温度场和位移场的全覆盖监测,为能量桩群桩基础热力学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