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珍稀鱼类种群生境的水利工程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5267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022511.4

    申请日:2022-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鱼类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改善珍稀鱼类种群生境的水利工程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多源时空数据引擎组件获取历史活动流域对应的第一场景信息以及当前活动流域对应的第二场景信息;繁殖生境识别组件确定历史活动流域中的历史产卵场以及当前活动流域中的潜在产卵场;并确定潜在产卵场对应的产卵窗口期;生境调控组件根据第一底质级配数据与第二底质级配数据之间的差距,在产卵窗口期之前的预设时间内对潜在产卵场的上游投放推移质颗粒;并监测潜在产卵场对应的当前生境因子,根据当前生境因子与标准生境因子之间的差距,确定基于当前生境因子的刺激产卵调度方案。实现对珍稀鱼类的潜在产卵场进行精准调控,提高了珍稀鱼类增值流放的效果。

    适用于狭长型水体的隔流幕网生态调控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2129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0586598.1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狭长型水体的隔流幕网生态调控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调控系统包括隔流幕网浮式单元、隔流幕网悬式单元和隔流幕网沉式单元;隔流幕网浮式单元固定在水体表层;隔流幕网悬式单元悬挂于水体内;隔流幕网沉式单元固定在水体底部;隔流幕网浮式单元、隔流幕网悬式单元和隔流幕网沉式单元依据不同的生态问题按不同的排列方式组成对应的隔流幕网协同组合类型。本发明针对不同生态问题,选择适宜的隔流幕网协同组合类型调节,通过分级设置多个不同埋深的隔流幕网,调节水流流态,增加水流垂向流速,改善整个河道水温的分层结构,拦蓄藻类,促进鱼类洄游,达到多生态目标协同调控的目的,从而解决狭长型河道缓流、水体水温分层造成的多种生态问题。

    梯级水电站生态调控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0251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925556.1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级水电站生态调控实验装置,包括多级河道水槽,多级河道水槽依次串联呈梯级排布;相邻河道水槽之间设有水电站调控区;梯级河道水槽内的流体由水、纳米SiO2和聚乙二醇组成。本发明梯级水电站实验装置基于特定的流体以及对应的变态河工模型,能够实现对存在连续变坡且长度长达几百公里的全流域的河道进行真实模拟,即流态与实际情况符合比尺关系,在这样的前提下,实现对流域内各梯级的生态水文调控和生态指标调控。

    复合植物斑块型鱼类栖息多态生境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156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33124.5

    申请日:2021-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植物斑块型鱼类栖息多态生境构建方法,所述方法为:通过划分网格的方式将构建鱼类栖息地的区域分隔成多个网格单元,在各个网格单元内种植不同密度的水生植物群落,从而在区域内形成具有不同流速和流态的多条过流通道。本发明鱼类栖息多态生境构建方法,构建的鱼类栖息地能够利用各种植物按照一定原则进行种植,改善的水流流态使其更接近于鱼类熟悉的天然状态,从而有效保障了鱼类的生存和洄游,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材料运用,降低了工程的复杂性,植株的周期生长使栖息地环境状态按照自然规律交替变化,满足了四季来流变化,进而达到生态环境友好发展的目标。

    一种适用于江湖交汇水系的江湖关系试验研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41641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10683.5

    申请日:2013-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模拟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江湖交汇水系的江湖关系试验研究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适用于江湖交汇水系的江湖关系试验研究装置,包括微尺度的河湖模型模块、模型调节模块和江湖关系测量模块,具体由水沙输入口、河道微尺度模型、湖泊微尺度模型、湖口闸门、电磁水沙分离器、升降电机、微型气泵、变糙率底垫、通气孔、螺旋搅拌泵、水位计、数字磁通计、数字高斯计和表磁分布测量仪等设备单元组成。针对上述模型试验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江湖交汇水系的江湖关系试验研究方法,可在微尺度三维空间条件下,对超大尺度江湖交汇水系原型,定量物理相似模拟和测定江湖关系的时空变化。

