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52315A
公开(公告)日:2002-06-05
申请号:CN01134630.2
申请日:2001-11-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铌TiAl合金大尺寸饼材制备方法,工艺流程为:熔炼→均热化处理→车削加工→包套→锻造→缓慢冷却,其特征在于:熔炼包括第一次自耗+自耗凝壳+第二次自耗;在1100-1300℃保温24-48小时,进行均热化处理;然后将铸锭的表面氧化皮去除;采用外径150-300mm壁厚2-6mm纯不锈钢管作为包套,将铸锭放置钛管中央,并采用氩弧焊用2-6mm厚不锈钢的管两端封顶,不锈钢管外再加一层1-3mm厚的不锈钢板包上;随炉加热到1250-1300℃保温40-60分钟,出炉;将经过6-10小时预热的锻件移到3000-5000吨油压机上进行锻造,形变温度为1200-1350℃,形变速率为1×10-3-10-1/s,变形量为60-80%;锻造后进行低温回火。其优点在于:晶粒尺寸细小,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349001A
公开(公告)日:2002-05-15
申请号:CN01141980.6
申请日:2001-09-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碳化物颗粒复合强化高温耐热钢方法及设备,其特征在于:母合金中Cr含量为24~28wt%(wt为重量),Ni含量为13~18wt%,C含量为0.5~3wt%。反应用固态粉末元素选用C,Ti,Nb,Ta,W粉末作为主要成分,选用Al粉末作为添加剂。碳化物的液态反应合成制备包括母合金的熔化保温、固态粉末在熔体中连续反应生成TiC,NbC,TaC,WC化合物和电磁搅拌工艺。其优点在于生成均匀细小的碳化物均匀分布于熔体中,提高耐热钢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348017A
公开(公告)日:2002-05-08
申请号:CN01136482.3
申请日:2001-10-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45/10
Abstract: 一种制备高比重Zr-W基大块非晶合金的方法及设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含钨高比重Zr-W-Cu-Ni-Al-B大块非晶合金、悬浮熔炼加双室吸铸设备以及利用该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方法及设备。合金成分配比(原子百分比)为:Zr为40-60,Cu为5-25,Ni为5-20,Al为2-10,W为5-15,B为2-10。由机械泵,扩散泵,气阀,真空室,升降台,水冷铜模,上下连接密封结构,悬浮线圈,石英玻璃坩埚,塞子,拔塞机构,保护气进气放气阀,热电偶,电源,炉门,下真空室放气口组成。本发明的优点是:大块非晶合金的比重可达7.5~8.0g/cm3,比传统Zr基大块非晶提高15~20%,采用悬浮熔炼可均匀净化熔体,采用双室吸铸提高熔体充型速度,简化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大大降低制造成本,特别适合大尺寸大块非晶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94095A
公开(公告)日:1994-10-26
申请号:CN93121243.X
申请日:1993-12-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善轧态Fe3Al基金属间化合物合金中温持久性能的方法。该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的成分范围为(以原子百分比计): Al:26—30%、Cr:2—10%、余量Fe,还可含有少量的Mo、微量Nb、Zr、B、C等。具体制造工艺如下:1000℃—650℃轧制成2mm的薄板,冷加工量为60%。将上述轧态合金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1000℃—1300℃,保温时间为0.5小时—3小时,然后油冷。经上述热处理后,合金在600℃、200MPa应力条件下的持久寿命达到2000小时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3133C
公开(公告)日:1993-12-15
申请号:CN91111952.3
申请日:1991-12-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1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b-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耐热高温材料,其特征是化学成分(重量%)为Al:28~34%,Nb:16~40%,Y:0~0.8%,Ga:0~5%,Mn:0~4%,Hf:0~10%,余量为Ti。其优点在于该合金材料具有与TiAl基及Ti3Al基合金相近的密度ρ=4.0~4.7g/cm3,并具有一定的室温韧性;在1100℃抗氧化性较TiAl合金提高约一个数量级,屈服强度约为350~530MPa,800℃屈服强度可达750MPa,即相应的高温比强度明显优于TiAl基合金及Ni基高温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2139372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110054749.0
