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6024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1075516.1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本源迪茨氏属菌及其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油藏本源迪茨氏属菌(Dietzia cercidiphylli ORF‑0003),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105。本发明的油藏本源迪茨氏属菌能够降低气液表面张力至40.3mN/m,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6.7mN/m,在微观环境下形成稳定的水包油乳液,能够使原油洗油效率达到20.17%。
-
公开(公告)号:CN11192744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392780.1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水过渡带原油组分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油水过渡带原油样品和与油水过渡带同一油藏的顶部常规油层原油样品,分别进行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组分定量分析,以及分别进行全油气相色谱分析;计算模拟油水过渡带原油所需的饱和烃组分、模拟油水过渡带原油所需的非烃组分和模拟油水过渡带原油所需的原油溶剂的添加量;将模拟油水过渡带原油所需的饱和烃组分和模拟油水过渡带原油所需的非烃组分与模拟油水过渡带原油所需的原油溶剂按照步骤二计算得到的添加量进行混合搅拌,经老化得到模拟油水过渡带原油。该方法可以在实验室模拟油水过渡带原油的组分,为针对性的驱油实验和机理研究提供更符合实际油藏条件的原油样品。
-
公开(公告)号:CN11176323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10261694.7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月桂酰肌氨酸钠-杆菌肽化合物及复合驱油剂。该月桂酰肌氨酸钠-杆菌肽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包含由月桂酰肌氨酸钠与杆菌肽反应得到的月桂酰肌氨酸钠-杆菌肽化合物的月桂酰肌氨酸钠-杆菌肽化合物复合驱油剂。该复合驱油剂可很好地实现与采油功能菌的复配形成一种微生物-化学复合驱油剂。该微生物-化学复合驱油剂既具有微生物驱对原油降解降黏功效又具有化学驱的乳化降黏效果,且通过生物携载方式,扩大化学驱油剂在油层中的波及体积和分散效率,有效提高微生物与化学剂的协同反应效率,实现1+1>2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197021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510226233.8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式加热炉管内介质流型调节装置,属于石油炼制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导流体、固定支撑架、第一滑动支撑架和第二滑动支撑架;导流体为梭柱体,导流体通过固定支撑架、第一滑动支撑架和第二滑动支撑架固定或支撑在炉管中心;固定支撑架分别与导流体、炉管的内壁静连接,位于导流体外侧一端;第一滑动支撑架与导流体静连接,且与炉管内壁接触,位于导流体外侧中部;第二滑动支撑架与导流体活动连接,且与炉管内壁静连接,位于导流体外侧另一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炉管注汽法成本较高,燃料消耗量较高,安全性较低,且操作步骤较繁琐的问题,实现了降低成本和燃料消耗量,提高安全性,且简化操作步骤的效果,用于炼制石油。
-
公开(公告)号:CN10619702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226233.8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式加热炉管内介质流型调节装置,属于石油炼制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导流体、固定支撑架、第一滑动支撑架和第二滑动支撑架;导流体为梭柱体,导流体通过固定支撑架、第一滑动支撑架和第二滑动支撑架固定或支撑在炉管中心;固定支撑架分别与导流体、炉管的内壁静连接,位于导流体外侧一端;第一滑动支撑架与导流体静连接,且与炉管内壁接触,位于导流体外侧中部;第二滑动支撑架与导流体活动连接,且与炉管内壁静连接,位于导流体外侧另一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炉管注汽法成本较高,燃料消耗量较高,安全性较低,且操作步骤较繁琐的问题,实现了降低成本和燃料消耗量,提高安全性,且简化操作步骤的效果,用于炼制石油。
-
公开(公告)号:CN10600861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80201.8
申请日:2016-06-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核钴化合物及其在稠油地下催化改质降黏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双核钴化合物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使Cp*Li先与无水氯化钴反应,再与1,3丙二硫醇二锂盐,然后经后处理制得所述双核钴化合物。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双核钴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稠油地下催化改质降黏中的应用中,所述催化改质降黏为利用催化裂化反应或利用供氢催化裂化反应。经测试,本发明提供的双核钴化合物在对稠油地下催化改质降粘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878024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088241.6
申请日:2014-03-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油地下改质降黏催化用组合物,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列组分:催化剂30wt%-50wt%,溶剂45wt%-70wt%,增溶剂0.1wt%-1wt%;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金属盐,所述溶剂包括有机溶剂和/或石油产品,所述增溶剂为表面活性剂。本发明的催化用组合物以水为介质注入油藏,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降低稠油催化改质降黏的成本,进入油藏后,能够与原油良好的互溶,能够有效提高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594879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691091.8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田物理模拟实验用的温控装置以及温控方法,其用于对模型进行温度控制。油气田物理模拟实验用的温控装置包括套设在模型外的第一保温层、套设在第一保温层外的第二保温层、位于第一保温层与模型之间的第一加热单元、位于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之间的第二加热单元,第一加热单元包括临近于模型外壁面的第一测温元件以及用于根据第一测温元件运行的第一温度调节装置,第二加热单元包括临近于第一保温层外壁面的第二测温元件以及用于根据第二测温元件运行的第二温度调节装置。本申请采用上述结构,在承受高温高压的状态下,可以对模型进行温度控制,还可以确保模型处于绝热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3878024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88241.6
申请日:2014-03-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油地下改质降黏催化用组合物,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列组分:催化剂30wt%-50wt%,溶剂45wt%-70wt%,增溶剂0.1wt%-1wt%;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金属盐,所述溶剂包括有机溶剂和/或石油产品,所述增溶剂为表面活性剂。本发明的催化用组合物以水为介质注入油藏,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降低稠油催化改质降黏的成本,进入油藏后,能够与原油良好的互溶,能够有效提高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4772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10587241.1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地下中低温可控催化氧化改质开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热注入井附近的油藏使其温度升高到100-400℃,注入含氧气体、生热催化剂和改质催化剂,在生热催化剂作用下含氧气体与部分油藏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使原油被加热降粘;改质催化剂催化原油改质,改质后的原油通过生产井采出。上述方法具有以下效果:利用部分油藏的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自供热,大大降低了外加热源在输运过程中的散热能耗;在加热原油流向生产井的过程中进行深度改质降黏,有利于原油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满足开采与集输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