    水下机器人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17623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104575.8

    申请日:2024-08-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下机器人。定位组件确定水下机器人的位置信息;控制组件根据位置信息,控制水下机器人运行到水下目标位置;控制组件在水下机器人运行到水下目标位置后,控制第一单向阀开启,第二单向阀关闭,并控制抽水组件抽取取样水体;水体检测组件在水下机器人运行到水下目标位置后,对取样水体周围的水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存储;控制组件,还用于在水下机器人取水完毕后,控制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开启,并控制取样水体从抽水组件流出。不仅保证了水下机器人可以准确地运行到水下目标位置,且提高了在水下目标位置进行采集取样水体的准确性以及便利性。

    巢式嵌套形鱼类栖息多生境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583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1593463.4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巢式嵌套形鱼类栖息多生境构建方法,所述方法为:在目标鱼类生境构建区内构建多个巢式生境区域,每个所述巢式生境区域包括砂石底质、铺设在砂石底质上的卵石底质以及铺设在卵石底质上的植物底质;砂石底质、卵石底质和植物底质的布设面积依次递减,沿水流方向,形成单独的卵石底质、卵石底质嵌套砂石底质、卵石底质嵌套砂石底质和植物底质、卵石底质嵌套砂石底质以及单独的卵石底质的嵌套模式。本发明通过不同底质的逐层嵌套,构造底质过渡性变化,形成结构异质性较大的栖息地底质分布格局,同时辅以水生植物的生长周期变化规律,能够满足鱼类各阶段的多生境需求。

    河段流场分布确定方法及无人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4386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18421.3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段流场分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河段流场分布确定方法及无人机设备。基于定位组件获取无人机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超声波雷达组件发送连续波信号以及接收到的连续波信号对应的反射波信号;基于连续波信号以及反射波信号,确定位置信息对应的预设河段中预设位置的表面流速;获取激光雷达组件发射的激光雷达信号以及接收到激光雷达信号对应的目标反射雷达信号;根据激光雷达信号以及目标反射雷达信号,确定位置信息对应的预设河段中预设位置的计算河床地形;基于各预设位置对应的表面流速和计算河床地形,确定预设河段对应的三维流场分布。人力成本较低,且效率较高,不需要人为测量预设河段中各个位置对应的水流速度、水位等数据。

    一种通江湖泊定居性鱼类适宜产卵生境分布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0385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97560.7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江湖泊定居性鱼类适宜产卵生境分布的模拟方法,属于生态保护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取典型通江湖泊定居性鱼类物种作为研究对象;步骤S2、调研影响其产卵生境的生境因子,并明确各生境因子的适宜范围,绘制各生境因子的适宜度曲线;步骤S3、构建通江湖泊区域的水动力模型;步骤S4、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步骤S5、根据模糊逻辑法,将各生境因子、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输入,构建通江湖泊定居性鱼类适宜产卵栖息地的适宜度模拟模型,计算产卵栖息地综合适宜度指数值。本发明综合考虑鱼类产卵所需的水深、流速、植被覆盖等因子,能够模拟量化通江湖泊定居性鱼类产卵生境综合适宜度变化情况。

    水槽推移质床面形态实时测量试验系统以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933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249337.0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水槽推移质床面形态测量试验系统以及方法,本发明涉及水利量测超声波领域。该系统包括:试验腔体、测量设备以及处理装置,测量设备设置在试验腔体的下方,测量设备与处理装置连接,其中:测量设备,用于测量试验腔体中多个测量点的河床高程;处理装置,用于对各测量点的河床高程进行插值处理,生成地形测量结果。利用该系统可以准确快速测量试验腔体中多个测量点的河床高程。此外,利用该水槽推移质床面形态测量试验系统不需要在试验结束后,排出试验水槽中的水体,因此可以获取实时的地形变化,且不会对地形造成影响,保证了生成的地形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且测量便捷,节省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