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底坑可移动止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4880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110365747.7

    申请日:2021-0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底坑可移动止停装置,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包括底坑底面,所述底坑底面的上方设置有止停组件,所述止停组件的上方安装有电梯轿厢,所述底坑底面的上方且与止停组件相对应的位置安装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支板、螺杆、固定环和固定板,所述底坑底面的上方且与止停组件相对应的位置安装有两个支板,两个所述支板之间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与止停组件相对应的位置滑动连接有两个螺杆;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使得止停装置能够通过较为简单的操作使得底坑底面与止停组件分离,并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底坑底面与止停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一种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电梯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43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74995.6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的一种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电梯。包括有对称分布的T形轨,对称分布的所述T形轨共同滑动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安装有轿厢,所述支撑框滑动连接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组T形筒,所述T形筒内密封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减速活塞杆,所述减速活塞杆固接有楔形块,所述支撑框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架密封转动连接有缓速环,所述缓速环密封转动连接有与相邻所述T形轨摩擦配合的监测环。本发明通过监测环直接监测轿厢移动的速度,并在轿厢移速超过正常值时,通过液压油传动楔形块与T形轨贴合,对轿厢进行减速,防止由于电梯使用时长增加,而无法触发制动器对电梯进行制动的问题。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对重平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024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296917.4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对重平衡装置,尤其涉及电梯对重装置技术领域。针对对重装置向下坠落时整体向下坠落,其对防护装置所产生的冲击力相对较大,且容易对其他结构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包括有对称分布的滑轨,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和固定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置有通孔,所述安装块的通孔内限位滑动连接有摩擦块。本发明通过摩擦块与相邻滑轨之间的摩擦力的不同,使对重块向下移动的速度产生差距,进而使相邻的对重块相互分离,同时通过摩擦块与相邻滑轨之间的摩擦力减缓本装置下坠的速度,以降低本装置在下坠至与固定板接触后,对固定板产生的冲击力,进而降低对本装置的损伤。

    一种电梯的螺杆式可移动停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5390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811574674.7

    申请日:2018-12-21

    Abstract: 一种电梯的螺杆式可移动停止装置,设于首层地面以下底坑内,包括固定于电梯井道内的轨道组件、固定于电梯井道内或电梯厅门外的传动机构组件、铰接于传动组件机构可运动的缓冲器组件;电梯正常运行时,所述缓冲器组件收纳于井道壁和轿厢壁之间;当电梯需要检修时,操作人员通过所述传动机构组件驱动所述缓冲器组件,使所述缓冲器组件通过所述轨道组件移动到指定位置,所述传动机构组件和缓冲器组件构成一定高度以提供底坑的避险空间,从而满足检修人员在底坑检修空间的要求。本发明能充分利用井道平面空间,提高井道空间利用率,降低井道开挖铅垂方向尺寸,减少井道建造成本,同时确保检修人员在底坑作业时的安全,符合国标的要求。

    一种邮轮用观光电梯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8824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446226.9

    申请日:2022-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邮轮用观光电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一种邮轮用观光电梯,包括井洞,所述井洞的内侧设置有电梯,井洞的表面开设有外置槽,外置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外置块,外置块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外置槽的内壁,该邮轮用观光电梯,进而通过电梯与外板的挤压下,外板带动内板进行收缩,进而外板和内板在第三弹簧的弹力性能下对电梯起到二次减震缓冲的效果,这样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观光邮轮上电梯使用的防护效果,大程度的提高观光邮轮上人员对电梯使用的安全性,大大的降低了电梯脱落与井洞之间造成较大的撞击力,进而保障了人员使用电梯使用的安全防护效果。

    一种电梯浅底坑止停装置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83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01491.7

    申请日:2024-0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浅底坑止停装置,包括底坑板,底坑板的内部中间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底坑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箱,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梯浅底坑止停装置,通过液压推杆的移动,使内部的卡块结构变短,将支撑板加持,对电梯底部进行固定,使电梯能够对其进行锁定,在电梯止停的情况下,不仅仅能对其进行停止,还能对底部进行固定和加持,能保证结构稳定进行锁停,使维修人员在维修时对其进行保护,同时通过支撑箱结构,能对其轿厢进行对接,通过多条支撑块进行变形,从而改变电磁感应器感应的数量进行通知和警报,保证了轿厢下落时能即时对其进行停止。

    一种风力发电塔筒用升降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790243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78691.5

    申请日:2024-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塔筒用升降平台;安装在塔筒上,所述塔筒包括地上塔筒和地下塔筒和塔尖;所述地上塔筒和地下塔筒内部开设有塔筒空腔,所述升降平台包括两个升降仓、配重块、电机、两个线轮组件、传动组件、两个限位组件,通过启动电机,电机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两个线轮组件同时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使两个升降仓同时上升,在升降过程中,线轮组件对配重块的拉力抵消了一部分线轮组件对升降仓的拉力,使得线轮组件在升降仓的升降过程中,整体受到的力减小,电机受到的力减小,实现在升降仓升降的过程中,对电机的保护,延长电机的寿命,避免电机的频繁维修或更换。

    一种电梯缓冲器用柱塞组件及电梯缓冲器

    公开(公告)号:CN11399855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0738269.5

    申请日:2020-07-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梯缓冲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缓冲器用柱塞组件,包括柱塞和底盖,柱塞为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柱塞的内壁具有第一卡槽,所述底盖的外壁具有第二卡槽;所述柱塞组件还包括卡簧,卡簧在外力作用下收缩于底盖的第二卡槽之内,当底盖插接于柱塞之内的目标位置,卡簧的局部扩张至柱塞的第一卡槽之内,以连接柱塞与底盖。本发明的电梯缓冲器用柱塞组件,利用卡簧实现柱塞和底盖的连接,相对于现有柱塞与底盖的螺纹连接及焊接而言,可减少加工,提高装配效率。

    一种电梯底坑安全防护装置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45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88857.4

    申请日:2024-02-20

    Inventor: 唐志成 黄楚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底坑安全防护装置,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该电梯底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下表面设置有两个液压油缸,两个液压油缸的伸缩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护板的上表面上,两个液压油缸为前后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应设置的限位柱,两个限位柱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圆形板,通过设置三个防护装置,可以对轿厢突发下降进行三重缓冲,使得整体的减震效果更好,在短区域内延长了缓冲距离,避免当电梯突然坠下时,会对保护支架产生较大的冲击,甚至有可能造成支架的断裂,从而起不到保护的作用,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性。

    一种风力发电塔筒用升降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79024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78691.5

    申请日:2024-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塔筒用升降平台;安装在塔筒上,所述塔筒包括地上塔筒和地下塔筒和塔尖;所述地上塔筒和地下塔筒内部开设有塔筒空腔,所述升降平台包括两个升降仓、配重块、电机、两个线轮组件、传动组件、两个限位组件,通过启动电机,电机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两个线轮组件同时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使两个升降仓同时上升,在升降过程中,线轮组件对配重块的拉力抵消了一部分线轮组件对升降仓的拉力,使得线轮组件在升降仓的升降过程中,整体受到的力减小,电机受到的力减小,实现在升降仓升降的过程中,对电机的保护,延长电机的寿命,避免电机的频繁维修或更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