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流制冷器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87810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51855.5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节流制冷器,包括高压储气瓶、芯轴、螺旋毛细翅片管、节流阀以及密封外壳。在本申请中,螺旋毛细翅片管在热端的螺旋翅片的螺距大于在冷端的螺旋翅片的螺距。相比于传统翅片螺距等间距的节流制冷器,本申请的制冷器一方面在轴向方向上可以造成更大的压降,使得节流效应更强烈,温度下降更加快速,节流阀孔口上游处的密度更大,从而造成了更大的质量流量,另一方面由于合理的翅片排布,靠近热端处翅片稀疏,靠近冷端处翅片密集,因此所消耗的换热材料更少,整体的有效热容相较于传统结构更小,但是换热更加强烈。本申请的节流换热器可以使得降温时间缩短,从而达到快速启动。

    一种快速响应的主动控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5990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82894.X

    申请日:2021-05-27

    Inventor: 陈慧 刘柳 刘迎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响应的主动控温方法,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基于PID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预先设定被控温度值,获取被控对象当前时刻的温度测量值,并根据样品腔的热阻计算PID控制的比例系数范围,进行初步的主动比例控温调节;根据相应的比例系数范围,进而计算确定积分系数以及微分系数,完成快速主动控温。本发明的PID控制方法,根据样品腔的温度波动动态特性,采用控制系数的预计算,一方面可以使系统快速响应,达到所需温度;另一方面,使加热功率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防止过冲,减少了因为大惯性所造成的温度误差,提高了控温的精确性。

    一种实现低温管道系统压力振荡调控的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25688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0151716.7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一种实现低温管道系统压力振荡调控的结构及方法,包括内置有低温液体的低温液体储箱,在低温液体储箱内设置有开口端与低温液体储箱相连另一端封闭的低温管道,在低温管道上安装有调整系统内部压力振荡调控模块,所述低温管道位于常温环境,低温管道与置于低温液体储箱的开口端共同形成沿管轴向的温度梯度分布,从而诱发系统内部的压力振荡。由于本发明在低温液体储箱内设置有开口端与低温液体储箱相连另一端封闭的低温管道,在低温管道上安装有调整系统内部压力振荡调控模块,通过调整振荡调控模块的位置,一方面能够有效抑制低温管道系统内的不利压力振荡,另一方面,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满足不同调控效果的要求,调控速度快,性能可靠。

    一种实现低温管道系统压力振荡调控的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2568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51716.7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一种实现低温管道系统压力振荡调控的结构及方法,包括内置有低温液体的低温液体储箱,在低温液体储箱内设置有开口端与低温液体储箱相连另一端封闭的低温管道,在低温管道上安装有调整系统内部压力振荡调控模块,所述低温管道位于常温环境,低温管道与置于低温液体储箱的开口端共同形成沿管轴向的温度梯度分布,从而诱发系统内部的压力振荡。由于本发明在低温液体储箱内设置有开口端与低温液体储箱相连另一端封闭的低温管道,在低温管道上安装有调整系统内部压力振荡调控模块,通过调整振荡调控模块的位置,一方面能够有效抑制低温管道系统内的不利压力振荡,另一方面,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满足不同调控效果的要求,调控速度快,性能可靠。

    一种上密下疏双螺旋翅片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944306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166613.7

    申请日:2018-10-08

    Inventor: 陈慧 刘迎文

    Abstract: 一种上密下疏双螺旋翅片换热器,包括芯轴以及沿轴向螺旋缠绕在芯轴上的螺旋毛细翅片管,在螺旋毛细翅片管外套装有密封外壳,所述芯轴下端与外壳留有形成蒸发腔的空间,所述的螺旋毛细翅片管包括毛细管以及缠绕在毛细管上的螺旋翅片,所述密封外壳的上端分别开设有毛细管入口和换热器出口,毛细管出口与蒸发腔相连通;所述的螺旋毛细翅片管根据螺旋翅片间距大小分为上端密集段毛细翅片管和下端稀疏段毛细翅片管。热流体从进气口进入毛细翅片管内,在管内由上而下做螺旋流动降温后,带走蒸发腔内的热负荷变为低温流体,随后作为冷流体在芯轴、毛细翅片管与外壳之间形成的环形通道内由下而上呈螺旋流动状态,冷却毛细翅片管内的热流体后经排出管排出。

