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气环境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51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02890.3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气环境控制系统,包括智能传感器网络、数据预处理模块、环境模拟预测模块、中央控制单元、空气净化执行单元、资源管理模块以及环境影响评估模块;其中,智能传感器网络:用于实时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数据预处理模块:接收智能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初步处理;环境模预测模块:来模拟当前环境状态,并预测未来的污染趋势;中央控制单元:决定最佳的空气净化策略,并指挥其他模块协同工作。本发明,通过实时、精确的环境监测、智能的资源管理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显著提高空气质量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优化能源利用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气体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24090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0639515.1

    申请日:2020-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分隔件尺寸精度的气体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气体传感器具有传感器元件、端子金属件及具有元件孔的陶瓷制的分隔件,从前端侧或后端侧即特定方向观察时分隔件具有位于最靠特定方向侧的端面及比端面凹陷的凹部区域,从特定方向观察时存在第1区域和第2区域,该第1区域是从区域SA扣除传感器元件所占的区域SB之后的区域,该区域SA由短边假想线和分隔件的外缘划定,该第2区域是从区域SC扣除区域SB之后的区域且是不与第1区域重叠的区域,该区域SC由长边假想线和分隔件的外缘划定,凹部区域存在于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所有区域,将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合计面积设为S1,将包含元件孔在内的凹部区域的合计面积设为S2时满足S2/S1≥0.5的关系。

    气体传感器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0334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11020324.0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10)具有:结构体(14),其由氧离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构成;气体导入路(16),其形成于结构体(14),被测定气体导入至该气体导入路;主调整室(18a),其与气体导入路(16)连通;以及测定室(20),其与主调整室(18a)连通,在气体导入路(16)与主调整室(18a)之间具有:缓冲空间(34),其与气体导入路(16)连通;以及至少2个扩散速度控制部(30A、30B),它们与缓冲空间(34)连通,各扩散速度控制部(30A、30B)的宽度Wb1、Wb2小于气体导入路(16)、缓冲空间(34)以及主调整室(18a)的各自的宽度Wa、Wc、Wd。

    气体传感器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2479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910952899.X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100)具备氧离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层(各层(1~6))、气体流通部(从气体导入口(10)至第二内部空腔(40)的部位)、特定气体检测部(主泵单元(21)、测定用泵单元(41)、辅助泵单元(50)等)、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气体传感器(100)启动之前将向加热器(72)供给的电力设定为使得加热器(72)的温度与预先设定的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变为零,并基于该设定的电力而判定是否执行将该电力向加热器(72)供给的升温控制。

    一种用于超临界CO2输送环境中管线钢的氢渗透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85891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0746794.5

    申请日:202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超临界CO2输送环境中管线钢的氢渗透测试装置,高温高压环境充氢釜,用于盛放超临界CO2流体,模拟含杂质超临界CO2输送环境条件;常压测氢电解池,用于盛放氢氧化钠溶液,使从充氢釜渗透进入测氢电解池的氢原子氧化,形成氢渗透电流;循环水加热装置,用于向常压测氢电解池提供恒温热源,加热测氢电解池内的氢氧化钠溶液,确保常压测氢电解池温度和高温高压环境充氢釜温度相同。本发明可应用于包括超临界CO2输送环境在内的任何带温高压湿气环境中金属的原位氢渗透测量,实现了高压湿气环境下充氢和常压环境下测氢,降低测试难度和测试成本,可确保充氢和测氢两侧温度一致,确保了测试结果准确性。

    用于生成等离子体的HTCC天线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77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180082832.0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一种用于生成等离子体的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包括具有第一侧和相对的第二侧的支撑件。支撑件由陶瓷基质构成,并且开口环导体被嵌入陶瓷基质中。气密密封过孔从开口环导体延伸到支撑件的第二侧并连接到电源。接地平面形成在支撑件的第二侧上。接近于支撑件的第一侧生成等离子体,并且支撑件密封到室的壁,使得第一侧暴露于室内部的一种或多种气体,并且第二侧与等离子体和室内部的一种或多种气体隔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