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3324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73113.7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 武汉珈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形自动化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滑坡监测预警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及终端,基于立体相机拍摄的实时影像,获取滑坡体上待监测标记的特征图像,并根据得到的特征图像获取图像中心点;获取多个测量相机坐标系下的图像中心点的不同坐标,根据多个测量相机在全局坐标系下的不同坐标和所述多个测量相机坐标系下的图像中心点的不同坐标确定图像中心点在全局坐标系下的目标坐标;根据图像中心点的目标坐标的变化情况,确定是否进行滑坡预警。本发明通过实时影像识别获取滑坡体上待监测标记的图像中心点的坐标,根据所述图像中心点坐标的变化,实现对滑坡的动态监测,提高滑坡监测的实时性,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464593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610031839.0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E21B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潜孔钻连续成孔或成槽的定位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机构与定位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基座,基座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相互平行且长度一致的导向槽和两个安装槽,两个安装槽沿导向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基座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刻度;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定位孔和两排平行的连接孔,连接孔沿定位孔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定位孔的直径略大于潜孔钻钻具的直径,且小于导向槽的宽度,所述定位孔的圆心与每排连接孔圆心连接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导向槽的中心线与每个安装槽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用于将定位板固定安装在基座上的螺栓。本发明它能保证潜孔钻精准导向与定位,实现连续钻孔成槽。
-
公开(公告)号:CN10445385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27840.8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倾斜孔测试的孔内探头推进设备,包括电机、支架、承重板、旋转板、推进杆、探头、传动装置、深度计数装置和智能控制仪表;所述的承重板下方固定支架,承重板上方连接旋转板,旋转板可绕固定板转动,传动装置和深度计数装置固定在旋转板上,推进杆设置在传动装置中,探头固定在推进杆前端,电机与传动装置连接,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推进杆运动,深度计数装置的计数器转轮的外圆与推进杆的外圆接触,所述计数器转轮的轴线方向与推进杆的轴线方向呈90°夹角,电机的控制端与智能控制仪表连接。本发明能完成所有方向的倾斜孔测试,能使推进杆在推进过程中速度稳定,该设备的深度计数器计数精确,该设备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30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39114.7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indows系统的便携平板式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方法,包括:收集野外工作区测量控制点坐标信息并保存;用GPS卫星接收记录器现场实测测量控制点的经纬度数据和海拔数据;并换算为直角坐标;将测量控制点的换算直角坐标与搜集到的坐标信息进行分析,进行误差校正;在ACAD中打开工作区地形图,启动GPS定位系统,跟踪行走线路,自动绘制材料图;自动加载影像图作为工程地质图的背景,现场勾画地质现象,完成野外工程地质测绘数字化成图;对地质点进行拍照和综合描述,按标准格式记录各类地质信息。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便、定位准确,不重复录入数据,且节约测绘现场与数据中心往复时间与次数,在野外地质现场即可完成所有工作,测绘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563430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087115.3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1N23/046 , G01N1/08 , G01V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波CT的松散覆盖层界面分布形态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适当距离的平行钻孔位置,在设定位置进行钻孔并采取芯样;对采取的芯样进行鉴定,绘制钻孔柱状图;在测试钻孔内下入PU管,起拔钢制套管后,进行电磁波CT对穿测试,获得电磁波CT测试成果图;将钻孔柱状图和电磁波CT测试成果图,统一二者的比例,勾绘出软弱夹层及孔间地层分布界线;确定其余各相邻钻孔间软弱夹层及孔间地层界面分布界线,形成整个测试剖面的软弱夹层及孔间地层界面分布形态成果图。本发明提出的松散覆盖层中软弱夹层及孔间地层界面分布形态的确定方法,避免了增加钻孔所带来的勘察成本及工期的增加,且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453853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410727840.8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倾斜孔测试的孔内探头推进设备,包括电机、支架、承重板、旋转板、推进杆、探头、传动装置、深度计数装置和智能控制仪表;所述的承重板下方固定支架,承重板上方连接旋转板,旋转板可绕固定板转动,传动装置和深度计数装置固定在旋转板上,推进杆设置在传动装置中,探头固定在推进杆前端,电机与传动装置连接,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推进杆运动,深度计数装置的计数器转轮的外圆与推进杆的外圆接触,所述计数器转轮的轴线方向与推进杆的轴线方向呈90°夹角,电机的控制端与智能控制仪表连接。本发明能完成所有方向的倾斜孔测试,能使推进杆在推进过程中速度稳定,该设备的深度计数器计数精确,该设备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307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039114.7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indows系统的便携平板式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方法,包括:收集野外工作区测量控制点坐标信息并保存;用GPS卫星接收记录器现场实测测量控制点的经纬度数据和海拔数据;并换算为直角坐标;将测量控制点的换算直角坐标与搜集到的坐标信息进行分析,进行误差校正;在ACAD中打开工作区地形图,启动GPS定位系统,跟踪行走线路,自动绘制材料图;自动加载影像图作为工程地质图的背景,现场勾画地质现象,完成野外工程地质测绘数字化成图;对地质点进行拍照和综合描述,按标准格式记录各类地质信息。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便、定位准确,不重复录入数据,且节约测绘现场与数据中心往复时间与次数,在野外地质现场即可完成所有工作,测绘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810333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39057.2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地质信息化工作系统,包括:工程地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用于存储工程地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地质数据;外业工作平台系统,用于野外地质勘察工作及绘制材料图;地质信息数据管理系统;用于对数据库中地质数据的管理和应用;三维地质建模系统;用于根据工程地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地质数据动态的生成地质体三维模型;工程地质绘图系统,用于以地形图、正射影像图为背景,根据地质数据生成各种规程、规范要求的标准地质图件。本信息化系统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且是可扩展功能的信息化工作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可给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大大提高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63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087115.3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1N23/046 , G01N1/08 , G01V5/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波CT的松散覆盖层界面分布形态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适当距离的平行钻孔位置,在设定位置进行钻孔并采取芯样;对采取的芯样进行鉴定,绘制钻孔柱状图;在测试钻孔内下入PU管,起拔钢制套管后,进行电磁波CT对穿测试,获得电磁波CT测试成果图;将钻孔柱状图和电磁波CT测试成果图,统一二者的比例,勾绘出软弱夹层及孔间地层分布界线;确定其余各相邻钻孔间软弱夹层及孔间地层界面分布界线,形成整个测试剖面的软弱夹层及孔间地层界面分布形态成果图。本发明提出的松散覆盖层中软弱夹层及孔间地层界面分布形态的确定方法,避免了增加钻孔所带来的勘察成本及工期的增加,且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81695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1711027334.8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逐层开挖工程获取整体三维影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得首层开挖面;2)确定首层开挖面二维影像采集范围;3)标记点布置;4)测量标记点的大地坐标;5)利用无人机对首层开挖面进行连续拍摄,获取该层开挖面一系列二维照片;6)将获取的照片及标记点坐标导入Smart3D三维影像合成软件,合成首层开挖面三维影像模型;7)进行第二层开挖,获得该层开挖面;8)确定第二层开挖面二维影像采集范围;9)重复步骤3)至6)的方法,获得第二层开挖面三维影像模型,依次用该方法获取各层开挖面三维影像模型;10)对各层三维影像模型进行合成,形成最终的整体三维影像。本发明方法大大减轻地质人员野外工作量,提高编录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