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51493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510496235.9
申请日:2015-08-13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频空调参与电力系统功率频率控制的方法,包括:数据准备:小时前电力市场的市场成员向调度中心上报发电成本曲线;调度中心计算负荷预测数据;调度中心发用电联合出清:采用计及负荷代理的发用电联合出清模型实现,调度中心依据发电成本曲线的数据,对AGC机组、非AGC机组和负荷代理进行联合优化,并将优化结果下发给市场成员;负荷代理计算下辖终端用户实时电价,并广播发送给终端用户;实时功率平衡:AGC机组依据系统总功率不衡量自动调节其发电功率,从而达到电力系统功率的实时平衡和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812217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111168.X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 G06Q30/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需求侧竞价策略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需求侧负荷调整功率的成本曲线确定各负荷数据子类对应的调整功率分段的成本价格,并根据所述成本价格及利润比例确定负荷数据子类对应的申报价格;根据当前需求侧负荷以其所属的负荷数据子类对应的申报价格为报价方案的历史中标次数确定该报价方案中标概率函数;根据优化后的所述中标概率函数确定最优利润比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确定的竞价策略中标概率更高,更能适应新环境的需求,进一步提升需求侧资源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122067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132424.3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建筑需求响应动态过程的建模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各时刻的温度变化量,确定建筑用电设备的用电功率曲线;将用电功率曲线与预先定义的基准功率曲线进行对比,生成需求响应动态过程仿真曲线;确定需求响应动态过程仿真曲线中各阶段的拟合函数;基于每一个阶段的拟合函数,建立需求响应动态模型。所述模型一方面应能反映建筑内相互作用的能量系统之间的复杂热动力学关系和动态变化过程,另一方面计算速度足够快,能够满足电网实时调度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8052695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131508.5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Inventor: 毛文博 , 冯树海 , 苏大威 , 徐春雷 , 吴海伟 , 王勇 , 李峰 , 樊海锋 , 王珂 , 吕洋 , 周竞 , 赵家庆 , 刘建涛 , 石飞 , 王礼文 , 潘玲玲 , 刘俊 , 汤必强 , 李亚平 , 郭晓蕊 , 徐鹏 , 钱甜甜 , 王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量空调负荷仿真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虚拟子负荷的温度调节量;基于虚拟子负荷的温度调节量,计算聚合体的温度调节量;基于聚合体的温度调节量,计算并控制空调的启停状态。本发明通过计算虚拟子负荷和聚合体的温度调节量来调整空调的温度,充分考虑了各层级的响应因素,有效提高了海量空调负荷仿真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55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58843.0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柔性负荷调控仿真系统及方法,仿真系统包括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电网仿真平台和Netlogo多智能体柔性负荷响应仿真系统,所述Netlogo多智能体柔性负荷响应仿真系统包括Netlogo交互扩展包和多智能体柔性负荷响应仿真平台,所述电网仿真平台、Netlogo交互扩展包和多智能体柔性负荷响应仿真平台依次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电网仿真平台和Netlogo交互扩展包均与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有效的将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电网仿真平台、多智能体仿真平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柔性负荷调控的闭环连续运行系统;为柔性负荷调度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评估验证环境;在多类型负荷仿真和“源‑网‑荷”互动场景构建上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3004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52204.4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30/0611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荷网源协调控制模式下的电力电量合约交易方法,包括:明确交易市场成员范围,确定申报交易的优先级;进行集中撮合(竞价)交易,根据各参与交易方申报电量-电价对确定匹配优先级,进行“高低匹配”撮合直至满足撮合结束的有效条件,获得各参与方的交易补偿电价和交易电量;明确电力电量违约考核规则,在荷网源协调控制模式下合约执行时对交易方进行日电力考核和合约电量考核;电费结算和支付。本发明有利于通过市场化手段调动源荷各参与方进行交易的积极性,具有“日电力考核月电量结算”特征的交易模式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新能源发电和负荷用电之间的电力平衡,更能适应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波动性,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弃风弃光电量的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45149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496235.9
申请日:2015-08-13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频空调参与电力系统功率频率控制的方法,包括:数据准备:小时前电力市场的市场成员向调度中心上报发电成本曲线;调度中心计算负荷预测数据;调度中心发用电联合出清:采用计及负荷代理的发用电联合出清模型实现,调度中心依据发电成本曲线的数据,对AGC机组、非AGC机组和负荷代理进行联合优化,并将优化结果下发给市场成员;负荷代理计算下辖终端用户实时电价,并广播发送给终端用户;实时功率平衡:AGC机组依据系统总功率不衡量自动调节其发电功率,从而达到电力系统功率的实时平衡和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037760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262203.8
申请日:2014-06-12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确定注入功率的电力系统预想事故选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析建模;(2)生成预想事故集数据信息;(3)模拟预想事故并确定事故后含不确定量电力系统状态信息;(4)确定预想事故后系统状态区间指标;(5)比较事故集对应区间指标;(6)排序故障指标并选择预想事故。该方法可使系统运行人员了解系统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力系统静态安全水平,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系统静态安全分析预想事故选择方法。(1)含不确定母线注入功率的电力系统静态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023192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158038.1
申请日:2014-04-18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源-网-荷互动控制策略评价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电源、电网和负荷三侧电力信息及其自然功率特性,分析电力设备的互动行为特性,建立电力系统互动资源结构;分析互动资源对电价、激励和调度三种互动机制的响应特性,建立互动资源在不同互动机制下的功率变化曲线;确定互动资源的互动潜力,在互动潜力范围内,建立互动资源的互动成本变化曲线;确定三种互动机制下互动资源的互动量,选出满足系统功率平衡需求且总互动成本最小的互动策略组合,得出互动控制方案;分别从响应特性、互动效果、电网安全性和经济性对互动控制方案进行评价,综合评价源-网-荷互动控制策略对电网的影响和互动效益,克服了单一指标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1006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37056.5
申请日:2014-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互动相关性的动态概率潮流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动态随机注入量的概率模型;(2)系统不平衡功率的优化分析和计算,建立系统不平衡功率基准值分配的动态潮流模型,求解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基准值,求解相关灵敏度矩阵;(3)计及互动相关性的随机变量计算,计算随机变量的各阶半不变量,基于灵敏度的线性化方法求解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随机量的各阶半不变量;(4)用Gram-Charlier级数展开法求出待求量的分布函数。该方法一方面利用动态潮流不平衡功率的分配方法以提高系统不平衡功率较大时基于半不变量的随机潮流的收敛性,另一方面能够计及随机变量的响应相关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