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烧石灰竖窑点火装置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07478U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20564541.1

    申请日:2016-06-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烧石灰竖窑点火装置,包括端盖、点火枪和引火燃气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内径与竖窑烧咀伸出窑外的套管外径相应,端盖上还开有一个与竖窑烧咀窥视管外径相应的孔,所述点火枪套装在引火燃气套管中并穿过端盖中部伸入竖窑烧咀中,瓶装引火燃气通过输气软管和电磁阀与引火燃气套管连接,便携式点火控制箱通过高压电缆与点火枪电联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只需利用极少量的瓶装引火燃气,即可引燃工艺燃气对气烧窑进行开炉点火,具有点火操作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时间短、工人劳动强度低、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

    机械料位计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212830Y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20095283.2

    申请日:2008-0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料位计,其包括重力式的探尺、连接探尺的钢丝绳、收放钢丝绳的动力机构、测量探尺信号的传感器,而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带牵引件的电动主机、同轴转动的大/小卷筒、绳缆、绳缆张力器,所述绳缆连接在所述牵引件与小卷筒之间,所述钢丝绳连接在所述探尺与大卷筒之间,所述绳缆张力器滑动压紧在绳缆上。本实用新型机械料位计,原理、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能够适应高温环境下测量,且方便联接自动化控制系统,便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一种石灰窑烟气管道防积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299966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0053874.4

    申请日:2020-0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灰窑烟气排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石灰窑烟气管道防积灰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插装在石灰窑侧壁的烟气管,所述烟气管包括水平管和垂直管,所述水平管和所述垂直管之间通过弯头连接,所述弯头处插装有与所述水平管平行的套管,所述套管远离弯头的一端连接有空气炮,所述空气炮连接有高压气源,通过所述高压气源驱动所述空气炮喷出高压气流,所述高压气流经过所述套管流向所述烟气管,以清理所述弯头以及所述水平管中的积灰。本实用新型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清灰,安全可靠,效率高。

    一种气烧石灰竖窑炉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256153U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20727631.X

    申请日:2012-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烧石灰竖窑炉顶结构,在气烧竖窑顶部设置一个有效容积>5m3的过渡料斗,并在过渡料斗上方安装有雷达料位计或重锤式料位计,过渡料斗下料口插入位于其下方的直径φ≥1m,高度H≥1.5m的伸入窑内的耐热钢料封管;在炉内耐火材料炉墙上方安装有带高温烟气引出口的耐火材料炉盖;在炉顶钢板平台下设有带烟气放散管的耐火材料烟气通道,烟气通道水平沿伸到炉壳外,并与炉外的波纹补偿器和烟气引风管联接;在炉顶钢板平台下方与耐火材料炉盖之间的间隙中填充高炉矿渣或膨胀珍珠岩轻质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集炉顶密封、安全环保、保温隔热、炉内料位控制于一体的气烧石灰竖窑炉顶结构。

    一种并流蓄热双膛窑支撑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033894U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20745146.5

    申请日:2012-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流蓄热双膛窑支撑拱结构,炉体分为预热带、煅烧带和冷却带,煅烧带内的工作衬装有全部使用高铝质或刚玉质耐火砖的工作衬,在冷却带内的支撑牛腿顶上装有采用氧化铝纤维或钢纤维增强高铝质或刚玉质浇注料预制而成的平顶支撑拱。煅烧带工作衬为高铝砖或刚玉砖,支撑拱为氧化铝纤维或不锈钢纤维增强高铝质或刚玉质浇注料预制而成的平顶结构,使用过程中不存在开裂、掉砖现象,使并流蓄热双膛窑一次性炉龄由6年延长到10年以上。

    一种气烧石灰竖窑工作衬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945167U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20582706.X

    申请日:2012-1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烧石灰竖窑工作衬结构,煅烧带下部环形均匀分布的上、下两排烧咀及其间的炉墙统一向窑中心延伸,煅烧带下部为直径小于预热带和冷却带的短圆筒形;自上排烧嘴中心开始到预热带为止的煅烧带上部往上呈一个上大底小的倒圆锥台形结构;自下排烧嘴中心开始到冷却带上部往下呈一个上小底大的圆锥台形。燃烧火焰喷入窑中心的行程缩短、阻力减小,气烧石灰竖窑的窑中心温度得到提高,均衡了煅烧带横断面上的温度分布,使竖窑的热工制度可控性提高,保证了产品质量,并使产品质量均匀稳定,杜绝了“粘窑”事故的发生,气烧石灰竖窑一次性炉龄也由10年延长到15年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