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08307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039114.7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indows系统的便携平板式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方法,包括:收集野外工作区测量控制点坐标信息并保存;用GPS卫星接收记录器现场实测测量控制点的经纬度数据和海拔数据;并换算为直角坐标;将测量控制点的换算直角坐标与搜集到的坐标信息进行分析,进行误差校正;在ACAD中打开工作区地形图,启动GPS定位系统,跟踪行走线路,自动绘制材料图;自动加载影像图作为工程地质图的背景,现场勾画地质现象,完成野外工程地质测绘数字化成图;对地质点进行拍照和综合描述,按标准格式记录各类地质信息。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便、定位准确,不重复录入数据,且节约测绘现场与数据中心往复时间与次数,在野外地质现场即可完成所有工作,测绘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9944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454909.5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6F30/28 , G01N15/08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文地质分析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层缓倾岩土体深埋隧洞潜水高外水压力估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深埋隧洞潜水地下水位、缓倾岩土体分层、各层岩土体渗透系数;获取单层岩土体渗透系数对应的外水压力折减系数;计算多层岩土体综合外水压力折减系数;计算外水压力,从而判定是否存在高外水压力。本发明提供的深埋隧洞潜水高外水压力估算方法充分考虑到其他岩土层外水压力折减系数,能够在前期勘察阶段估算隧洞是否存在高外水压力,有效解决传统方法中无法估算多层岩土体外水压力的问题,为隧洞支护与衬砌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63131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24411.X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地质建模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精准平切图的复杂地质面建立方法、系统及设备,所述复杂地质面建立方法包括:设定建模范围,建立范围裁剪盒;分类导入原始数据,设定可信度等级;选定数据参考范围和可参考数据点,将数据点投影至平切面,构建平切面各类型数据平切点;进行各平切面数据纠偏;建立精准平切图,拟合复杂三维模型面;设定模型面可信度,精确模型面后期可进行二维剖面校正。本发明通过筛选可信度高的勘探数据进行数据纠偏,基于精准平切图构建复杂地质模型面,减少拟合过程中数据交叉与报错次数,提高了建模效率与模型准确性,解决了实际工程中扭曲复杂地质体构建困难且精确性低的问题,降低了后期模型面的修订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6412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59916.5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会中 , 向家菠 , 王吉亮 , 陈德乾 , 郝才成 , 朱鸿翔 , 刘冲平 , 梁梁 , 李汉桥 , 谢实宇 , 袁宜勋 , 陈刚 , 许志雄 , 甘志鹏 , 彭冰 , 郝喜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深钻孔压水试验装置,包括钻杆接头、芯管、压水芯管、芯管套、高低压过渡腔管、止水腔管和胶囊接头;所述钻杆接头、芯管、压水芯管自上而下依次连接且同轴布置,三者内部中空形成可依次连通的内部流道;所述芯管套套设于芯管外部,芯管套的侧部开设有轴向腔室形成第一过流通道;高低压过渡腔管的侧部开设有第二过流通道;所述止水腔管的侧部开设有第三过流通道;所述胶囊接头安装在止水腔管的下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设计两条独立水路通道,其中一条打开或封闭,则另一条同时封闭或打开,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实现截止功能实时转换动作,达到栓塞胶囊的充水通道打开或封闭、与此同时试验孔段的压水通道封闭或打开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917692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1099057.1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块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块体范围;2)利用无人机对确定范围块体的结构面拍照;3)根据拍摄的照片及基准点信息,利用Smart3DCapture软件形成三维实体影像图;4)对三维实体影像图进行地质解译,确定结构面空间出露长度、产状及性状;5)计算块体方量、最大水平埋深及稳定性。本发明方法通过无人机对块体进行多角度拍摄,结合测量控制坐标网络,利用Smart3D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形成三维实体影像图,对三维实体影像图进行地质解译,识别构成块体的结构面空间展布及性状,计算确定块体的稳定性。本发明解决了难以近观块体无法识别的问题,为研究高边坡及大跨度高边墙洞室岩体稳定性提供了基础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70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525370.1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E21B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定放平行钻孔装置,包括导向头、导向杆、定向杆、孔距调整伸缩杆、套管以及定位螺杆,其中,导向头用于插入已完成的导向钻孔以进行导向,导向杆与导向头的一端连接,导向杆上固定有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套管,可伸缩定向杆设置至少两根,孔距调整伸缩杆的一端插入套管内且相对于其移动,孔距调整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定向杆固定连接,孔距调整伸缩杆通过定位螺杆固定于套管内,钻机的立轴或钻臂与定向杆平行设置以进行平行钻孔定放。本发明提出的快速定放平行钻孔装置,其结构简单可靠、适用性强、制作成本低廉,可快速实现平行钻孔的定放,具有操作简单,定放钻孔平行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91769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099057.1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块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块体范围;2)利用无人机对确定范围块体的结构面拍照;3)根据拍摄的照片及基准点信息,利用Smart3DCapture软件形成三维实体影像图;4)对三维实体影像图进行地质解译,确定结构面空间出露长度、产状及性状;5)计算块体方量、最大水平埋深及稳定性。本发明方法通过无人机对块体进行多角度拍摄,结合测量控制坐标网络,利用Smart3D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形成三维实体影像图,对三维实体影像图进行地质解译,识别构成块体的结构面空间展布及性状,计算确定块体的稳定性。本发明解决了难以近观块体无法识别的问题,为研究高边坡及大跨度高边墙洞室岩体稳定性提供了基础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24816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61858.9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高陡深切峡谷中对江河水位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的方法,通过高陡岸坡中开挖平洞,在平洞中向江河设置斜钻孔,使之与江水贯通,并在斜钻孔中安装自动水位传感器,在平洞内及洞口安装太阳能供电水位监测终端,通过手机无线信号实现江河水位的远程实时动态监测。本发明解决了高陡深切峡谷中对江河水位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困难的问题,有效解决了江水冲刷致使水尺或水位计破坏,观测精度不高及难以实时动态监测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4898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1303863.8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1C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罗盘测量产状的辅助装置及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两块尺寸相同的长方形硬质平板A板和B板,硬质平板A板和B板通过铰接转轴铰接连接,所述铰接转轴带有用于读取硬质平板A板和B板的开合角度的角刻度。通过本装置可以实现对结构面的延伸外扩、间接测量,解决了线状出露结构面外露界面小而导致罗盘无法贴合、测量误差大的问题,以及测量洞室顶部缓倾结构面时罗盘开合角度小、视线受阻、无法读数的问题,提高了产状测量的效率及测量成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26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589730.X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地下洞室顶拱缓倾结构面稳定性分析方法,涉及围岩受力分析领域。该地下洞室顶拱缓倾结构面稳定性分析方法是在地下洞室顶拱自下向上钻孔并采集数据进行统计确定地下洞室缓倾结构面的特征,根据地下洞室缓倾结构面的特征按地下洞室顶拱缓倾结构面失稳模式分成构成块体的缓倾结构面、不构成块体的缓倾结构面及短小缓倾结构面较发育区分别计算和分析局部稳定性。本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洞室顶拱缓倾结构面稳定性分析方法能有效避免常规方法精度低、易遗漏等问题,更合理全面判别缓倾结构面的空间延伸情况及性状特征,并系统分析顶拱缓倾结构面失稳模式与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