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化空气储能与电石生产耦合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297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82456.7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化空气储能与电石生产耦合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空气分离单元、氧热法电石生产单元、氮气液化单元、释能发电单元、蒸汽朗肯单元、有机朗肯单元以及储热单元。其方法为:在储能阶段,空气经空气分离单元得到氧气和氮气,分别进入氧热法电石生产单元和氮气液化单元获取电石和液氮,电石余热驱动蒸汽朗肯单元输出电能;在释能阶段,释能发电单元和有机朗肯单元输出电能,同时利用压缩余热和膨胀余冷进行区域供热和制冷。本发明可有效降低电石生产能耗;保证空气分离和电石生产稳定运行;减少电石生产过程热污染,同时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和储能密度;本发明还具有输运环节少、设备利用率高等有益技术效果。

    一种具有微针鳍阵列的波浪微通道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640613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44716.X

    申请日:2023-04-23

    Inventor: 刘迎文 戴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微针鳍阵列的波浪微通道散热器,包括导热底板和导热盖板,导热底板的上部固连有至少两个竖向的翅片,翅片的顶部与导热盖板固连,相邻两个翅片及与其连接的导热底板和导热盖板构成一个独立的微通道传热单元,微通道传热单元的两端分别为工质出口和工质进口;微通道传热单元包括微针鳍阵列和波浪通道,当微针鳍阵列固定布置在导热底板上表面和导热盖板下表面时,相邻两个翅片的相对面均为波浪状使其与导热底板和导热盖板之间形成波浪通道;当微针鳍阵列固定布置在翅片的侧表面时,导热底板上端面和导热盖板的下端面均开设有波浪状沟槽使其与翅片之间形成波浪通道,提高了散热效率并降低了热阻和流阻。

    一种螺纹管内部通道有限元分析的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847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829249.3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纹管内部通道有限元分析的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螺纹管内部通道的螺纹齿齿型,确定螺纹齿的数量N;若螺纹齿齿型为三角齿,且N≤12,则采用基于Y‑Block的思想对螺纹管的二维流通截面进行网格划分;若螺纹齿齿型为三角齿,且N>12,则采用基于O‑Block的思想对螺纹管的二维流通截面进行网格划分;若螺纹齿齿型为梯形齿或M型齿,则采用基于多重切块的思想对螺纹管的二维流通截面进行网格划分;生成二维流通截面网格;将二维流通截面网格进行旋转拉伸,生成与螺纹管内部通道等比例大小的体网格。本发明采用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对复杂螺纹管的内部通道进行划分,可更好的捕捉螺纹管复杂的几何特征,网格质量高、网格数量少。

    一种变压器冷却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4047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19645.8

    申请日:2022-09-15

    Abstract: 一种变压器冷却系统,包括由变压器油箱、第一集油管、第二集油管与散热片构成一个闭合循环回路;散热片由两块完全一样的铝合金金属平板封装而成,两块铝合金金属平板之间构成一个封闭空腔,且在散热片上分布有若干将封闭空腔分隔成若干油道的焊道,在油道外表面加工有若干相同的生长型翅片,在散热片上端设置有与分油口、油道相连通的入油口、下端设置有与汇油口、油道相连通的出油口。采用本发明的变压器冷却系统在主变压器发热功率一定时,冷却装置空气侧对流面积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使得冷却装置的散热能力显著增加,可以及时将主变压器内部的热量排出至周围环境中,进而降低主变压器内部的热点温度,保证主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种快速响应的主动控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5990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582894.X

    申请日:2021-05-27

    Inventor: 陈慧 刘迎文 刘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响应的主动控温方法,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基于PID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预先设定被控温度值,获取被控对象当前时刻的温度测量值,并根据样品腔的热阻计算PID控制的比例系数范围,进行初步的主动比例控温调节;根据相应的比例系数范围,进而计算确定积分系数以及微分系数,完成快速主动控温。本发明的PID控制方法,根据样品腔的温度波动动态特性,采用控制系数的预计算,一方面可以使系统快速响应,达到所需温度;另一方面,使加热功率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防止过冲,减少了因为大惯性所造成的温度误差,提高了控温的精确性。

    液化空气储能-温差发电耦合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5529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82652.4

    申请日:2021-01-21

    Abstract: 一种液化空气储能‑温差发电耦合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系统包括:空气压缩装置、空气液化装置、液态空气加压气化装置、空气膨胀装置、温差发电装置及储热蓄冷装置。其工作方法为:在储能阶段,空气压缩装置、空气液化装置和储热蓄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消耗外部电能实现空气液化存储及压缩热回收;在释能阶段,为超临界工作模式,液态空气加压气化装置、空气膨胀装置、温差发电装置以及储热蓄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通过空气膨胀装置和温差发电装置向外供电,并完成液态空气气化潜热回收。本发明在液化空气储能系统中引入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利用压缩余热和膨胀余冷驱动温差发电装置输出额外电能,不仅可以提升系统运行效率,还可以减少废热排放。

    一种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预测调控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0322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407038.X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预测调控方法及系统,基于Elman神经网络递归与直接推测相结合的DirRec方法来准确获得大气污染物浓度并实时调控,可以快速、准确地预估大气污染物浓度,为污染物浓度的监控人员预先提供更加准确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从而实现对净化系统空气量的及时准确调控,适用于任意大气污染物浓度的预测,同时避免因控制系统数据传递时间延滞造成的系统能耗,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一种温度精准响应的热力学排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65209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94492.6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温度精准响应的热力学排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贮箱中布置多组温度传感器,所有喷嘴均安装电磁阀,数据采集器采集温度传感器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通过逻辑运算控制喷嘴的通断,当局部区域的当量温度超过临界饱和温度时,对应喷嘴开启,低温流体从喷嘴流出冷却相应区域,实现点对点精准控温控压;通过获取不同位置贮箱内壁面温度,根据温度差异采取不同温度响应策略,控制各喷嘴的通断,从而降低了低温循环泵抽取推进剂所需的功,减少了低温推进剂的循环流量和排气损失,实现了对贮箱内高温区域的精准响应。

    一种利用冷凝水的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30592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938559.1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冷凝水的换热装置,包括渗透膜组、换热翅片、支撑板条、冷凝水进水管和冷凝水出水管;渗透膜组将IPM模块及其区域的换热翅片全部密封,空调运行时产生的冷凝水由冷凝水进水管进入渗透膜组,渗透膜组材料为负压渗透膜,冷凝水在渗透膜组中蒸发为水蒸汽后,水蒸汽从膜内高压侧渗透至膜外低压侧,将IPM模块工作产生的热量带走;同时由于膜内侧吸收高温IPM模块热量后升温,内外温度差所造成的饱和压力差正向促进膜内冷凝水渗透至膜外,利用空调冷凝水蒸发吸热为高温IPM模块散热,通过渗透膜组的渗透作用,将外机冷凝水蒸发,利用蒸发潜热进行换热元件的散热,换热装置结构简单,没有额外功耗。

    一种利用渗透膜的空调加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1537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938882.9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渗透膜的空调加湿装置,包括渗透膜管组、轴流风扇、下部集水盘和上部集水槽;渗透膜管组布置在轴流风扇的出风口位置,空调夏季工况下室内侧产生凝结水,凝结水在渗透膜管组中缓慢流过,在轴流风扇吹出的冷空气作用下凝结水变成水蒸气透过渗透膜管随空调出风进入空气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空调加湿方式,相比传统在空调中集成加湿器的方式,本发明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实现成本低廉,对传统空调结构不用做大的改动即可实现,而且加湿过程没有额外功耗,节能环保,加湿效果好,实用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