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2453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810662393.0
申请日:2018-06-25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01J23/34 , B01J23/72 , B01J23/78 , B01J23/889 , C07C51/09 , C07C51/377 , C07C61/09
摘要: 本发明属于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邻苯二甲酸酯加氢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特殊方法制备纳米级硅铝前驱体,通过锆、钾、铜等多金属组分的协同作用,得到具有良好比表面积、孔容、孔径的载体;再将活性组分Rh负载于载体上,用KBH4溶液进行处理后得到催化剂成品。采用本发明制备的邻苯二甲酸酯加氢用催化剂,在滴流床反应器中使用,无需在氢气下还原,在较低反应压力下,即表现出良好的活性、选择性,同时,贵金属流失率低,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96111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1811157863.4
申请日:2018-09-3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稳大孔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催化剂的平均孔半径最小为200nm,孔体积最小为0.5cm3/g,比表面积最小为240m2/g,催化剂中由所有孔半径大于250nm的孔产生的孔体积占所有孔的孔体积的30%。将活性炭颗粒、硅溶胶和少量水泥构成的载体前驱物进行充分搅拌,搅拌的同时往载体前驱物中加入活性组分硝酸镍和(NH4)8Mo7O24·4H2O,烘干、焙烧、捏合、造粒成型而制得催化剂。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耐硫甲烷化性能和较好的机械强度,催化剂制备过程相对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434535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085758.1
申请日:2020-10-12
申请人: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01J23/83 , B01J23/889 , B01J23/745 , B01J23/78 , B01J23/825 , B01J27/057 , B01J21/08 , B01J21/18 , B01J37/02 , B01J32/00 , C07C1/04 , C07C11/02 , C07C11/04 , C07C11/06 , C07C11/08
摘要: 本发明属于催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石墨碳GC与SiO2进行热处理,得到复合载体SiO2‑GC,用热裂解法制备纳米Fe3O4颗粒,再经浸渍法将其负载在复合载体SiO2‑GC载体上,加入Na溶液调节pH值,得到富含活性组分的浸渍液,加入Mn制得催化剂,本发明方法可提活性高颗粒的均匀性和分散性,添加刚性多孔骨架抑制合成气制低碳烯烃过程中介孔通道塌陷和空间限域,有效抑制长链烃的形成并调整产物分布向低碳组分移动,从而提高C2~C4烯烃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2458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810662391.1
申请日:2018-06-25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01J27/232 , B01J23/02 , C10J3/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煤催化气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回收并循环使用煤气化催化剂的方法。包括对原煤和气化残渣的预处理,碱中和、催化气化残渣的回收‑催化剂活性的负载等过程,本发明同时实现了催化剂的回收及负载,优化了工艺过程,通过原煤和气化残渣的预处理和酸处理雕饰造孔,通过反加法将物料加入碱中进行消解反应和催化剂的负载,将难溶盐KAlSiO4的Al‑O与Si‑O键破坏,将难容钾盐转化为可溶钾盐,实现催化剂回收同时并将回收催化剂负载,使制备的催化剂粒子细,活性组分分散,提高催化剂负载效率,降低水耗,节能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407395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29183.3
申请日:2020-08-18
申请人: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宽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催化剂以铜锌为主要组分,对拟薄水铝石和含镁原料进行水热处理,形成以Al2O3、MgO和MgAl2O4为复合载体,活性组分在载体上高度分散,催化剂在在230‑330℃范围内均具有优良的性能,克服传统铜系变换催化剂耐热性差、使用温区窄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16980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591422.3
申请日:2019-07-02
申请人: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01J23/847 , B01D53/86 , B01D53/6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性脱硫脱硝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催化剂以五氧化二钒为活性组分,以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钾、氧化钴为改性剂,负载于活性焦载体上,以质量百分含量计,V2O51‑5%、CuO2‑5%、Fe3O42‑5%、K2O1‑1.5%、CoO1‑1.5%,其余为活性焦载体。改性后的催化剂能实现一炉同时脱硫脱硝,脱硫效率达100%,脱硝效率达85%,具有减少设备、节约空间、降低投资、稳定操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49958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79579.8
申请日:2018-03-3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01J27/224 , C07C67/303 , C07C69/75
CPC分类号: B01J27/224 , C07C67/303 , C07C2601/14 , C07C69/7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加氢反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加氢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碳化硅与TiO2热处理后形成的混合物,活性组分为钌、铷、钇中的至少一种。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碳化硅和TiO2进行热处理得到混合物;2)将热处理后的混合物与γ-氧化铝、硬脂酸铝、硝酸铝中的至少一种混合,加入分散剂和水,捏合均匀;3)将捏合后的物料造粒,得到的粒子烘干,加入石墨混合均匀,成型,再经烘干、焙烧得到催化剂载体;4)将制得的催化剂载体放入含有钌、铷、钇中至少一种的可溶性化合物溶液中浸渍,然后取出干燥、焙烧,制得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同时,长周期运行后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430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420622.0
申请日:2022-11-12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01J23/80 , B01J23/86 , B01J23/889 , B01J37/03 , C01B3/16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氧化碳等温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分别配置碳酸钠溶液、溶解有结构助剂金属盐的硝酸铜和硝酸锌混合溶液;将溶解有结构助剂金属盐的硝酸铜和硝酸锌混合溶液匀速添加至碳酸钠溶液进行共沉淀、老化获得混合物料;混合物料经过若干次洗涤后加入氧化铝粉打浆;收集并干燥打浆后物料的固体产物,添加改性助剂后进行碾料、造粒、烘干、焙烧、压片成型,获得催化剂。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耐热性能优良,适用于高CO体积含量的等温变换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54706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10852838.6
申请日:2019-09-1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01J23/755 , B01J23/80 , B01J23/83 , C07C1/04 , C07C9/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浆态床低温甲烷合成反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添加镍、锆、铁、铜、锌、铈等多金属组分,制备出改性介孔型硅铝前驱体;再通过碱对活性组分与硅铝前驱物的混合物料进行中和沉淀,再将所得沉淀进行干燥、焙烧、压片、粉碎得到催化剂成品。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浆态床低温甲烷合成催化剂具有在较低温度、较高空速下,低温活性好、选择性好、稳定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17924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111431921.X
申请日:2021-11-29
申请人: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10L3/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煤气化综合应用领域,公开了焦炉气甲烷化制天然气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催化剂I的存在下,将焦炉气进行一级等温甲烷化反应;将得到的一级反应气进行一级冷凝气液分离得到一级气相和一级液相;将一级气相与二氧化碳混合,在催化剂II的存在下,将得到的混合气进行二级等温甲烷化反应;将得到的二级反应气进行二级冷凝气液分离得到甲烷产品气和二级液相;催化剂I与催化剂II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甲烷化催化剂,甲烷化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活性组分和助剂,其中,活性组分为非晶态镍,助剂选自La和/或Ce的氧化物。该方法和系统有利于减少甲烷产品气中的碳氧化合物,实现过剩氢气和CO2的资源化利用,增加甲烷产品气的产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