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408001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20864834.2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专用于直流偏磁带电测试仪的电源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或外接市电的互补式外接电源、EMC防护和电源整流电路、高频变压器、PWM控制器和开关管、输入欠压检测电路、输入过流检测电路、恒压反馈控制电路、主备电检测电路、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电池电量检测电路、小型功率转换器。采用低功耗PWM控制器及轨对轨的低功耗运放等器件,使电源装置具备85%以上能量转换效率,通过主备电检测和备用电池电量检测,电源装置可实现主电和备用电源的智能化管理,电源电路通过选用新型器件及多重保护设计,使电源装置寿命大幅提高,使用时可保证测试仪在取电困难条件下,能长时间连续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8225693U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20696527.6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F27/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流变阀侧套管温度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协调处理模块、GSM模块和控制平台。温度传感器包括设置有设备编码的测温芯片和收发天线,其通过测温芯片测量套管不同部位的温度,通过收发天线与协调处理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协调处理模块通过收发天线读取温度传感器的设备编码和测量的温度值,通过GSM模块与控制平台建立通信连接;控制平台对协调处理模块发送控制指令,接收协调处理模块读取的数据并判断阀侧套管是否出现过热故障。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阀侧套管不同部位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迅速定位过热故障产生的位置,温度传感器在工作期间通过ZigBee技术与协调处理模块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5469162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510852360.9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高压换流站电磁干扰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特高压换流站中各设备的基本信息,分别建立各设备的节点阻抗模型;根据特高压换流站的设备连接情况,基于各设备的节点阻抗模型建立等效电路;获取换流阀导通前电压,并进行电压阶跃处理,根据换流阀导通前电压的电压阶跃处理结果,确定由于换流阀导通产生的瞬态电流;进行特高压换流站任何位置电磁干扰的计算,包括根据各个载流元件在被测点的各个轴方向上的电磁干扰,得到换流站的电场强度,计算电磁干扰。本发明对于特高压换流站电磁干扰的预测对于电力系统进行实际过滤方案的制定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391256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23692.2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浙江科畅电子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IPC: G01R3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准确、快速、自动判断两套直流电源系统发生环网故障的监测方法,包括了信号源、Ⅰ段回路耦合电路、Ⅱ段回路耦合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电流信号处理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液晶显示器、报警电路组成。以实现两套直流电源系统在发生环网故障时的实时监测与报警,如果发生了环网故障,报警电路动作发生环网故障报警信号。全面满足电力工作者的现场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5353252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31813.X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光纤的特高压换流站瞬态电磁干扰测量系统及方法,设置光纤测量监测终端和桌面服务器终端,光纤测量监测终端和桌面服务器终端之间连接;所述光纤测量监测终端包括天线探头、光纤发射器和光纤接收器,天线探头和光纤发射器之间采用光纤屏蔽线连接;所述桌面服务器终端包括特高压换流站立体模型界面模块和电磁干扰测量检测分析界面模块,可以直观反应测量时监测点的实时位置,对光纤接收器接收的电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本发明可以为综合治理特高压电磁干扰影响及二次设备抗干扰应对措施提供详实的依据,提升了特高压换流站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同时该系统还能与供电生产管理系统进行无缝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353252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510831813.X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光纤的特高压换流站瞬态电磁干扰测量系统及方法,设置光纤测量监测终端和桌面服务器终端,光纤测量监测终端和桌面服务器终端之间连接;所述光纤测量监测终端包括天线探头、光纤发射器和光纤接收器,天线探头和光纤发射器之间采用屏蔽线连接;所述桌面服务器终端包括特高压换流站立体模型界面模块和电磁干扰测量检测分析界面模块,可以直观反应测量时监测点的实时位置,对光纤接收器接收的电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本发明可以为综合治理特高压电磁干扰影响及二次设备抗干扰应对措施提供详实的依据,提升了特高压换流站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同时该系统还能与供电生产管理系统进行无缝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469162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852360.9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高压换流站电磁干扰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特高压换流站中各设备的基本信息,分别建立各设备的节点阻抗模型;根据特高压换流站的设备连接情况,基于各设备的节点阻抗模型建立等效电路;获取换流阀导通前电压,并进行电压阶跃处理,根据换流阀导通前电压的电压阶跃处理结果,确定由于换流阀导通产生的瞬态电流;进行特高压换流站任何位置电磁干扰的计算,包括根据各个载流元件在被测点的各个轴方向上的电磁干扰,得到换流站的电场强度,计算电磁干扰。本发明对于特高压换流站电磁干扰的预测对于电力系统进行实际过滤方案的制定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30145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19837.3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TP的架空线路初始击穿电流提取方法及系统,包括设定一个起始的雷电流幅值;根据当前的雷电流幅值,运行生成的ATP程序,运行ATP程序之后将生成LIS文件,通过对LIS文件中击穿电流的判断得到是否发生击穿的结果;判断是否相邻的两次雷电流幅值之差小于精度值,若是则退出循环,输出结果,确定架空线路初始击穿电压;若否则进入迭代操作。本发明实施时只需给定各种电路参数,即可自动的循环生成ATP程序并运行,确定架空线路初始击穿电流,高效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42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63168.9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辨识方法,包括:构建电力设备数据库;通过公共数据库对Faster RCNN网络模型进行预训练;通过电力设备数据库对预训后的Faster RCNN网络模型继续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Faster RCNN网络模型;通过训练完成的Faster RCNN网络模型对设备图片进行辨识,本发明构建电力设备数据库以及通过对Faster RCNN网络模型进行预训练和再训练,在训练样本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完成用于辨识电力设备的Faster RCNN网络模型的训练,有效的防止了过拟合现象,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辨识精度,从而可以及时发现电力场景中的异常状况,间接的减少了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7864525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711191000.4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GIS设备的加热装置及方法。该加热装置为圆筒状结构,缠绕贴合在GIS设备外壳上,加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加热膜、感应加热线圈、环境温度传感器、气体压力与温度传感器、加热控制电源、控制电路;半导体加热膜与感应加热线圈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半导体加热膜与感应加热线圈之间设置有距离间隔;环境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气体压力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通过控制电路与加热控制电源的输入端连接;加热控制电源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与半导体加热膜的输入端、感应加热线圈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本发明的加热装置及方法,采用半导体加热膜与感应加热线圈结合,大大提高了对GIS设备的加热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