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性点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9907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1035443.3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nventor: 周兴伟 张犁 吴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性点电压采样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功率管开通时刻采样电励磁双凸极电机中性点电压un;S2:将采样得到的中性点电压un与母线中点电压作差计算获得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特征量us;S3:将换相控制特征量us与换相阀值Ucom进行大小比较判断转子所在扇区,确定电机当前通电相。本发明通过采样电机中性点电压实现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中性点电压对电机转速不敏感,该方法能够适用于低速至中高速的全转速域。

    降低逆变器共模电压的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77067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869867.3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降低非隔离型三相准单级逆变器共模电压的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在合成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空间矢量过程中,当输入电压小于电网线电压峰值时,使用零矢量、正小矢量、中矢量和大矢量合成参考矢量,其中将零矢量(0,0,0)替换为(l,l,l),并舍弃共模电压模长为VL/3的正小矢量(l,0,0)、(0,l,0)和(0,0,l);当输入电压大于等于电网线电压峰值时,舍弃零矢量,只使用相邻的小矢量合成参考矢量;将参考矢量作为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空间矢量。本发明降低了共模电压变化量,并保证了共模电压频率不变,从而减小漏电流。

    一种交直流混联微电网分布式动态经济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919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97430.3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nventor: 吴峰 蒋科 宗炫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联微电网分布式动态经济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建立交直流混联微电网动态经济调度模型;步骤b:根据步骤a得到的模型,将运行成本微增率选为一致性状态变量,根据等微增率准则,分布式求解交直流混联微电网的经济调度问题,并在有限步内算法收敛;步骤c:对步骤b中计算得出的各机组单元的稳态功率中,不满足其运行约束的单元并进行分类处理;步骤d:基于负荷虚拟值的二次调整策略,分别实现交流子微网和直流子微网各自的最优调度。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交直流混联微电网分布式动态经济调度方法,能够解决交直流混联微电网的多时段动态经济调度问题。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时间尺度柔性负荷滚动调度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3794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28485.X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时间尺度柔性负荷滚动调度方法和系统,从调度时间尺度,综合考虑调度参数差异性和系统实时运行状态等因素,建立计及柔性负荷多时间尺度响应特性的日前-日内滚动调度模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提出基于分解-协调的递阶模型预测控制的日前滚动调度模型求解方法,以及基于动态滚动优化的模型预测控制的日内滚动调度模型求解方法,获得各个时刻柔性负荷最优出力。综合考虑电力系统调峰、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平抑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建立多时间尺度、多对象和多目标协同的柔性负荷滚动调度模型,实现柔性负荷的多目标优化调度和协调控制。

    基于寻优空间形态分析的参数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738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78415.X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寻优空间形态分析的参数辨识方法,所述方法在绘制出参数高维寻优空间平面投影的基础上,根据各参数寻优子空间最低点包络线的形态来开展参数辨识。辨识过程中,各参数的初始取值范围不必受经验值制约,可任取较大范围,然后通过参数寻优子空间最低点包络线的最小极值点的位置来缩小取值范围;在取值范围缩小过程中,对于寻优子空间最低点包络线持续存在最小极值点的参数,通过若干次取值范围调整,即可在其余参数数值未知的情况下单独确定其数值,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最终需要优化算法辨识的参数数目,达到提高参数辨识整体精度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