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控制模块滤波控制方法及驱动控制模块滤波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74781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798169.1

    申请日:2023-12-26

    Inventor: 陈艳阳 杨海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控制模块滤波控制方法及驱动控制模块滤波电路,方法包括:分别设计第一级滤波电路和第二级滤波电路,其中第一级滤波电路采用集成运放的负反馈形式,其被配置为抑制低频谐振点,第二级滤波电路采用集成运放的负反馈形式,其被配置为抑制高频谐振点;第一级滤波电路配置有一个或多个可调电位器,以调节第一频段的谐振点的抑制范围;第二级滤波电路配置有一个或多个可调电位器,以调节第二频段的谐振点的抑制范围;将第一级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级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级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被配置为连接原始驱动信号源,第二级滤波电路被配置为输出完成滤波的驱动信号。

    光轴同心式动态聚焦装置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64339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630295.X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轴同心式动态聚焦装置,其包括座体和动态聚焦模组,动态聚焦模组包括聚焦座、镜座、聚焦镜片、驱动器、镜筒、多个光学镜片,其中多个光学镜片之间消除像差;直线滑轨的中心线、镜座的中心线、聚焦镜片的轴心线三者自上而下依次向聚焦座的中心靠近分布,且三者相互平行构成等腰三角形;镜座与驱动器的连接处的中心、镜座的中心、聚焦镜片的中心自上而下依次向所述聚焦座的中心靠近分布,且三者的中心位于同一平面上构成等腰三角形。本发明不仅能够控制镜片轴向以外的运动惯量以保持光轴同心,而且完成消除像差前提下,有利于高精度聚焦,同时也提高动态聚焦的精度。

    一种激光焊接振镜系统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42304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628423.7

    申请日:2023-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激光焊接振镜系统,其包括器座、动态聚焦模组、同转式反射镜模组,其中同转式反射镜模组包括第一、二翻转反射镜单元,第一、二翻转反射镜单元的反射镜的中心线分别与自身的转动中心线重合,激光焊接振镜系统还包括反射镜调整模组。本发明在Y轴上保持第一翻转镜的中心和平面反射镜的中心对齐且距离保持不变、及在X轴上保持第一翻转镜的中心和第二翻转镜的中心对齐且距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第一翻转反射镜单元和第二翻转反射镜单元的同步且同速的翻转中,不仅控制聚焦镜片轴向以外的运动惯量以保持光轴同心,而且还能够使得翻转反射镜与驱动件所形成转动惯量一致。

    自带冷热交换流道的双数激光束振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204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12857.8

    申请日:2023-06-26

    Inventor: 杨海青 朱跃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自带冷热交换流道的双数激光束振镜系统,其包括器座、多个激光束振镜单元,其中激光输入通道、激光束振镜单元、激光输出通道形成一激光工作组,激光工作组的数量为双数且呈左右分布的两组或左右两两隔开分布的四组,双数激光束振镜系统还包括冷热交换流道、QBH准直器、多光束分区动态分配单元。本发明一方面在同一分区中,由各激光束协同执行当前扫描任务,且当某激光束失效时,可不停机自动规划和切换扫描路径;另一方面执行多光束的分区智能动态再分配策略,使得分区间的拼接边界减少,同时所采用QBH准直器能够起到较小的热透镜效应,并且在冷热交换流道进行的热交换下,提高光学热稳定性及动态聚焦的调整精度。

    一种多激光束振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49374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52618.2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多激光束振镜系统,其包括具有激光输入通道和激光输出通道的器座、多个激光束振镜单元,其中激光输入通道、激光束振镜单元、激光输出通道形成一激光工作组,多激光束振镜系统还包括与各激光工作组相连通的多光束分区动态分配单元。本发明一方面在同一分区中,由各激光束协同执行当前扫描任务,成形效率大大提高,而当某激光束失效时,可不停机自动切换扫描路径,自动重新规划,仅依靠一束激光,仍可完成全部扫描加工工作,大大增加了扫描加工过程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执行多光束的分区智能动态再分配策略,在每一分区内无拼接地布置多束激光,因而分区间的拼接边界大大减少,有利于焊接成形精度和效率的提高。

