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空心钢制螺纹桩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68210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610903785.2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发明公开一种大直径空心钢制螺纹桩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帽、桩身和桩尖。所述桩身为上下两端均敞口的中空圆柱体。所述桩身的中空区域为空腔。所述桩身的侧面具有螺牙,所述螺牙为螺旋状。所述桩身侧面还开有预留孔洞,所述预留孔洞位于螺牙的空隙内。所述桩身的上端连接桩帽的下表面,所述桩身的下端连接桩尖。所述桩帽为圆盘状,所述桩帽的上表面开有若干个卡口。所述桩帽的直径大于桩身的直径,所述桩帽的下表面覆盖空腔的上端敞口,所述桩帽与桩身同轴。所述桩尖为上下端均敞口的中空圆台状。所述桩尖为倒置的圆台。所述敞口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桩身下端。所述空腔贯穿桩身和桩尖。

    一种透明土地基中隧道开挖的模型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67416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909318.0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土地基中隧道开挖的模型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模型槽、透明土、分段水囊、工业相机、激光发射器、激光器移动轨道,有机玻璃模型槽中安放透明土,分段水囊埋置于透明土中,每个水囊都设置有排水管和阀门。本发明通过埋入模型槽中的水囊模拟将开挖的隧道部分,通过对水囊的排水模拟隧道开挖过程。试验方法中,水囊逐个放水,放水过程中采用工业相机拍摄激光平面,通过软件分析得到三维变形特性等步骤。本发明可以将实际操作空间很大的地下隧道开挖过程通过一个模型试验进行模拟,模型简单、使用方便、试验费用低、模拟效果好,且能实现土体内部变形的高精度实时测量,得到三维变形场。

    一种节能轮盘式船闸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8427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71584.9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86 E02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轮盘式船闸,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闸首、下闸首、轮盘、地基和导轨。所述上闸首包括检修门槽Ⅰ、闸门Ⅰ、输水廊道Ⅰ、阀门Ⅰ和上游引航道。所述下闸首包括检修门槽Ⅱ、闸门Ⅱ、输水廊道Ⅱ、阀门Ⅱ和下游引航道。所述轮盘为圆盘结构,所述轮盘包括外隔板、内隔板、钢桁架、轮盘转轴、承船厢和盘底。所述轮盘位于地基上方,所述轮盘通过导轨与地基连接。所述上闸首与轮盘接触的区域具有密封垫,所述下闸首与轮盘接触的区域具有密封垫。本发明实现了船舶双向过坝通航,提高了过船效率,旋转式提升船舶过坝,缩短了过坝时间。且充分利用了水的势能实现船舶过坝,并且可以利用上游船舶进行抽水蓄能,节约了能源。

    一种桩基低应变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8215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810964422.9

    申请日:2018-08-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桩基低应变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准备、套设圆环、确定低应变检测传感器位置、连接低应变动测仪、确定测锤激振点位置、应力波产生和应力波采集等步骤。该方法可得到应力波沿桩基传播规律,消除因测锤偏离桩中心而产生的高频干扰,操作简单、实施方便、检测费用低、检测精度高,是一种桩基低应变检测的高效方法。

    一种珊瑚砂地基中灌注桩的成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8547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610903940.0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珊瑚砂地基中灌注桩的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预注浆将灌注桩打桩处及其周围珊瑚礁进行加固,使形成与周边地基及地下水隔离的柱体,然后在柱体中进行打桩。在施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某一深度的注浆完成后,提升注浆管,再次重复注浆过程,使不同深度的加固面积相等。根据所需加固面积的大小,可考虑单根、三根及多根注浆管均匀对称布置。本发明易于实现,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能有效减少珊瑚砂受力破碎而导致的侧摩阻力和桩端承载力的衰减,是一种珊瑚礁上进行灌注桩的好方法。

    一种自锁装配式柔性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2462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28225.7

