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9105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65434.6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感耦合的混合有源滤波器及谐波电流补偿方法,该混合有源滤波器包括无源部分和有源部分,无源部分包括多调谐滤波电路,通过其公共线圈与电网相连;有源部分包括逆变电路、输出滤波电路和感应线圈;感应线圈与公共线圈之间存在互感,有源部分通过空间磁路耦合的方式与无源部分连接。逆变电路在感应线圈上产生电流,通过空间磁路耦合的方式,将电流注入到无源滤波支路,从而滤除无源补偿之后的残余谐波电流。该混合有源滤波器的有源部分开路、短路不会影响无源部分的正常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43117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10561.7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负荷转移装置及方法,单相拓扑包括两条并联支路,一条支路包括负荷转移器以及负荷转移器两侧的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第二、第三开关分别连接两侧电源与负荷转移器;负荷转移器两侧另附有一条支路,其上设置有第一开关。该装置能够保证负荷转移过程中无电源中断和电压波动,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其容量要求小,结构紧凑,成本低。使用成熟的变压器技术和有载调压开关,原理步骤清晰,可靠性高,用户易于接受。
-
公开(公告)号:CN10729410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82535.0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柔性交流互联装置,包括配电网联络通道第一降压变压器T1和第二降压变压器T2,还包括移相变压器、磁控电抗器和故障限流器;移相变压器一端与磁控电抗器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故障限流器的一端连接,磁控电抗器的另一端接地;移相变压器与磁控电抗器连接的一端接入第一降压变压器T1线路侧,故障限流器的另一端接入第二降压变压器T2线路侧。该装置能够代替传统基于断路器的馈线联络开关,从而实现馈线间常态化的“软连接”,能够提供灵活、快速、精确的功率交换控制与潮流优化控制。实现了配电网馈线间的潮流优化和故障快速恢复,且电磁式装置成本低,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262072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811660.2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型磁饱和故障限流器,包括铁芯、线圈绕组、直流电源和限流电抗。采用永磁体与直流线圈绕组一同作为励磁偏置源,有效地降低对直流偏置源的要求,降低了永磁体的退磁风险,在提高装置可靠性的同时,降低装置损耗和成本;通过使用桥式结构,实现交直流电流共用绕组,能有效减小装置体积,同时减小损耗;通过直流偏置回路中的限流电抗来限制故障电流,一方面保证了限流效果,另一方面使得限流水平能够得到控制;将四个线圈绕组通过一种巧妙的连接方式串并联在一起,在保证故障限流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各线圈绕组中的电流减半,减小了正常运行时的损耗,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09041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210191272.5
申请日:2012-06-11
Applicant: 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导可变漏抗可控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个平行设置的铁轭(1)以及设置在铁轭(1)之间并铁轭(1)垂直设置的三根铁柱,即第一铁柱(2)、第二铁柱(3)以及第三铁柱(4);所述三根铁柱上均绕制有工作铜线绕组组件,所述的工作铜线绕组内层还绕制有超导励磁绕组组件。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能够根据无功补偿需要,动态调整电感大小,能够优化无功分配,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2.采用超导线圈,通过控制超导线圈短路来改变电抗器的电抗值,结构简单,控制简单,稳定性好,损耗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356802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61435.X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武汉大学
IPC: H02P1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载调压开关的移相变压器副边绕组抽头投切电路,其可以在有载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可靠的抽头切换。当受端潮流需求改变时,有载调压分接开关接收到触发信号,通过电流检测过零装置实现了在两个反并联晶闸管抽头间的过渡,同时采用续流装置解决晶闸管过渡时产生的死区问题,协助有载调压分接开关进行开断,从而完成开关抽头的投切。
-
公开(公告)号:CN10453896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20350.5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H02J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外延三角形可控电抗器接线的谐波抑制装置,谐波抑制装置该包括:第一组磁控电抗器,采用外延三角形接线;第二组磁控电抗器,采用外延三角形接线;所述第一组磁控电抗器与第二组磁控电抗器同型号且并联连接方式。所述第一组磁控电抗器三相铁芯柱和第二组磁控电抗器三相铁芯柱均为扁平五芯结构。所述第一组磁控电抗器三相铁芯柱和第二组磁控电抗器的交流工作绕组采用外延三角形接线方式,所述第一组磁控电抗器交流工作绕组采用外延三角形接线方式为三角形正接;所述第二组磁控电抗器交流工作绕组采用外延三角形接线方式为三角形反接。本发明谐波抑制装置中电抗器工作绕组的接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谐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82065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210334550.8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LC耦合盘式线圈电力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滤波需要确定电路的策动点阻抗函数并采用Cauer-I型电路实现,再以电网的无功补偿需求计算各滤波电容值,然后考虑各电感之间的互感,并根据自感和互感之间的关系建立去耦等效方程组,通过求解去耦等效方程组得到所需各滤波线圈的匝数、半径,进而完成耦合LC盘式线圈滤波器的设计。运用本方法设计的LC耦合盘式线圈电力滤波器将多个不同尺寸的盘式线圈同轴布置,并通过一个投切开关控制,极大地减小滤波线圈组的占地面积,减小滤波器的磁场散布范围,减少了投切开关数目,同时保证优良的多谐波滤波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701131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54788.0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SEN变压器的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由SEN变压器和统一潮流控制器串联构成,SEN变压器串联入输电线路;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并联变化器VSC1并联在配电网传输系统的等效首端,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并联变化器VSC2并联在配电网传输系统的等效末端。SEN变压器通过控制普通的有载调压开关实现360°离散可调串联电压;统一潮流控制器通过电力电子开关实现360°连续可调的串联电压。本发明具有电压连续可调、补偿精确度高、且能避免投切振荡问题等优点,可用于调控输电线路潮流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2801351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96051.4
申请日:2012-08-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M7/5387 , G06N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免疫算法的三相逆变器最优空间矢量PWM控制方法,对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空间矢量控制(SVPWM)优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优化目标为使三相电压型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质量最优。在传统三相电压型逆变器SVPWM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的基础上,根据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空间电压矢量控制中存在可优化的自由度,基于免疫算法提出了同时优化矢量顺序和零矢量作用时间的优化策略,考虑其优化效果和效率,提出其为最优空间矢量PWM控制策略。此外,本发明考虑实际电力系统中,低次谐波影响较大,高次谐波影响较小,而提出将电压加权总谐波畸变率(WTHD)作为衡量波形质量的标准,更符合实际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