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67183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95005.6
申请日:2010-06-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多断面稳定输送水平交互影响的输电极限计算方法,可用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离线分析计算、实时预警和在线辅助决策。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所考察的输电断面集合;(2)对每一个输电断面指定一个预想故障场景;(3)取一个电力系统基态潮流;(4)根据电力系统的基态潮流、模型和参数,针对每个预想故障场景进行时域仿真,并基于仿真轨迹,采用EEAC计算出各个断面主导的系统稳定裕度;(5)若稳定输送水平达到极限的输电断面个数满足设定值,则终止计算;(6)以调整系统运行方式为手段,逐个摄动断面功率并生成新的电网潮流,形成断面功率摄动量矩阵。
-
公开(公告)号:CN101789607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25592.1
申请日:2010-03-16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小干扰稳定辅助决策计算方法,适用于确定的运行方式下提高多个弱阻尼模式阻尼的机组出力调整措施计算,在确定机组的协调控制性能时同时考虑弱阻尼模式和接近阻尼安全门槛值的模式,并且选取各弱阻尼模式中参与因子较大的机组参与出力调整,根据单个模式中的机组模态信息将参与出力调整的机组分为两群,采用功率摄动法确定两群机组的出力调整方向,结合机组在不同模式中的参与因子和出力调整方向确定协调控制时的出力调整方向,采用灵敏度法计算提高单个模式阻尼的机组出力调整措施,采用给定范围的特征值计算对合并后的控制措施进行校核,确定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给出协调控制多个弱阻尼模式的机组出力调整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01741086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63112.5
申请日:2009-12-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计算与分析技术领域,步骤包括:(1)针对电网扰动进行机电暂态过程和动态过程时域仿真模拟,采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量化分析方法,计算暂态安全稳定裕度、模式以及动态振荡阻尼比和频率;(2)采用电网扰动后发电机功角和频率、母线电压和频率的PMU实测数据,来替代相应物理量的时域仿真值,再采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量化分析方法,计算暂态安全稳定裕度、模式以及动态振荡阻尼比和频率;(3)通过比较两次暂态、动态安全稳定裕度和模式之间的差异程度,来综合评估暂态和动态安全稳定计算模型及参数的精度。本发明实现了电力系统暂态、动态安全稳定仿真计算结果的可信度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1640418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10034259.7
申请日:2009-09-03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领域,提出了一种识别与预想故障对应的暂态功角稳定关键输电断面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暂态功角稳定量化分析理论和方法一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识别与预想故障对应的关键输电断面,为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控制提供决策支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电网运行状态、模型和参数,针对预想故障场景进行时域仿真;基于仿真轨迹,采用EEAC识别出暂态功角稳定的发电机临界群,并计算出发电机的参与因子;采用潮流灵敏度分析方法计算出发电机临界群中每台发电机出力对断面组成元件功率变化的灵敏度,把发电机临界群中各台机组参与因子与其对断面组成元件灵敏度的乘积之和,作为与该故障对应的暂态稳定关键输电断面的判断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1588068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910033423.2
申请日:2009-06-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4S20/222
Abstract: 综合电压频率动态交互影响的自动减负荷控制方法实时地测量就地的电压、频率、功率等状态量的信息,并对上述信息进行加工、判断,从而决定装置是否动作,实施切负荷措施。本发明通过计算某工况下各装置安装节点处的平均频率电压相关系数,有效计及了对应工况下电压量和频率量的耦合程度;通过实时测量各自动减负荷控制装置安装节点的电压、频率以及有功功率,实时计算综合状态量,并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地启动自动减负荷控制装置,分轮次动作。本发明在传统的自动减负荷控制装置中引入了有功功率量测,并计及了电压和频率通过负荷有功功率产生的交互作用,解决了单纯依靠频率量或单纯依靠电压量的变化可能造成的装置无法动作或动作过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521407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810234098.1
申请日:2008-1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5 , Y04S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有效的快速检测判断系统失步以及准确测量振荡中心的判据,按照失步时振荡中心是否在装置安装处的保护范围内分三段进行解列判断。这样失步解列装置也可以像继电保护装置一样自适应判断进行解列,方便用户定值的整定,也能适应系统方式的变化,从而使作为电力系统第三道防线的失步解列装置能快速准确的动作,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510684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29822.1
申请日:2009-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8 , Y04S10/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模型实测轨迹的稳定裕度评估方法。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在没有系统模型及参数的情况下,根据受扰轨迹评估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裕度,并给出其可信度。本发明将PMU采集到的各映象轨迹上是否存在动态鞍点(DSP)作为系统失稳判据。在量化分析方面,失稳轨迹的稳定裕度评估不需要系统模型,可利用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直接得到,其误差不超出[-5%,5%]。对于稳定轨迹的量化分析,则根据EEAC理论聚合受扰轨迹,识别映象轨迹上的摆动最远点(FEP),再用曲线外推技术虚构FEP后的功率-功角曲线P(δ)和潜在势能。同时辅以时变性校核,以识别由于强时变使曲线外推的误差过大的病态。对于那些能通过时变性校核的稳定轨迹来说,评估误差在[-20%,10%]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68285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90860.9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W28/086 , H04W2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负荷终端接入响应方法、系统、管理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接收来自待接入电力负荷终端的接入请求,并收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当前系统状态;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当前系统状态输入至训练好的actor网络中,得到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最优动作;根据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最优动作,进行计算资源分配决策和通讯资源分配决策;由边缘服务器或云服务器基于计算资源分配决策和通讯资源分配决策,为电力负荷终端提供边缘或云计算资源,同时为电力负荷终端提供接入边缘服务器或云服务器的通讯资源,完成待接入电力负荷终端的接入;本发明可有效减少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中所有电力负荷终端的接入响应延迟和能耗,平衡边缘服务器的工作负载,提高计算和通信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50977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524635.2
申请日:2012-12-07
IPC: H02J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4S20/222 , Y04S20/2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提出了一种单一元件过载情况下紧急控制装置的优化布点方法,其定义了各电源的过载控制灵敏度系数,提出了各电源有效控制容量的计算方法,在综合考虑有效控制容量、控制代价等因素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排序因子计算方法。根据各电源的日出力概率均值曲线拟合出有效日出力概率均值曲线,按照排序因子从大到小的顺序,累加有效日出力概率均值曲线,得到满足待控量的最少过载紧急控制装置布点。该方法在保证足够控制量的基础上,不仅减少了紧急控制装置的布点数量,还提高了过载紧急控制的精细化水平和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的可靠性,该方法简单易行,满足工程实用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050977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24635.2
申请日:2012-12-07
IPC: H02J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4S20/222 , Y04S20/2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提出了一种单一元件过载情况下紧急控制装置的优化布点方法,其定义了各电源的过载控制灵敏度系数,提出了各电源有效控制容量的计算方法,在综合考虑有效控制容量、控制代价等因素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排序因子计算方法。根据各电源的日出力概率均值曲线拟合出有效日出力概率均值曲线,按照排序因子从大到小的顺序,累加有效日出力概率均值曲线,得到满足待控量的最少过载紧急控制装置布点。该方法在保证足够控制量的基础上,不仅减少了紧急控制装置的布点数量,还提高了过载紧急控制的精细化水平和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的可靠性,该方法简单易行,满足工程实用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