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9634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1221788.5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基‑池塘接力的四指马鲅大规模池塘生态育苗技术,陆基生产模块和池塘生产模块;陆基生产模块包括受精卵生产和收集生产单元和室内孵化和早期培育生产单元;池塘生产模块包括生物饵料培养和渔获流通生产单元;陆基‑池塘两个模块之间通过流体输送通道连接形成接力生产系统,是常规育苗技术的提升,通过陆基‑池塘接力模式,循化水系处理,实现了营养物质在不同养殖阶段之间的接力综合利用,达到消减污染的目的,加快了物质能量流转,达到零排放、低碳、高效的可持续化生态养殖,操作方法简便,实现了种苗连续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136724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801968.X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中山市世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1/10 , A01K63/02 , A01K63/04 , A61K31/375 , A61K31/185 , A61P43/00 , A61P3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四指马鲅苗种运输成活率的方法,其包括:1、运输前的苗种锻炼;2、运输前处理;3、运输过程中的管理。运输前对四指马鲅苗种进行拉网锻炼,使苗种鱼体壮实、耐密集、耐操作,降低对人工操作的应激反应程度;运输时,在运输用水中添加可缓解应激的抗激剂,使苗种在汽车、飞机运输20小时内,成活率高达98%。该发明解决了四指马鲅苗种在运输及转池过程中因应激反应出现高死亡率的技术瓶颈问题,为实现四指马鲅养殖规模化和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61560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56840.8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中山市世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指马鲅优质亲本群体的高强度选留构建方法,步骤是:1、在繁殖季节盛期亲鱼生产的孵化仔鱼中选留;2、在仔鱼出池出售或转池做中间培育时选留;3、在中间培育结束转池养成时选留;4、在成鱼收获上市时选留;5、在产后亲鱼中选留;6、在越冬前选留。7、从其他养殖企业引进选留。该选留方法根据同一世代从受精卵到亲鱼成熟产卵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针对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多次高强度选择,相当于一个世代完成了多个世代的选择,大大加快了良种选育的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49687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167638.2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3/003 , A01K63/04 , C02F1/001 , C02F1/50 , C02F3/32 , C02F7/00 , C02F9/00 , C02F2101/16 , C02F2101/163 , C02F2101/166 , C02F21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稻田的池塘外循环生态集约化养殖场及养殖方法,该养殖场包括池塘,在池塘的外围设有稻田,在池塘内设置有潜水泵、污水流出管和至少两台水车式增氧机,在池塘的中央设有下凹的污物累积槽,水车式增氧机并推动池塘内的水体绕池塘中央形成环流,潜水泵设于污物累积槽内,潜水泵的出水口与污水流出管的进水口连接,污水流出管的出水口置于稻田中,养殖场还设有净化水回流管,净化水回流管的进水口与稻田连通,出水口与池塘连通。该养殖方法在上述养殖场的基础上,通过稻田对水体的净化,形成生态循环。本发明能弥补现有池塘养殖模式上的不足,缓解养殖过程中水质的劣化,避免养殖废水排放,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43913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383271.5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G01N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元素分析仪中的可分式进样盘机构,包括旋转骨架和多个扇形进样组件,各扇形进样组件包括第一扇形件和第二扇形件,各第一扇形件沿圆周方向连续排列呈圆盘状设置于旋转骨架,各第二扇形件沿圆周方向连续排列呈圆环状固定,在各第一扇形件上设有多个第一进样孔,仅在其中一个第二扇形件上开有第二进样孔。