    申请日:2018-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锁装配式柔性护坡结构,包括多块相互连接的塑料板构件,其中框格梁与万向节连接形成球铰;所述框格梁端部设有转动半球,所述万向节内设有与转动半球相匹配的转动槽;所述转动半球与转动轴为预制整体,通过螺纹与横梁连接形成所述框格梁;相邻框格梁与万向节互相连接形成网状护坡结构。所述自锁式高分子塑料柔性护坡结构在现场形成过程中,通过将所述构件的自锁结构形成网格,施工效率高;所述球铰形成后能有效适应坡面变形,避免护坡结构开裂失效。本发明采用高分子塑料板预制护坡结构的构件,对降低建设成本,简化安装流程,提高施工效率等均可起到显著的作用,同时又满足绿色环保的建设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节能轮盘式船闸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8427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0871584.9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轮盘式船闸,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闸首、下闸首、轮盘、地基和导轨。所述上闸首包括检修门槽Ⅰ、闸门Ⅰ、输水廊道Ⅰ、阀门Ⅰ和上游引航道。所述下闸首包括检修门槽Ⅱ、闸门Ⅱ、输水廊道Ⅱ、阀门Ⅱ和下游引航道。所述轮盘为圆盘结构,所述轮盘包括外隔板、内隔板、钢桁架、轮盘转轴、承船厢和盘底。所述轮盘位于地基上方,所述轮盘通过导轨与地基连接。所述上闸首与轮盘接触的区域具有密封垫,所述下闸首与轮盘接触的区域具有密封垫。本发明实现了船舶双向过坝通航,提高了过船效率,旋转式提升船舶过坝,缩短了过坝时间。且充分利用了水的势能实现船舶过坝,并且可以利用上游船舶进行抽水蓄能,节约了能源。

    一种珊瑚砂地基膨胀水泥砂浆注浆桩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857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03782.9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38 E02D2250/0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珊瑚砂地基膨胀水泥砂浆注浆桩的施工方法。桩体外周为浆固散体材料桩,桩体中心为小直径注浆管,膨胀砂浆通过注浆管进入散体材料;外周散体材料通过膨胀水泥砂浆胶结凝固成整体;同时膨胀水泥砂浆在注浆压力作用下进入珊瑚砂地基,可改善其性质;膨胀水泥砂浆灌注桩成桩后,桩体膨胀,使得桩周土体挤密,改善桩周土的性质,提高其强度。本发明施工工艺清晰,施工速度快,成桩效果好,承载力高,造价低,且充分利用钙质砂的地质资源、保护环境,节能环保。对南海大面积的珊瑚砂地基的围海造陆工作有积极作用,可较好解决钙质砂地基上成桩等问题,从而满足民用和军事等多种用途。

    一种珊瑚砂地基中灌注桩的成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854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03940.0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珊瑚砂地基中灌注桩的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预注浆将灌注桩打桩处及其周围珊瑚礁进行加固,使形成与周边地基及地下水隔离的柱体,然后在柱体中进行打桩。在施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某一深度的注浆完成后,提升注浆管,再次重复注浆过程,使不同深度的加固面积相等。根据所需加固面积的大小,可考虑单根、三根及多根注浆管均匀对称布置。本发明易于实现,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能有效减少珊瑚砂受力破碎而导致的侧摩阻力和桩端承载力的衰减,是一种珊瑚礁上进行灌注桩的好方法。

    一种珊瑚礁砂地下淡水赋存和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51286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03794.1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E03B3/02 E03B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珊瑚礁砂地下淡水赋存和使用方法。由埋置在珊瑚礁周围填土中的多个集水井及给水系统组成,集水井呈圆形或方形,侧壁均匀布置有孔洞,顶部有带泄水孔的顶盖,集水井用于收集雨水,通过给水系统输送到需要的位置。水下铺设有复合土工膜,隔绝外部海水,带坡度的集水路面可将雨水汇集到集水井,通过集水井侧壁孔洞雨水向集水井周围扩散,逐步形成淡水区域。本发明既能解决珊瑚礁邻近海岛的饮水问题,又不占用海岛生产生活用地,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吹沙填海相结合,建成后不需要消耗额外的能源或人力物力便能维持正常运转,与现有淡水资源供应方式相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