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10054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80124677.9
申请日:2008-09-17
Applicant: 清新空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安东尼·M·阿巴特
IPC: C01B1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41 , B03C3/383 , B03C3/49 , B03C2201/08 , B03C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电离管,其包括具有开口端与闭合端的圆柱形玻璃管。阴极位于其中并且由玻璃管的内表壁包围。阳极包围玻璃管的外表面,其中所述阳极适于与电源的第一导电终端电连通。电绝缘端帽具有用于接收玻璃管的开口端的凹槽,并且所述端帽利用至少一种密封剂固定于玻璃管。具有第一部分的细长的导电终端穿过所述端帽延伸,并且适于与电源的第二导电终端电连通。导电终端的第二部分延伸入玻璃管并且配置用以与所述阴极电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847736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610004944.1
申请日:2006-01-12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47 , B03C3/41 , B03C3/60 , B03C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放电型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电绝缘体,其形成为板形;放电电极,其具有形成在该电绝缘体上表面的具有预定面积的图案部分和设置于该图案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非图案部分;以及接地电极,其形成于该电绝缘体的下表面。该放电电极和该接地电极分别具有多个突出的尖端。放电电极的尖端在图案部分的两侧朝无图案部分突出,接地电极沿无图案部分纵向延伸预定的长度,接地电极的尖端在其两侧突出,以使放电电极的尖端和接地电极的尖端彼此沿相对的方向突出。这样在增加负离子和氢氧根的产生量的同时减小臭氧的产生量,从而提高空气的净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472682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80022390.0
申请日:2007-06-15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尘装置,其包括灰尘的带电部(12)和集尘部(30)。集尘部(30)的集尘电极(40)和高压电极(50)包括形成由很多通风孔(46、56)的四角格子结构的基台部件(41、51)和延伸到相向电极(50,40)的通风孔(56、46)的内部的突起部件(42、52)。让电场产生在集尘电极(40)和高压电极(50)之间捕集灰尘。
-
公开(公告)号:CN101014414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580027891.9
申请日:2005-07-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68 , B03C3/41 , B03C3/47 , B03C2201/10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用不担心断线的放电极板,具有高的集尘能力,并且抑制臭氧生成量的电集尘装置和电集尘装置用放电极板。电集尘装置的特征在于:以在同一电压下,与放电极板(52A)比接地极板(52B)的电位低地从高压电源(51B)供电的情况相比,使在放电极板(52A)比接地极板(52B)的电位高地从高压电源(51B)供电时的臭氧生成量变低的方式来设定在相邻的所述突起(10)的顶端之间的突起间隔。
-
公开(公告)号:CN101010142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580029536.5
申请日:2005-07-22
Applicant: KAZ公司
IPC: B03C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51 , B03C3/09 , B03C3/41 , B03C3/74 , B03C2201/10 , Y02A50/2357
Abstract: 一种改进的用于静电沉积空气净化装置(100)的过滤器元件(125),该过滤器元件(125)包括设置成通过交替的带凹槽塑料薄板(301)和平板电极(305.1-305.3)的叠层的杆电极(126,127)。设置相继的平板电极(305.1-305.3)以交替地与杆电极(126,127)中的一个或另一个接触。所述平板电极(305.1-305.3)和杆电极(126,127)可由高阻抗材料例如纸和塑料制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过滤器元件(125)可拆卸地插入空气净化装置(100)的结构(520)。该结构(520)还可在过滤器元件(125)和空气净化装置(100)之间提供可拆卸的电连接(526,527)。因此,用户可容易地拆除并重新安装所述过滤器元件(125)。
-
公开(公告)号:CN1836355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480023480.8
申请日:2004-06-22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88 , A61L9/22 , B01D53/32 , B01J2219/0813 , B01J2219/0822 , B01J2219/0828 , B01J2219/0835 , B03C3/41 , B03C2201/10
Abstract: 在从放电电极(41)的前端向对置电极(42)进行流光放电的放电装置(40)中,与对置电极(42)实质上平行地设置线状或杆状放电电极(41),做到:即使放电电极(41)的前端损耗,放电电极(41)的前端形状也不变化,放电电极(41)与对置电极(42)之间的间隔也不变化。这样来设为即使放电电极(41)的前端损耗,流光放电的稳定性也不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261226C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01819273.4
申请日:2001-11-20
Applicant: 因迪格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德尼·J·特鲁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15 , B03C3/12 , B03C3/38 , B03C3/41 , B03C3/49 , B03C2201/10 , B03C2201/14 , F01N3/01 , Y02T10/20
Abstract: 一种静电过滤器(1),具有一腔室(11),气体流引入该腔室中;电极组(20)形式的离子发生器(19)位于腔室(11)中,并产生一电离区,气体流通过该电离区;充电的出口(21)位于离子发生器(19)下游;当气体流通过电离区时,其中不需要的微粒被离子发生器(19)充电,并被驱动离开出口(21);接近出口(21)的带电微粒也在该处受静电排斥,从而使得“清洁”气体通过出口被抽出。
-
公开(公告)号:CN1719124A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200510004254.1
申请日:2005-01-06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IPC: F24F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66 , B01D53/323 , B01D2257/90 , B01D2258/06 , B01D2259/4508 , B03C3/368 , B03C3/41 , B03C3/47 , B03C3/64 , B03C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具有较小的尺寸,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功能,能够防止产生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臭氧。该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一对放电电极,设置于该壳体的上部和下部;接地电极,设置于该对放电电极之间;一对绝缘介电层,设置于该接地电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电源,分别连接于该接地电极和该放电电极,以向其供应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68542C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97111652.0
申请日:1997-04-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欧登
Inventor: 野岛弘三郎
IPC: B03C3/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49 , B03C3/40 , B03C3/41 , B03C2201/10 , F01N3/01 , Y02A50/2357 , Y02T10/20 , Y10T29/49787
Abstract: 一种电除尘单元,备有在针尖周围引起电晕放电而使气体中的微粒带电用的针式电极、对应于针式电极设置成筒状且用静电力吸引捕集带电微粒用的收集单元(捕集电极)、以及插入配置在收集单元内而使上述带电微粒具有朝向上述收集单元方向的偏向力的偏向电极,偏向电极呈由前板部和侧板部构成的中空柱结构,针式电极的针尖从偏向电极的前板部的表面突出,针体部紧紧地嵌合在安装孔内而固定在前板部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3250C
公开(公告)日:2003-03-19
申请号:CN96113254.X
申请日:1996-08-07
Applicant: 环境要素有限公司
Inventor: 保罗·L·费尔德曼 , 克里希纳斯瓦米·S·库马尔
IPC: B03C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36 , B03C3/06 , B03C3/12 , B03C3/41 , B03C2201/10
Abstract: 一种静电除尘系统100,为了更好地除去亚微米级的微粒而使夹杂微粒的气体实现层流。该系统包括一个外壳105,气体通过其间流到出口110。气体可以是烟气流,它经过入口108进入层流除尘器102,以穿过充电区104。气流与带电微粒再流向收集区106。收集起来的微粒紧接着被收入漏斗112中,或作为可由第二过滤器120除去的结团再混入气流中,之后气流被送至烟囱14,无微粒的气体从该烟囱排放到大气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