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原油地下催化氧化自生热的注入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0389768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086425.9

    申请日:2014-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94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原油地下催化氧化自生热的注入组合物。该注入组合物是由水相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固相的纳米催化剂和气相的空气组成的三相稳定分散体系,包括以下原料组成:以水相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固相的纳米催化剂和水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1%-1%,助剂的含量为0.1%-1%,纳米催化剂的含量为0.1%-1%,其余量为水;空气的加入量与水相、助剂、固相和水的总量的体积比为(3-7):1。该注入组合物既能提高空气的波及效率;又能实现催化剂和空气同步携载,避免地下空气、催化剂分离的问题;该组合物中还含有高效纳米氧化催化剂,催化原油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有效避免剧烈氧化反应造成的结焦而堵塞地层。

    一种稠油及超稠油油藏条件下中低温可控自生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7732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10586830.8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及超稠油油藏条件下中低温可控自生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稠油或超稠油油藏的注入井向油层中注入含氧气体和催化剂;加热注入井附近的油藏进行加热使其温度升高至100-400℃,启动催化氧化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加热油藏,实现对于稠油或超稠油油藏的可控自生热。与现有的稠油开采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稠油及超稠油油藏条件下中低温可控自生热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实现了油藏内部的可控自生热过程,减少了燃料消耗,降低了过程能耗;(2)能够控制体系的过度升温过程,反应前缘区与凝结区之间没有结焦区,有利于反应前缘向前推进,扩大了波及体积,提高了采油速率。

    一种用于原油地下催化氧化自生热的注入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03897683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086425.9

    申请日:2014-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原油地下催化氧化自生热的注入组合物。该注入组合物是由水相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固相的纳米催化剂和气相的空气组成的三相稳定分散体系,包括以下原料组成:以水相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固相的纳米催化剂和水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1%-1%,助剂的含量为0.1%-1%,纳米催化剂的含量为0.1%-1%,其余量为水;空气的加入量与水相、助剂、固相和水的总量的体积比为(3-7):1。该注入组合物既能提高空气的波及效率;又能实现催化剂和空气同步携载,避免地下空气、催化剂分离的问题;该组合物中还含有高效纳米氧化催化剂,催化原油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有效避免剧烈氧化反应造成的结焦而堵塞地层。

    一种石油地下中低温可控催化氧化改质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772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10587241.1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地下中低温可控催化氧化改质开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热注入井附近的油藏使其温度升高到100-400℃,注入含氧气体、生热催化剂和改质催化剂,在生热催化剂作用下含氧气体与部分油藏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使原油被加热降粘;改质催化剂催化原油改质,改质后的原油通过生产井采出。上述方法具有以下效果:利用部分油藏的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自供热,大大降低了外加热源在输运过程中的散热能耗;在加热原油流向生产井的过程中进行深度改质降黏,有利于原油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满足开采与集输的要求。

    一种模拟油藏油水过渡带含油饱和度分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17108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810409076.8

    申请日:2018-0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油藏油水过渡带含油饱和度分布的方法,其包括将若干已饱和地层水的岩心依次安装在垂直放置的岩心夹持器中,将岩心夹持器升温至实验温度,并对其施加环压;由岩心夹持器顶端注原油,采用恒压低速方式饱和原油,记录原油累计注入量和出油量,待岩心夹持器出口端见到出油后立刻停止注入原油,饱和油结束,使该垂直放置的岩心夹持器静置,等待油水平衡;调换岩心夹持器出入口管线,在恒压低速模式下由岩心夹持器底端至顶端进行水驱,顶端见水后立刻停止水驱;再对放置于该垂直放置的岩心夹持器内的岩心老化一定时间以使油水平衡;取出岩心,再对岩心进行CT扫描,根据扫描结果观察水驱后岩心含油饱和度分布情况。

    一种多孔介质材料内表面白云石矿化方法及其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0682470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611242611.2

    申请日:2016-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介质材料内表面白云石矿化方法及其产品。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容器中,在抽真空的条件下将多孔介质材料完全浸于白云石矿化液体;优选是将多孔介质材料置于容器中,将容器抽真空,然后将白云石矿化液体注入容器,使得多孔介质材料完全浸于白云石矿化液体;(2)将容器抽真空后保持该压力一段时间然后恢复常压,以将多孔介质材料的内部空间充满完全饱和白云石矿化液体;(3)升高容器内的温度或压力,保持一定时间以完成多孔介质材料内表面白云石矿化,然后再恢复到常温常压。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白云石矿化形成一层较薄的白云石膜,较已有的共沉淀或离子交换方法合成高镁方解石,在反应机理上具有创新性。

    检测微生物驱油过程中微生物代谢气体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8677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511021599.8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微生物驱油过程中微生物代谢气体的装置和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拉曼光谱仪,用于检测微生物驱油过程中微生物代谢的气体;温控箱,位于拉曼光谱仪下方,用于提供微生物驱油的温度;石英毛细管,位于温控箱中,用于模拟不同孔隙直径的岩石;注入系统,与石英毛细管相连,用于向石英毛细管中注入水和石油以及微生物和营养液;采出系统,与石英毛细管相连,用于从石英毛细管中采集采出液和石油以及气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拉曼光谱仪检测微生物驱油过程中微生物代谢气体的拉曼位移来确定所代谢的气体种类及含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原位有效检测微生物代谢气体的问题,达到了定性以及定量检测微生物代谢气体的目的。

    一种稠油地下改质降黏纳米催化剂的注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786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82793.9

    申请日:2015-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稠油地下改质降黏纳米催化剂的注入方法。该方法先向地层注入稠油改质降黏纳米催化剂的前躯体微乳液,该前躯体微乳液为油包水型微乳液,外相为具有亲油特性供氢剂,因此注入地层后,能够自发进入油相,并均匀分散,内相在温度升至160-200℃时,会发生纳米化反应,该分解温度低于稠油改质温度,故无需额外注入能量。本发明的注入方法与直接注入纳米催化剂的技术相比,既能够实现纳米催化剂的自发找油功能,又能避免纳米催化剂在注入过程中易吸附堵塞的问题,采用该方法实现了纳米催化剂的有效注入,从而高效催化原油在中温条件下改质降黏。

    注空气采油过程中焦炭生成及理化性质研究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5444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94674.8

    申请日:2015-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空气采油过程中焦炭生成及理化性质研究的装置及方法,该注空气采油过程中焦炭生成及理化性质研究的装置包括:模型系统,包括加热炉和模型,模型设在加热炉内,模型能模拟油藏多孔介质环境;注气系统,与模型入口连接,注气系统向模型注入气体;产出系统,与模型出口连接,产出系统用于产出并处理模型内的高温流体;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注气系统和模型系统的数据信号。本发明能模拟油藏多孔介质环境和高温、高压、可控气氛条件,产物焦炭连续均匀,数量容易富集,可用红外光谱AT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进行原位、可重复性表征,最终为认识注空气采油复杂反应原理和建立高温氧化反应模型提供理论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