    自带冷热交换流道式激光焊接振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46042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629561.7

    申请日:2023-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自带冷热交换流道式激光焊接振镜系统,其包括器座、动态聚焦模组、同转式反射镜模组,在器座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冷热交换流道,激光焊接振镜系统还包括反射镜调整模组,激光输入通道的自器座的入口至反射镜调整模组的反射镜的中心垂距为H,反射镜调整模组的反射镜至第一翻转反射镜单元的中心垂直为L,其中H≥2.5L。本发明由第一、二翻转反射镜单元的同步且同速的翻转中,不仅控制聚焦镜片轴向以外的运动惯量以保持光轴同心,而且还能够使得翻转反射镜与驱动件所形成转动惯量一致,同时在特定高度和长度的比例中,使其结构小型化,而且还能够对内部元件进行散热。

    基于X、Y、Z三轴运动的激光焊接振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9716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65873.4

    申请日:2023-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X、Y、Z三轴运动的激光焊接振镜系统,其包括具有相互平行的激光输入通道和激光输出通道的器座、动态聚焦模组、同转式反射镜模组、反射镜调整模组,其中动态聚焦模组包括聚焦座、镜座、聚焦镜片、驱动器,同转式反射镜模组包括第一、二翻转反射镜单元,第一、二翻转反射镜单元的反射镜的中心线分别与自身的转动中心线重合;聚焦镜片的中心和镜座的中心对齐,且两者中心的连线与X轴平行。本发明不仅控制聚焦镜片轴向以外的运动惯量以保持光轴同心,而且还能够使得翻转反射镜与驱动件所形成转动惯量一致,同时,还能够在激光入射角度和射出角度处于平行中进行三维坐标系中运动以完成产品高精度的聚焦和焊接。

    光轴同心且连续动态聚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51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253579.1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轴同心且连续动态聚焦装置,其包括座体、动态聚焦模组、数据解析和传输模组,其中动态聚焦模组包括聚焦座、直线滑轨、镜座、聚焦镜片、驱动器、调节螺杆、阻尼部件,直线滑轨的中心线、镜座的中心线、聚焦镜片的轴心线三者自上而下依次向聚焦座的中心靠近分布,且三者中心线构成三角形;镜座与驱动器的连接处的中心、镜座的中心、聚焦镜片的中心自上而下依次向聚焦座的中心靠近分布,且三者的中心位于同一平面上;调节螺杆旋转时,聚焦座沿着调节螺杆长度方向滑动移位。本发明不仅能够控制镜片轴向以外的运动惯量以保持光轴同心,而且能够在扩展镜片行程的同时消除所产生的运动间隙,提高连续动态聚焦的精度。

    实时采集并三维扫描及验证的多轴联动加工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57654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1475316.2

    申请日:2021-12-06

    Inventor: 朱跃明 杨海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实时采集并三维扫描及验证的多轴联动加工设备及方法,其设备包括加工平台、3D激光加工部件、加工路径规划部件、多轴运动部件,其中加工路径规划部件包括第一、二面阵扫描相机,第一面阵扫描相机用于扫描并预先获取工件待加工面的模型数据信息A,第二面阵扫描相机用于实时获取工件加工面的模型数据信息B,且在模型数据信息A、B的实时比对和验证下消除偏差并形成实时加工路径,激光发射器沿着实时加工路径实施3D激光加工工件待加工面。本发明不仅能够大幅度缩短数据处理时间、也降低数据处理需要的硬件和软件的造价,而且在消除偏差的模式下,能够准确的实施3D激光加工,以大幅度提升工件加工的合格率。

    一种基于CCD视觉检测的自动精密激光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852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0562779.9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CCD视觉检测的自动精密激光焊接方法。为实现微细结构精密零件、元器件的自动化和智能焊接,首先根据焊接件的工艺需求和外形尺寸、位置、精度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通过CCD视觉检测、智能图形处理和数控平台精密运动控制,实现了零件焊接的自动定位;对于焊后零件,驱动数控平台,直接利用CCD进行焊接质量检测,快速反馈焊接结果。本发明将在高端精密零部件、元器件制造领域,能够满足高精密自动化制造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