其中组合呈盘状的各第一扇形件由旋转骨架带动旋转,使位于各第一扇形件上每一个第一进样孔按序依次与下方其中一个第二扇形件中的第二进样孔相通,样品按序经第一进样孔、第二进样孔落入至下方的收集杯中进行测试,当某个扇形进样组件完成测试后,可直接拆卸或更换扇形进样组件,减少加样等待的时间,大大提高样品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52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429413.7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G01N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扰动式沉积物采样器,包括采样管和竖向安置于采样管内壁上钢片,在采样管两对立的内壁上分别水平开有滑槽,在采样管内设有驱动钢片底端转向切出并沿滑槽水平移动的传动机构,钢片底端转向切出后水平移动抵顶至采样管侧壁以对采样管底部进行封堵,在采样管外壁设有与传动机构传动联接的发条盘,在采样管内设有控制传动机构运转的卡紧机构,在采样管底端插入水体沉积物后,控制传动机构运转使原本竖向放置的钢片转向90度沿滑槽水平移动切出,钢片水平移动过程中水平平滑切割沉积物,钢片对采样管底部进行封堵,至此完成水体沉积物的采集,整个采样过程操作方便快捷且对沉积物干扰影响极小,本发明用于沉积物采样装置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6994121U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20045645.6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黄颡鱼的肉质净化装置,包括第一净化池、第二净化池,第一净化池与第二净化池均在上部设置进水口,下部设置出水口,所述第一净化池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净化池的进水口,第一净化池的进水口连接污水处理池的出水口,第二净化池的出水口连接污水处理池的进水口,在第一净化池及第二净化池的池底设置木板,所述木板面积与净化池底面积相同,木板距离池底10cm设置,在木板上平行设置若干梳齿状缝隙,所述的缝隙宽度为0.5-1cm,所述的第一净化池与第二净化池均为长5米、宽1.5米、深0.8米的水泥池,所述的木板为松木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降低鱼肉中的有害残留,提高了鱼肉的食品安全水平,且两个净化池可以滚动循环利用,达到利用率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206994103U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20037636.2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鲈鱼的肉质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池及污水收集处理池,所述的净化池为直径6m,深度为1.5m的水泥中空圆柱体,其底部设置弧度方向向下的玻璃钢锅底形,在净化池中心设置排污口,排污口连接污水收集处理池的进水口;在净化池上部对向设置两根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管沿净化池侧壁切线方向设置,所述进水管一端连接净化池,另一端连接污水收集处理池的出水口。所述净化池的两根进水管末端设置改变出水方向的弯头,在圆池内形成环流状态。在污水收集处理池中设置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的锅底形池底坡度为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降低鱼肉中的有害残留,显著改良鱼肉品质风味,提高了鱼肉的食品安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206994090U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20037732.7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罗非鱼的肉质净化装置,包括第一净化池、第二净化池,在第一净化池中设置第一网箱、第二网箱,第二网箱连接在第一网箱的宽度方向上且第二网箱与第一网箱相接触,在第一网箱与第二网箱的接触面上设置开口,在开口上设置围网推拉门,所述的第二净化池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顶部设置进水管,进水管同端的下部设置45度斜坡状档板,档板下缘离水槽底部5厘米。挡板与池底的夹角位置放置微孔增氧管。另一端底部设置排污管。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降低鱼肉中的有害残留,提高了鱼肉的食品安全水平,且第一净化池中设置的两个网箱可以滚动利用,达到利用率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204579519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272437.0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绠式可升降贝类筏式养殖装置,包括:浮球绠绳、养殖绠绳、深度控制绳、浮球、养殖串、尼龙扎带;遇到恶劣天气条件时,养殖工人可以快速割断尼龙扎带,深度控制绳展开,浮球绠绳保留在水面,养殖绠绳连同养殖串即下降到安全深度;在恶劣海况下,浮球绠绳、养殖绠绳之间只有深度控制绳连接,受力面积很小,有效降低了风浪对筏架和养殖串的冲击,浮球绠绳在水面受力最大,筏体得到有效的缓冲,浮球牢固绑缚在绠绳上,不会出现缠绕现象。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简单快速,工作量小,成本低;很好的纠正了现有的可升降筏式养殖装置存在的建设成本较高,人工操作量大,深度调节浮球支撑的绠绳容易缠绕打结的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