申请日:2011-03-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利用废旧泡沫铝制备泡沫铝夹芯板的方法。首先将废旧泡沫铝块体洗净烘干,粉碎成一定大小的颗粒状,然后掺入一定比例的Zn-Al合金粉末加热搅拌,使Zn-Al合金粉末熔化并均匀涂擦在泡沫铝颗粒表面,同时将铝板加热使铝板强迫涂覆薄层钎料,再将泡沫铝颗粒铺倒在面板上,叠放另一块同样经过表面钎料涂覆处理后的铝板,经过正反两次加热轧压和辅助振动作用,最后冷却得到泡沫铝夹芯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经过钎料涂覆工艺而得到具有通透性的泡沫铝夹芯板。所制备得到的泡沫铝夹芯板具有轻质、高能量吸收,阻尼减振,吸声(隔声和消声),过滤和电磁屏蔽等多功能兼容,同时具有高刚度的特点,可广泛用于建筑装饰、交通运输等工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787501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10106006.9
申请日:2010-02-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拉伸塑性和加工硬化能力的块体金属玻璃复合材料,是通过合金成分控制和冷却速度调节,在金属玻璃中生成在变形过程中能够发生相变的晶相,通过变形产生相变而制得。所述具有拉伸塑性和加工硬化能力的块体金属玻璃复合材料以普通纯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按照合金成分表达式所表达的原子百分比配料,而后经过熔化、吸铸而得到块体金属玻璃复合材料。该块体金属玻璃复合材料所包含晶体的体积百分数为10%到60%。本发明的块体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在变形过程中能发生相变,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压缩塑性;尤其是具有很大的拉伸塑性和加工硬化能力,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因而具有十分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139279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588872.6
申请日:2010-12-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定向凝固板坯制备取向高硅钢冷轧薄板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工艺技术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真空冶炼母铸锭,控制硅含量为4.5~10.0%,硼含量为50~2000ppm,其余为铁;然后将母铸锭重新熔化并定向凝固,形成 方向生长的柱状晶组织,板坯厚度为2~16mm;直接沿着定向凝固方向进行低温轧制,轧制温度控制在200~950℃之间,板材轧后厚度为1.0~3.0mm,变形量在50~90%;温轧板经酸洗直接进行冷轧,经多道次冷轧,最终板厚为0.5~0.1mm。优点在于,轧制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保留了原有定向凝固组织的特点,利于冷轧后二次再结晶得到取向组织,同时工艺流程大大简化,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2172792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51966.4
申请日:2011-03-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3K1/06 , B23K1/08 , B23K103/1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高速列车地板和厢体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超轻泡沫铝或泡沫铝合金作为芯层和不同厚度的铝板作为上下面板复合的夹芯板。通过泡沫铝芯层和面板在钎料熔体中机械强迫铺展、熔合和振动辅助凝固过程,既去除了附着表面氧化膜,同时又确保在焊接过程中不再被氧化,最终形成泡沫铝芯层与上下面板的大面积焊接复合的高速列车地板和厢体结构材料。与采用胶接方法相比,具有高刚度、长寿命、隔噪、吸能、减振阻尼、阻燃、耐腐蚀和电磁屏蔽的优点,同时可以实现再焊接、表面喷涂和刮擦等冷热加工和完全回收,可取代铝蜂窝夹芯结构板、纸蜂窝夹芯结构板、聚胺酯等有机泡沫塑料夹芯板和金属包覆木质板等多种复合板材类型的列车地板和厢体结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002567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588874.5
申请日:2010-12-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取向高硅钢薄板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定向凝固方式获得 方向生长的柱状晶,凝固速率控制在0.6~15mm/min,温度梯度控在60~400K/cm;(2)热轧,板坯加热,加热温度为800~1300℃,再经热轧到1.0~4.0mm的薄钢板;(3)热轧板经过退火热处理及酸洗,温轧得到0.8~0.4mm的板材;(4)温轧板热处理,然后进行多道次冷轧,然后进行二次再结晶退火制得取向高硅钢。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定向凝固方法从材料制备源头控制组织和晶粒取向,并通过冷轧方法制备该合金取向板材,能极大的改善高硅钢的软磁性能。所制备出来的冷轧薄带具有良好的板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