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88629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811627078.0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6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炼制领域,公开了一种蜡油加氢裂化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将蜡油原料油进行加氢预处理,得到加氢预处理物流;将加氢预处理物流、含氢物流与第一加氢裂化催化剂接触,得到第一加氢裂化物流,将所述第一加氢裂化物流分为第一加氢裂化物流a、b两部分;将第一加氢裂化物流b、含氢物流与第二加氢裂化催化剂接触,将得到的第二加氢裂化物流进行分离、分馏得到加氢裂化尾油产品;将第一加氢裂化物流a、至少部分加氢裂化尾油产品、含氢物流和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接触,将得到的加氢异构裂化物流进行分离、分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分别满足生产不同规格的石脑油产品、航煤产品、柴油产品和尾油产品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3124416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401491.X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F23J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烟罩,其设置在湿法脱硫的烟囱上。消烟罩包括:内筒,其为筒状结构,内筒的底端与烟囱的顶端可拆卸地连接;外筒,其同轴套设在内筒外,外筒上端高于内筒的上端,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空气通道,空气通道与环境空气相连通;加热设备,其设置在空气通道中;抽吸组件,其使得环境空气从下至上经过空气通道;以及混合组件,其位于内筒上方。本发明的消烟罩通过内筒和外筒的设计,将间壁式加热和混合式加热相结合,在空气通道中加热设备加热环境空气,经加热的环境空气在上升时为内筒内的烟气加热;随后经加热的环境空气与烟气相接触并逐层与烟气混合,使得烟气始终处于不饱和状态,避免烟气中水蒸汽凝结析出,从而有效消除白烟。
-
公开(公告)号:CN11312092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417734.9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1D1/22 , C01B32/348 , C01B32/3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活性炭用碱活化剂的回收方法,所述回收方法将活化产物与水混合,经洗涤分离后得到第1活性炭粗产物和第1水洗液;重复上述操作N次;将第N活性炭粗产物与水混合,经分离洗涤后得到活性炭产品和第N+1水洗液;将第1水洗液与沉淀剂混合经分离后得到高浓度活化剂溶液和固相沉淀,高浓度活化剂溶液经进一步提浓后得到固相活化剂;固相沉淀经高温焙烧再生处理后得到再生沉淀剂。本发明所述制备活性炭用碱活化剂的回收方法不仅实现了碱活化剂的回收,而且解决了采用碱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工艺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碱液造成的环境问题,更进一步的碱活化剂的回收利用,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活性炭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12090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423780.X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1B32/348 , C01B32/30 , C01B32/33 , B01J20/20 , B01J2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活性炭的可及度A为1.4~2.2;其中可及度A是表征活性炭吸附储存甲烷性能的参数。所述活性炭制备方法首先将石油焦、活化剂、过渡金属化合物混合均匀后进行活化反应;然后所得的活化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得到活性炭。本发明方法得到的活性炭孔分布合理,且具有适宜的比表面积,既有能够大量吸附甲烷的微孔,又有能够加快传质的介孔,具有储甲烷效果好、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8832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1336113.8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5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产中间相沥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油经分馏后分离出轻、重馏分油;轻馏分油经热聚合反应后的产物同重馏分油混合进行二次热聚合反应获得中间相沥青。所述方法生产的中间相沥青可以作为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08831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1335671.2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C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间相沥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次热聚合反应,所述N为1以上整数,优选为2以上整数,进一步优选为2;每次热聚合反应后均进行快速降温处理;所述降温速率为20‑150℃/min,优选50‑100℃/min,快速降温至热聚合反应温度的60%‑90%,优选60%‑90%。所述方法能够连续生产高纯中间相沥青,可用于生产高端碳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9988628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711471156.8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6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单段加氢裂化工艺。蜡油原料与氢气混合后进入单段加氢裂化反应器,通过上部单段加氢裂化催化剂床层后的物料分成两股;一股物料经床层中间抽出单段加氢裂化反应器,并进入加氢异构裂化反应器进行异构裂化反应;另一股物料继续向下流经下部的单段加氢裂化催化剂床层;所得单段加氢裂化反应物料和加氢异构裂化反应物料分别进行气液分离和分馏,得到不同规格的、石脑油、航煤、柴油和尾油产品。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在一套加氢工艺装置上同时生产两种以上不同规格轻石脑油、重石脑油、航煤、柴油、尾油产品的单段加氢裂化工艺,可以充分利用部分裂化物料所携带的热量,实现单段加氢裂化反应器与加氢异构裂化反应器的耦合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534297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710857879.5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脱硫的方法,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在溶液中反应,所述溶液包括水和至少一种能溶于水的有机碱性化合物,所述溶液的初始pH值≥7.2。溶液中有机碱性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1%~30%;在上述方法中,所选的有机碱性化合物为在水中的溶解度≥0.1g/100g水的化合物,优选溶解度≥1g/100g水。上述反应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有机碱性化合物的加入使H2S和SO2反应时间大大缩短,说明二者在水中的溶解速率趋于相近,从而更容易发生反应,反应得到的硫磺产品纯度高,只需液固分离无需精制。本发明的方法所需反应条件温和、设备简单易加工、投资低廉、操作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52958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710857919.6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液相反应脱硫的工艺装置和工艺方法,包括反应器和分离器,反应器由上至下依次为尾气吸收区、持液槽区和反应区;持液槽区包括隔板、若干升气筒和降液管,连通尾气吸收区和反应区;反应区下部设置至少两个喷嘴,对称分布,所述喷嘴倾斜地固定于反应区器壁上,喷头斜向上延伸至反应区内部;反应区的上部设置集液槽;集液槽底部设置液相抽出管,连通集液槽和分离器,分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尾气吸收区顶部。采用本发明的工艺装置,反应气体通过喷嘴喷入反应器与反应器内的反应溶液剧烈混合,极大的增加了气体在反应溶液内的溶解速率及反应速率;对称的两个喷嘴所喷出的气体在反应溶液中反应生成硫磺,继续喷入的气体推动夹带硫磺的反应溶液向斜上方流动进入集液槽。反应器内的溶液一直处于流动状态,防止硫磺在器壁及反应器底部沉积结垢,保证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07199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1226364.6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1B15/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作液溶剂体系,工作液溶剂体系包括如下组分:有机化合物A和重芳烃,其中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式为:,其中R1,R2,R3,R4为1~8个碳原子的烷烃取代基或芳烃取代基,芳烃取代基团包括C7~C9的烷基芳香烃;R5为1~5个碳原子的烷烃基团;以重量份计,有机化合物A为5~60份,优选15~50份,更优选为20~40份,重芳烃为30~90份,优选60~80份。该溶剂体系对蒽醌和氢蒽醌均有很好的溶解能力。该溶剂体系用于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中,氢化和萃取效率高,产品中的有机残炭量低,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