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116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314564.1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风过程识别的风电功率预测集成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将预测时刻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代入各预先训练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中,获取各预先训练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输出的预测时刻功率数据;利用各预先训练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在预测时刻对应的线性回归系数和各预先训练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输出的预测时刻功率数据确定最优的预测时刻功率数据;其中,所述各预先训练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在预测时刻对应的线性回归系数基于所述各预先训练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的训练数据获取。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快速有效的匹配识别预测时刻的风过程的相似的向量同时对风电功率进行集成优化,进而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准度,预测方法简单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71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910643171.9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特高压直流闭锁的风电机组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1.根据电网电压正序分量标幺值判断电网是否发生电网短路;步骤2.若电网发生短路,则将电网中风电机组对应的变流器的控制模式切换为电流控制模式,直至电网恢复正常并转至步骤3,否则,返回步骤1;步骤3.将电网中风电机组对应的变流器的控制模式切换为功率控制模式,返回步骤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简单、易于工程实现,能够降低特高压直流近区风电机组由于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引起的高电压脱网风险,提升特高压直流系统的风电送出能力,促进风电跨区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08805319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710295920.4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功率建模最优状态数的确定方法和系统,包括:搜集和整理的历史风电出力数据,设定不同的出力状态数,划分风电功率的状态;建立不同出力状态数条件下各风电出力数据点之间的状态转移矩阵;根据状态转移矩阵生成不同状态数条件下的风电出力时间序列;计算历史风电出力时间序列滞后k时刻的自相关系数和生成的风电出力时间序列滞后k时刻的自相关系数;计算历史风电出力时间序列滞后k时刻的自相关系数和生成的风电出力时间序列滞后k时刻的自相关系数的均方差;选取自相关系数均方差最小值时的状态数为最优状态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选取风电功率建模的最优状态数,最大限度的提升了MCMC方法生成风电出力时间序列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934191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511021532.4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宗朋 , 冯双磊 , 王勃 , 靳双龙 , 胡菊 , 王伟胜 , 刘纯 , 马振强 , 姜文玲 , 赵艳青 , 王铮 , 杨红英 , 车建峰 , 卢静 , 张菲 , 杜延菱 , 路峰 , 张隽 , 李远卓 , 丁然 , 邢晶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相似性的WRF模式风速订正方法,所述风速订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计算目标区域历史观测风速的自相似指数α;II、建立针对目标区域的WRF实时预报系统;III、建立订正模块。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相似性的WRF模式风速订正方法,基于实际风速的自相似指数订正WRF模式的预报风速,使得预报风速更符合实际,并在订正算法的基础上建立实时处理模块,实现对WRF模式预报风速的实时订正,该方法可有效降低WRF模式的风速预报误差,并进一步提高风功率预报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712105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510447034.X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接纳空间离散概率序列求解方法。首先制定火电机组开机方式。将新能源出力纳入火电机组开机电力平衡,得到每日的火电机组开机容量和最小技术出力数据。然后,考虑每日最大负荷与火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的相关性,求出两者的联合概率分布;同理求出每日最大负荷与负荷的联合概率分布。最后,将相同的日最大负荷离散值对应的负荷序列与火电最小出力序列卷差,求得这个日最大负荷离散值对应的接纳空间序列,依次求出每个日最大负荷离散值对应的接纳空间序列,整理后即得系统的接纳空间离散概率序列。
-
公开(公告)号:CN106709221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510447035.4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新能源出力离散概率序列生成方法,包括:将新能源出力时序数据在其变化范围内分区,再将时序数据一一对应到各分区,并确定离散概率序列和偏差离散概率序列;两个序列作卷和运算,得到最终的新能源出力离散概率序列。本发明定义的新能源出力离散概率序列避免了时序数据呈一定间隔分布时,等区间长度可能会造成的时序数据集中归入某些区间的现象,减少序列化过程的误差,最终的离散概率序列更具有普遍性,能更好地反映新能源出力的规律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8679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596743.2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青海格尔木鲁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电站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包括:根据光伏电站接收的无功功率调节指令确定光伏电站无功功率调节值;根据所述光伏电站无功功率调节值调节所述光伏电站中各光伏逆变器单元和各储能单元输出的无功功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利用光伏电站的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的良好的无功调节能力,通过AVC系统的协调控制,实现光伏电站稳态无功功率控制功能,不需要考虑储能系统SOC是否在正常范围、有功功率的大小和充放电状态,均可以按照定功率因数进行无功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13427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0549290.8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青海格尔木鲁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能互补系统装机容量优化方法及系统,获取多能互补系统中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全年归一化的理论发电功率序列、光热电站全年的理论输入热量值;将所述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全年归一化的理论发电功率序列、光热电站全年的理论输入热量值、多能互补系统总配置容量输入至预先建立的多能互补系统容量优化模型中;采用优化求解器对所述多能互补系统容量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风电场、光伏电站和光热电站最优的装机容量。本发明方法能够充分计及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波动性和不同类型新能源发电之间的互补性,因而得到的容量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10400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68932.3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新能源预测不确定性的电网调度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电网运行数据和每一个新能源场站当日的日前时段的预测出力数据;基于所述每一个新能源场站当日的日前时段的预测出力数据和预先构建的历史预测误差的分布累积函数,得出多个新能源场站总预测出力高置信度区间和低置信度区间;根据所述电网运行数据、多个新能源场站总预测出力高置信度区间和低置信度区间确定风险调度方案。该方案降低新能源预测误差不确定性的影响,提供更加全面的调度决策和风险评估方案,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69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499888.0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发电场站的阻抗等值方法及装置,包括:将新能源发电场站分别等效为新能源发电场站在原频率下的等效电路和新能源发电场站在耦合频率下的等效电路;获取新能源发电场站并网点电流对并网点电压的导纳矩阵;根据新能源发电场站并网点电流对并网点电压的导纳矩阵确定新能源发电站的等值阻抗。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发电场站的阻抗等值方法,能够更为准确的建模和分析新能源并网系统的振荡问题,尤其是存在次、超同步频率耦合的振荡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