    一种直流-交流耦合的温度补偿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5990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82855.X

    申请日:2021-05-27

    Inventor: 陈慧 刘柳 刘迎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交流耦合的温度补偿控制方法,根据冷头传递至样品腔的温度波动动态特性,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采用直流‑交流波相耦合的热流波动形式,通过调节样品腔上加热设备的功率,进行温度补偿控制,可实时追踪温度变化,调整控制策略,达到预期温度设定值并实现长期稳定,可解决低温实验系统中由于制冷机冷头存在的固有温度波动,导致系统内部温度稳定性较差而难以实现低温实验要求的问题;可根据不同温度波动选择优化调控模式,实现单一波及混合波实时优化控制,易于实现,性能可靠。

    一种实现抑制低温管道压力波动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42568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0152326.1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一种实现抑制低温管道压力波动的结构,包括低温温控箱,通过制冷机提供冷量;在所述低温温控箱的核心腔体上通过低温管道与室温端稳定压力气源相连接;所述低温管道一端位于室温环境,一端位于低温环境,形成沿管道的轴向温度梯度分布,从而诱发低温温控箱核心腔体及管道内部的压力波动;低温管道上安装有抑制系统内部压力波动模块。稳定压力气源的工作介质通过低温管道进入低温温控箱的核心腔体,在整个系统中形成一个稳定的压力环境。本发明一方面解决低温管道中出现的热声震荡现象导致的系统漏热损失大以及压力测量失稳等问题,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实现系统压力波动抑制的模块,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性能可靠。

    一种上密下疏双螺旋翅片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9443061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1166613.7

    申请日:2018-10-08

    Inventor: 陈慧 刘迎文

    Abstract: 一种上密下疏双螺旋翅片换热器,包括芯轴以及沿轴向螺旋缠绕在芯轴上的螺旋毛细翅片管,在螺旋毛细翅片管外套装有密封外壳,所述芯轴下端与外壳留有形成蒸发腔的空间,所述的螺旋毛细翅片管包括毛细管以及缠绕在毛细管上的螺旋翅片,所述密封外壳的上端分别开设有毛细管入口和换热器出口,毛细管出口与蒸发腔相连通;所述的螺旋毛细翅片管根据螺旋翅片间距大小分为上端密集段毛细翅片管和下端稀疏段毛细翅片管。热流体从进气口进入毛细翅片管内,在管内由上而下做螺旋流动降温后,带走蒸发腔内的热负荷变为低温流体,随后作为冷流体在芯轴、毛细翅片管与外壳之间形成的环形通道内由下而上呈螺旋流动状态,冷却毛细翅片管内的热流体后经排出管排出。

    一种节流制冷器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8781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1351855.5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节流制冷器,包括高压储气瓶、芯轴、螺旋毛细翅片管、节流阀以及密封外壳。在本申请中,螺旋毛细翅片管在热端的螺旋翅片的螺距大于在冷端的螺旋翅片的螺距。相比于传统翅片螺距等间距的节流制冷器,本申请的制冷器一方面在轴向方向上可以造成更大的压降,使得节流效应更强烈,温度下降更加快速,节流阀孔口上游处的密度更大,从而造成了更大的质量流量,另一方面由于合理的翅片排布,靠近热端处翅片稀疏,靠近冷端处翅片密集,因此所消耗的换热材料更少,整体的有效热容相较于传统结构更小,但是换热更加强烈。本申请的节流换热器可以使得降温时间缩短,从而达到快速启动。

    一种实现抑制低温管道压力波动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42568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52326.1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一种实现抑制低温管道压力波动的结构,包括低温温控箱,通过制冷机提供冷量;在所述低温温控箱的核心腔体上通过低温管道与室温端稳定压力气源相连接;所述低温管道一端位于室温环境,一端位于低温环境,形成沿管道的轴向温度梯度分布,从而诱发低温温控箱核心腔体及管道内部的压力波动;低温管道上安装有抑制系统内部压力波动模块。稳定压力气源的工作介质通过低温管道进入低温温控箱的核心腔体,在整个系统中形成一个稳定的压力环境。本发明一方面解决低温管道中出现的热声震荡现象导致的系统漏热损失大以及压力测量失稳等问题,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实现系统压力波动抑制的模块,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性能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