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VSC换流器的电力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713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40813.8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VSC换流器的电力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磁暂态仿真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中VSC换流器的拓扑结构电路;对拓扑结构电路进行延迟解耦得到延迟解耦模型;在延迟解耦模型的基础上对开关信号进行面积等值,得到开关函数在步长内的等值占空比;根据开关函数在步长内的等值占空比确定状态量;所述状态量包括:子系统的支路电气量以及VSC换流器交流侧电感电流和直流侧电容电压;在保持状态量不变的前提下,用新的开关状态重新更新VSC换流器出口侧电压,直至仿真时刻等于仿真时长。本发明能够在保证仿真精度的同时提高仿真效率。

    电力系统的优化出清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公开(公告)号:CN11652657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04122.6

    申请日:2023-04-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的优化出清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电力系统包括柔性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柔性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包括多个单元,该方法包括:建立约束模型,约束模型至少用于约束各时段中单元的第一端发出的有功功率的大小、各时段中单元的第一端发出的有功功率的大小的调节速率、各时段中单元的第一端发出的有功功率的大小的调节方向、各时段中单元第一端的送电方向、各时段中第一交流系统中的发电机组的启停状态和各时段中第二交流系统中的发电机组的启停状态;采用约束模型,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出清计算,至少得到多条第一功率曲线。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包含柔性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力系统的优化出清的计算的问题。

    一种基于横纵向融合光伏日出力序列场景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72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21029.1

    申请日:2023-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横纵向融合光伏日出力序列场景生成方法,涉及新能源系统生产模拟技术领域,解决了不能生成准确合理的新能源出力序列场景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以日为单位而不是以记录周期(15分钟)为单位构建状态转移矩阵,可以大幅减少马尔科夫链滚动的次数而减少误差的累积;从横纵两个维度生成辐照度指标系列及相应出力场景,并通过信息融合、优化技术及回归分析,获得未来一个月的每天96点日出力序列场景,更加充分地利用了历史数据中所蕴含的随机特性,使得所生成场景的随机特征也更加符合历史数据的统计规律,可广泛应用于新能出力序列的场景生成。

    基于身份密码体制签名算法的负荷预测安全交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32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194321.0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数据安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身份密码体制签名算法的负荷预测安全交互方法,包括身份密码体制安全交互模块、线路监测模块和外部环境监测模块,通过数据身份生成模块在负荷预测的日前预测点开始时生成多元数据身份组合值,密钥生成模块利用组合值和身份密码体制签名算法生成多元数据的私钥和公钥,随后安全签名模块对发送的报文进行哈希运算并签名,其余接收报文装置利用交叉订阅认证模块对该报文验签,线路监测模块提供负荷预测数据,外部环境监测模块提供环境数据,最终实现日级别的密钥更新能力,令电力负荷预测中心系统及所有负荷线路监测装置均可进行数据签名和验签,可对所有负荷线路监测装置的数据进行实时认证,有效保证了多元数据接入下的电网安全防护。

    一种电网年、月运行方式精细化编制工具系统和执行跟踪功能加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279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24804.0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网年、月运行方式精细化编制工具系统和执行跟踪功能加装方法,包括:建立考虑交易曲线的中长期交易安全校核工具;建立中长期交易计划滚动执行管控工具;建立中长期可再生能源消纳评估工具,还包括有以下执行方法:现场调研,基础数据摸底与收集;需求分析、可行性研究;关键技术研究;系统开发与测试;系统安装调试,二次需求开发;系统组织验收。本发明中,通过实际系统的物理特性,考虑从模型描述、计算时段、有效整数变量预识别、有效安全约束预识别等方面,降低问题模型的计算维度,在不损失求解精度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求解的效率,实现中长期机组组合算法的工程化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