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66530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210906443.1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15/08 , G01N23/2251 , G01N23/2202 , G01N1/28 , G01N1/32 , G01N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照后强放射性UO2核燃料高燃耗微观形貌表征方法,所用试样为具有高燃耗结构试样;表征方法包括寻找试样上的特征区域进行形貌的表征观察,所述特征区域包括试样切割边缘区、燃料芯块边缘磨制脱落微区域、试样磨制完整区,所述试样切割边缘区将燃料相的晶界呈现出来,所述燃料芯块边缘磨制脱落微区域为燃料芯块的部分燃料相脱离形成;在试样切割边缘区表征观察裂变气体聚集形成的气孔在晶界形核的比例、尺寸;在燃料芯块边缘磨制脱落微区域表征观察高燃耗结构的演化状态;在磨制完整区观察气孔的尺寸与分布。本发明利用特征区域对试样高燃耗形貌进行表征,可以清晰获得高燃耗微观结构形貌,以分析高燃耗结构的演化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752117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36048.X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0 , G06F30/20 , G16C10/0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摩尔比高熵合金中间隙哑铃的建模方法,涉及高熵合金的数值模拟建模技术领域,通过VESTA软件构建沿(100)方向的间隙哑铃结构;再通过MS软件构建沿(110)方向的间隙哑铃结构;最后基于(110)方向的间隙哑铃结构,继续通过MS构建沿(111)方向的间隙哑铃结构。通过向等摩尔比高熵合金体系中特定的位置添加原子,再沿特定坐标轴进行特定角度旋转,获得含有沿不同方向的间隙哑铃结构的体系,得到了快速、高效、准确地构建等摩尔比高熵合金中间隙哑铃结构的方法,为后续研究体系中间隙哑铃的形成、稳定性、迁移特性等提供了模型基础,对等摩尔比高熵合金中间隙哑铃结构的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48707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43900.5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6 , G01N23/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探针定性测试核燃料微区燃耗的方法,包括:获取核燃料样品的燃耗;基于电子探针测定所述核燃料样品表面至少两个待测区域的裂变元素钕含量,统计得到所述核燃料样品的平均钕含量,建立所述核燃料样品的燃耗与所述平均钕含量的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电子探针测定所述核燃料样品表面微区处的钕含量,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即可计算得到所述微区处的燃耗。由于核燃料微区处钕含量能够准确反应该处的燃耗,且电子探针测试精度高,对样品无损伤,测试所需时间短,因而该方法能够准确、便捷以及高效地获得核燃料的微区燃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53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6443.1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15/08 , G01N23/2251 , G01N23/2202 , G01N1/28 , G01N1/32 , G01N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照后强放射性UO2核燃料高燃耗微观形貌表征方法,所用试样为具有高燃耗结构试样;表征方法包括寻找试样上的特征区域进行形貌的表征观察,所述特征区域包括试样切割边缘区、燃料芯块边缘磨制脱落微区域、试样磨制完整区,所述试样切割边缘区将燃料相的晶界呈现出来,所述燃料芯块边缘磨制脱落微区域为燃料芯块的部分燃料相脱离形成;在试样切割边缘区表征观察裂变气体聚集形成的气孔在晶界形核的比例、尺寸;在燃料芯块边缘磨制脱落微区域表征观察高燃耗结构的演化状态;在磨制完整区观察气孔的尺寸与分布。本发明利用特征区域对试样高燃耗形貌进行表征,可以清晰获得高燃耗微观结构形貌,以分析高燃耗结构的演化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518851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60386.8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注入机的块体试样辐照装置,包括光圈隔板、样品台和温度控制系统,光圈隔板与离子束流垂直设置,且所述光圈隔板的中心处设置有贯穿的透光光圈;样品台具有与所述离子束流垂直的辐照面,块体试样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辐照面上;温度控制系统调节所述样品台的辐照面的温度;本发明通过在离子束流垂直射出的方向设置一个光圈隔板,并在光圈隔板中心设置透光光圈,通过透光光圈使得分散的离子束流均与的入射至样品台上,对位于辐照面上的块体试样进行辐照;同时,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对样品台