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0385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299736.5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制备氢气和氢气液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增压后的LNG进入氢气液化工段与He‑Ar混合物换热升温;2)换热后的LNG在氢气冷却工段与氢气换热;3)换热后的天然气经加热后进入天然气转化工段;4)在天然气转化工段内,天然气经转化、变换和变压吸附提浓得到富氢气体;5)富氢气体经压缩工段增压后,进入溴化锂预冷工段进行冷却;6)在溴化锂预冷工段中,氢气与溴化锂进行换热;7)降温后的氢气在氢气冷却工段与低温LNG换热;8)经LNG降温后的氢气在氢气液化工段与He‑Ar混合物进行换热冷却,经节流阀节流后,制得液氢。本发明方法直接将LNG气化工艺与氢气液化工艺能量相互利用,制备的液氢可方便进行运输和利用,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458322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76668.3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8/0612 , H01M8/04007 , H01M8/04082 , H01M8/0656 , H01M8/0662 , C01B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LNG接收站零碳排高温可逆燃料电池供能/储能系统。该供能/储能系统的结构如下:天然气重整装置的天然气入口与LNG储罐连接,产品出口与高温可逆燃料电池发电供能装置的阳极连接,其阴极与氧气/空气入口管路连接;高温可逆燃料电池电解储能装置的原料入口与高温可逆燃料电池发电供能装置的尾气排放管路连接,产品气出口与高温可逆燃料电池发电供能装置的阳极连接;高温可逆燃料电池电解储能装置由海上风电供电;高温可逆燃料电池发电供能装置为LNG接收站供应电力;系统的热量来自于高温可逆燃料电池发电供能装置产生的余热。本发明充分利用高温可逆燃料电池发电供能装置副产的热能,实现系统用热需求的动态平衡,大大提升系统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30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59727.1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型气体检测管,包括检测管本体,所述检测管本体为多层非粘合复合管;所述检测管本体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带孔支撑层、渗透膜层、第一编织层和/或缠绕层,或所述检测管本体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带孔支撑层、渗透膜层、缠绕层和第一编织层。本发明具有很好的抗拉、抗压、耐磨损性能,更适用于埋地非开挖定向钻施工、山地施工、海底等多种复杂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81345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253073.1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5B5/00 , C25B1/02 , C25B9/00 , C01B3/48 , H01M8/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重整联合二氧化碳制氢发电系统及方法。所述天然气重整联合二氧化碳制氢发电系统,包括天然气蒸汽重整制氢系统和二氧化碳电池系统;天然气蒸汽重整制氢系统与二氧化碳电池系统连通,天然气蒸汽重整制氢系统产生的氢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连通的管路进入二氧化碳电池系统中正极室中的导电介质中;二氧化碳电池系统中正极和负极通过导线连接,对外供电;二氧化碳电池系统中正极室内产生氢气。本发明二氧化碳电池系统具有提纯净化氢气的作用,天然气经过蒸汽重整和一氧化碳变换后,通入二氧化碳电池系统的水溶液导电介质中,能够实现氢气的提出分离,省去传统天然气蒸汽重整工艺系统中的提纯分离装置(如膜分离装置、变压吸附装置等)。
-
公开(公告)号:CN11250385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99736.5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制备氢气和氢气液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增压后的LNG进入氢气液化工段与He‑Ar混合物换热升温;2)换热后的LNG在氢气冷却工段与氢气换热;3)换热后的天然气经加热后进入天然气转化工段;4)在天然气转化工段内,天然气经转化、变换和变压吸附提浓得到富氢气体;5)富氢气体经压缩工段增压后,进入溴化锂预冷工段进行冷却;6)在溴化锂预冷工段中,氢气与溴化锂进行换热;7)降温后的氢气在氢气冷却工段与低温LNG换热;8)经LNG降温后的氢气在氢气液化工段与He‑Ar混合物进行换热冷却,经节流阀节流后,制得液氢。本发明方法直接将LNG气化工艺与氢气液化工艺能量相互利用,制备的液氢可方便进行运输和利用,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221261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299737.X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制备液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增压后的LNG与H2与He的混合物换热后,进入预冷单元与氮气或混合冷剂进行换热并升温;升温后的天然气经加热后进入天然气转化工段;在天然气转化工段内,天然气经转化、变换和变压吸附提浓得到富氢气体;富氢气体经压缩工段增压后,进入氢气预冷段,与氮气或混合冷剂进行换热冷却;经氢气预冷段冷却后的氢气进入氢气液化段与He/Ne混合物进行换热冷却,经节流阀节流后,制得液氢。本发明直接将LNG气化工艺与氢气液化工艺能量相互利用,制备的液氢可方便进行运输和利用,提高氢气的运输消耗和氢气经济性,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所采用的设备可靠,提高氢气的制备成本和液化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202801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84398.2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制备燃料电池用氢和食品级干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增压后的LNG进入二氧化碳制干冰生产工段后,与提纯后的二氧化碳换热,或与氮气或混合冷剂换热并升温;升温后的天然气经加热后进入天然气转化工段;在天然气转化工段内,天然气经转化、变换和变压吸附提浓,提浓气为富氢气体;天然气转化工段中变压吸附工段弛放气出口为富含二氧化碳气体混合物,经二氧化碳净化工段后得到提纯的二氧化碳,然后进入二氧化碳制干冰生产工段,与LNG换热冷却制备食品级干冰。本发明将LNG气化、氢气制备、二氧化碳净化和制备的干冰工艺有机结合,能量相互利用,所得氢气可方便进行运输和利用,食品级的干冰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5060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55599.8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5C3/02 , C25B1/26 , C25C7/00 , C25B9/04 , H01M8/06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水的二氧化碳分解制氢发电新型综合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海水制氯化钠系统、电解池系统、电池系统和二氧化碳供应系统;富含氯化钠的海水输入海水制氯化钠系统中,经处理后的固体氯化钠输入电极池系统中进行电解;电解池系统电解产生的金属钠输入至电池系统中,作为电池系统的负极材料;电解池系统电解产生的氯气排放;二氧化碳供应系统向电池系统的正极室内通入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电池系统的正极室产生氢气;电力供应系统向电池系统供电。本发明采用电化学的手段设计二氧化碳分解制氢发电系统,以海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利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能发电、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或余的电力,连续生产电能、氯气和氢气。
-
公开(公告)号:CN119455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03496.4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化学和催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等离激元催化剂薄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等离激元催化剂薄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S1:在薄膜基底上负载第一金属的等离激元纳米颗粒,得到第一金属的等离激元薄膜;S2: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所述第一金属等离激元薄膜上构筑第二金属的催化位点,得到第一金属‑第二金属等离激元纳米薄膜催化剂。本发明通过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等离激元薄膜上构筑金属催化位点,不仅可以解决使用传统湿化学合成催化剂时位点种类单一,单次收率低,以及表面活性剂残留等问题,灵活调控催化位点的种类和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6858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52915.1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解水制氢气的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用于电解水制氢气的脱氧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制成,以总量为100%计:复合金属氧化物20%~70%,分子筛5%~40%,有机粘结剂1~5%,余量为活性氧化铝。本发明脱氧剂通过采用制备的复合金属氧化物提高了活性组分中各金属氧化物的混匀程度,并与采用活性氧化铝和分子筛相结合制备脱氧剂载体,能够使复合金属氧化物充分分散在活性氧化铝和分子筛中,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提供了更多的氧气反应活性位点,从而提高了电解水脱氧剂的精度和氧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