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感耦合的混合有源滤波器及谐波电流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9105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65434.6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感耦合的混合有源滤波器及谐波电流补偿方法,该混合有源滤波器包括无源部分和有源部分,无源部分包括多调谐滤波电路,通过其公共线圈与电网相连;有源部分包括逆变电路、输出滤波电路和感应线圈;感应线圈与公共线圈之间存在互感,有源部分通过空间磁路耦合的方式与无源部分连接。逆变电路在感应线圈上产生电流,通过空间磁路耦合的方式,将电流注入到无源滤波支路,从而滤除无源补偿之后的残余谐波电流。该混合有源滤波器的有源部分开路、短路不会影响无源部分的正常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一种配电网负荷转移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3117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10561.7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负荷转移装置及方法,单相拓扑包括两条并联支路,一条支路包括负荷转移器以及负荷转移器两侧的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第二、第三开关分别连接两侧电源与负荷转移器;负荷转移器两侧另附有一条支路,其上设置有第一开关。该装置能够保证负荷转移过程中无电源中断和电压波动,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其容量要求小,结构紧凑,成本低。使用成熟的变压器技术和有载调压开关,原理步骤清晰,可靠性高,用户易于接受。

    一种配电网柔性交流互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9410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82535.0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柔性交流互联装置,包括配电网联络通道第一降压变压器T1和第二降压变压器T2,还包括移相变压器、磁控电抗器和故障限流器;移相变压器一端与磁控电抗器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故障限流器的一端连接,磁控电抗器的另一端接地;移相变压器与磁控电抗器连接的一端接入第一降压变压器T1线路侧,故障限流器的另一端接入第二降压变压器T2线路侧。该装置能够代替传统基于断路器的馈线联络开关,从而实现馈线间常态化的“软连接”,能够提供灵活、快速、精确的功率交换控制与潮流优化控制。实现了配电网馈线间的潮流优化和故障快速恢复,且电磁式装置成本低,可靠性高。

    一种混合型磁饱和故障限流器

    公开(公告)号:CN105262072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811660.2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型磁饱和故障限流器,包括铁芯、线圈绕组、直流电源和限流电抗。采用永磁体与直流线圈绕组一同作为励磁偏置源,有效地降低对直流偏置源的要求,降低了永磁体的退磁风险,在提高装置可靠性的同时,降低装置损耗和成本;通过使用桥式结构,实现交直流电流共用绕组,能有效减小装置体积,同时减小损耗;通过直流偏置回路中的限流电抗来限制故障电流,一方面保证了限流效果,另一方面使得限流水平能够得到控制;将四个线圈绕组通过一种巧妙的连接方式串并联在一起,在保证故障限流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各线圈绕组中的电流减半,减小了正常运行时的损耗,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一种LC耦合盘式线圈电力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2065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210334550.8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LC耦合盘式线圈电力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滤波需要确定电路的策动点阻抗函数并采用Cauer-I型电路实现,再以电网的无功补偿需求计算各滤波电容值,然后考虑各电感之间的互感,并根据自感和互感之间的关系建立去耦等效方程组,通过求解去耦等效方程组得到所需各滤波线圈的匝数、半径,进而完成耦合LC盘式线圈滤波器的设计。运用本方法设计的LC耦合盘式线圈电力滤波器将多个不同尺寸的盘式线圈同轴布置,并通过一个投切开关控制,极大地减小滤波线圈组的占地面积,减小滤波器的磁场散布范围,减少了投切开关数目,同时保证优良的多谐波滤波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改进型SEN变压器的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01131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54788.0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SEN变压器的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由SEN变压器和统一潮流控制器串联构成,SEN变压器串联入输电线路;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并联变化器VSC1并联在配电网传输系统的等效首端,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并联变化器VSC2并联在配电网传输系统的等效末端。SEN变压器通过控制普通的有载调压开关实现360°离散可调串联电压;统一潮流控制器通过电力电子开关实现360°连续可调的串联电压。本发明具有电压连续可调、补偿精确度高、且能避免投切振荡问题等优点,可用于调控输电线路潮流分布。

    基于免疫算法的三相逆变器最优空间矢量PWM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01351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96051.4

    申请日:2012-08-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免疫算法的三相逆变器最优空间矢量PWM控制方法,对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空间矢量控制(SVPWM)优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优化目标为使三相电压型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质量最优。在传统三相电压型逆变器SVPWM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的基础上,根据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空间电压矢量控制中存在可优化的自由度,基于免疫算法提出了同时优化矢量顺序和零矢量作用时间的优化策略,考虑其优化效果和效率,提出其为最优空间矢量PWM控制策略。此外,本发明考虑实际电力系统中,低次谐波影响较大,高次谐波影响较小,而提出将电压加权总谐波畸变率(WTHD)作为衡量波形质量的标准,更符合实际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