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8794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16362.X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N1/20 , C09K17/14 , A62D3/02 , C09K101/00 , C12R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溶磷菌及其与DEHP降解菌复合菌剂与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该菌株为Bacillus megaterium YLYP1,于2017年06月2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 NO:6020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菌剂,包括YLYP1和Rhodococcus pyridinivorans XB。该复合菌剂协同性较好,其溶磷能力和DEHP降解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且培养方法简便易行,繁殖迅速,适应能力强,利用YLYP1和XB既可有效改善土壤磷素缺乏的状况,同时也可去除土壤中DEHP有机污染物,对培育和提升土壤生态肥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边生产边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53142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17589.6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用于土壤改良的高效溶磷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菌株为Pseudomonas prosekii YLYP6,于2017年06月28日保藏于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7390。该菌株补充了溶磷菌的微生物资源库,该菌株培养条件及方法简便易行,且溶磷能力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土壤有效磷含量,且能够在土壤中保持持久溶磷活性,适应能力强,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含量,适应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适于作为微生物菌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845898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510066060.8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高效且能完全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sp.)2D,所述菌株于2015年1月22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5057。该菌株在72 h对高浓度的DBP(1000 mg/L)降解效率超过80%,对低浓度的DBP(200 mg/L)几乎完全降解;该菌株还能够降解DBP的中间产物邻苯二甲酸,最终将DBP完全矿化,所述菌株具有高效的DBP降解能力,极大地补充了DBP降解菌的资料库,该菌还具有生长速度快、培养方法简单、适应能力强、不易变异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649499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772610.7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低作物和土壤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的水肥调控方法,属于土壤污染修复与农产品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基肥和追肥的方式将钾肥、磷肥以及混合氮肥的不同用量施加于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土壤中,并在作物不同生长阶段控制不同田间持水量。该水肥调控方法可有效去除污染土壤中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降低种植作物体内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实现污染农田“边生产、边修复”,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态农业生产理念,另外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农田土壤有机污染修复与农产品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为土壤中抗生素污染修复和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实用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4805018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510066111.7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可同时降解多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壤霉菌(Agromyces sp.)MT‑E。所述菌株于2015年1月22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054。该菌能够以DBP和DEHP为唯一碳源进行好氧降解,在分别含有200 mg/L的DBP和DEHP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7天的降解率分别可达97.06%和86.25%。将该菌接种于污染土壤10天后,土壤中DBP和DEHP的降解率分别可达77.29%和55.51%,其高效的降解速率说明该菌在PAEs污染的土壤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2944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03249.9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喹诺酮类抗生素降解菌及其应用,属于环境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领域。该降解菌是从畜禽粪便中驯化、纯化得到的,名称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JOB,于2016年12月21日保藏于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 NO:60132。本发明将降解菌制成菌悬液或固定化菌剂,能够有效去除水体、土壤等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与物理吸附、化学降解等方法相比具有高效、节能和环保等优点。尤其是利用包埋剂将菌体固定,延长菌体寿命,菌剂作用效果佳,适应环境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80501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066111.7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可同时降解多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壤霉菌(Agromyces sp.)MT-E。所述菌株于2015年1月22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054。该菌能够以DBP和DEHP为唯一碳源进行好氧降解,在分别含有200mg/L的DBP和DEHP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7天的降解率分别可达97.06%和86.25%。将该菌接种于污染土壤10天后,土壤中DBP和DEHP的降解率分别可达77.29%和55.51%,其高效的降解速率说明该菌在PAEs污染的土壤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92077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211479229.9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1/14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1/38 , C02F101/34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苯胺黑药的伯克霍尔德菌及其生物炭‑降解菌制剂和应用。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sp.)WX‑6已于2022年8月2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GDMCCNo:62722。WX‑6菌株与生物炭制成菌剂,处理不含重金属离子的中性和碱性苯胺黑药废水96h后的去除率分别达89.7%和88.8%,处理含Cu2+和复合重金属离子(Cu2+、Pb2+和Zn2+)的苯胺黑药废水144h后的去除率分别达79.9%和61.2%,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分别达79.6%和83.3%。WX‑6菌株对25号黑药和丁钠黑药及苯胺和邻苯二酚都有良好降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04243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922400.2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1/02 , C09K17/14 , C12R1/385 , C09K101/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沙载体固定铜绿假单胞菌PS1的生物制剂及其应用。铜绿假单胞菌PS1对PAEs降解能力强,对DBP的降解率达97.5%,对DEHP的降解率达60.2%,且能以邻苯二酚、BA、PCA、PA、MBP、苯甲酸单丁酯、4,5‑二羟基邻苯二甲酸、DEP、DMP和DOP等多种PAEs为底物。以蚕沙作为固定铜绿假单胞菌PS1的载体制备的修复被PAEs污染环境的生物制剂,用于显著提高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或增加土壤硝态氮和/或铵态氮含量,提高变形菌门和/或消化螺旋菌门丰度,和/或降低放线菌目和/或Pseudonocardiales目丰度,从而修复被PAEs污染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99215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0924002.4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邻苯二甲酸酯的PS06828酯酶及其应用。编码PS06828酯酶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PS06828酯酶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PS06828酯酶属于第VI类脂肪酶家族中的羧酸酯酶,PS06828酯酶降解DBP的动力学曲线测定结果表明该酶在5min内降解能力极强,降解率达53.35%;此外,PS06828酯酶的最适温度为30℃,25℃~35℃范围内该酶的相对活力均在45%以上,其最佳pH值为7,且在pH值为7到8范围时表现出了较高的活性(>50%),在广泛的温度和pH值范围内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