的温度进行调整,实现对辐照的块体试样进行精准的温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53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371063.X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辐照下锆基合金中位错环半径动力学模拟方法及模型系统,涉及核材料辐照模拟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基于反应速率理论方法建立模拟位错结构的演化和辐照生长模型;建立基于演化和辐照生长模型的位错环半径动力学模型;将获取的材料参数作为数值模拟参数输入至位错环半径动力学模型;位错环半径动力学模型根据数值模拟参数模拟计算位错环半径与合金元素含量、晶粒尺寸、温度、剂量率的依赖关系。本发明能够模拟研究辐照剂量对位错环半径、位错密度的影响,还可以用于研究锡和铌作为锆基合金中的合金元素对位错环生长动力学、力学性能和辐照生长的影响,预测范围广,还能够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7664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48089.0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16C20/1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团簇动力学的锆基合金辐照损伤软件仿真系统及方法,涉及计算机仿真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团簇动力学模拟模块、计算控制模块和GUI模块;团簇动力学模拟模块包括数学模型单元、文件生成单元;计算控制模块包括并行处理单元、实时监控单元、数据处理单元;GUI模块包括输入单元、可视化单元。本发明不仅可以研究辐照产生的点缺陷形成点缺陷团簇的过程,还可以模拟缺陷阱对团簇生长动力学的影响。本发明将团簇动力学模型集成到一个专用平台上,以便在一个平台的框架内,实现模型建立与计算、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以及结果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9262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05918.X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团簇动力学的锆基合金辐照损伤模拟方法及模型系统,涉及核材料辐照模拟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基于团簇动力学、缺陷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和位错环生长问题建立团簇动力学模型;将获取的材料参数作为数值模拟参数输入至团簇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得到点缺陷团簇的浓度与辐照剂量的依赖关系数据;对依赖关系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后得到缺陷团簇数密度的剂量依赖关系、团簇中缺陷数量的分布信息以及固定剂量下缺陷团簇大小的分布信息。本发明提供的团簇动力学模型可以模拟中子辐照过程中点缺陷形成点缺陷团簇的过程,模拟不同辐照条件下缺陷结构的演化和缺陷团簇动力学,计算位错环的生长、空洞的生长、缺陷团簇的吸收演化过程等。
-
公开(公告)号:CN1196263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80235.7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等摩尔比NbTiZr固溶体中空位形成能的计算方法,涉及核材料辐照效应的数值模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固溶体体系中原子势;构建含空位的固溶体体系;计算固溶体体系中空位形成能;计算含空位的固溶体体系的电子结构。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通过元素间互相替代的方法得到原子化学势;再基于化学势,分别删除各个原子位点上的原子,计算所有种类空位的形成能;计算不同种类空位的差分电荷密度,获得局域环境对空位的影响机理。无需复杂的实验结果或难以获得的精准经验势就可以获得空位形成能,对固溶体中空位缺陷的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克服了实验上很难从原子尺度揭示辐照初期单空位形成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685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93869.7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辐照后燃料芯体厚度测量方法、热导率测量方法及系统,厚度测量方法包括:采用检定合格的标准厚度量块对激光测厚平台进行水平度校正;校正完成后,测量得到未放置热导率试样的激光测厚平台高度;将热导率试样放置于所述激光测厚平台上,测量得到放置热导率试样的激光测厚平台高度,测量多次;根据多次测量得到高度测量平均值,将高度测量平均值减去未放置热导率试样的高度测量值,得到热导率试样的厚度测量值。本申请采用热室内激光测厚方式,实现了辐照后热导率试样热室内操作要求,大幅降低了高放射性试样对人员的不利影响;同时保证了辐照后热导率试样的厚度测量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