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25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47253.8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融合及原位分选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PDMS微流控芯片、PCB电路板和图案化金电极微阵列层;PDMS微流控芯片上设置有进样口、出样口和收集腔,进样口、出样口、收集腔均通过实验腔连通;实验腔内设置有若干独立通道和与独立通道连接的捕获腔,捕获腔的入口处设置有双腔捕获结构;图案化金电极微阵列上设置有与双腔捕获结构匹配的独立微电极。本发明的图案化金电极微阵列层上的独立微电极与双腔捕获结构配合,可以同一块芯片内实现细胞捕获、细胞电融合和细胞原位释放,还可以对双腔捕获结构内的细胞起到更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92697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1542444.9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融合芯片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侧向双孔结构的细胞电融合芯片装置,包括微图案ITO电极和PDMS微控流芯片,PDMS微控流芯片内设置有若干通道和捕获结构,通道与捕获结构连通,且通道上设置有多个进样口和出样口;捕获结构包括捕获腔室和聚焦柱,捕获腔室由设置在一侧的倒“山”字形结构和设置在倒“山”字形结构开口侧的两个斜柱组成,聚焦柱设置在捕获腔室对侧。本技术方案可实现两个相近尺寸细胞的电融合,同时实现高通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9587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525179.3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向灭杀的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包括样品进样器、微流控芯片、寻址式灭活控制器、收集器和计算机控制单元,微流控芯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顶部电极层、PDMS隔离层、通道层和底部电极层,所述通道层内设置有若干微孔结构。本发明通过对芯片结构的设计和优化,通过寻址式灭活控制器加载电信号将细胞捕获在微孔阵列中,随后筛选所需目标细胞,通过计算机控制单元下发逻辑指令对非目标细胞加载足以电死细胞的电信号,后通过收集器将已经处理过的目标细胞收集。
-
公开(公告)号:CN11494819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177258.3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小鼠内嗅皮层的电刺激仿真参数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内嗅皮层DBS电场模型;2)建立内嗅皮层的神经元模型;3)设置电刺激参数,利用刺激电极对内嗅皮层的神经元模型进行电刺激仿真,得到内嗅皮层DBS电场分布情况;4)根据内嗅皮层DBS电场分布情况对电刺激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电刺激参数。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小鼠内嗅皮层的电刺激仿真参数优化方法,采用该方法建立的电场和神经元模型用以研究不同刺激条件下的电刺激对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从而为实验选择刺激参数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057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25993.X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A61B5/0531 , A61B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阻抗检测功能的肌音信号检测装置,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检测盒和手环,检测盒内设有:激励源模块用于输出低于人体感知阈值的微弱刺激电流;固定阵列金属电极用于将激励源模块输出的低于人体感知阈值的微弱激励电流作用于人体并采集人体响应电压;震颤传感器用于采集人体手臂的肌音信号;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检测到的电压信号;WIFI模块用于将微控制器计算得到的阻抗值发送给智能终端;激励源模块与固定阵列金属电极、信号处理模块、微控制器连接成回路,微控制器还与震颤传感器、WIFI模块、状态指示灯连接,电源模块为各模块供电。本发明通过采集的阻抗大小来判断采集肌因信号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94992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10153873.X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D1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弹性传感器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检测线圈(1)和呈方形的激励线圈(3),所述激励线圈为双层线圈,所述激励线圈包括上层线圈(31)、下层线圈(32)和连接上层线圈与下层线圈的连接块(4),所述上层线圈与下层线圈间距有一定距离,上层线圈、下层线圈和连接块围成一个腔体,其中一个检测线圈设置有上层线圈的上方,另一个检测线圈设置于下层线圈的下方,两个检测线圈呈对角设置。本发明比圆形线圈更好使用,方便固定,两个检测线圈形成的差分结构能够帮助提高检测信号的信噪比。
-
公开(公告)号:CN105496642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020384.2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定向电流技术的多通道视皮层神经电刺激系统装置,包括MCU微控制器、DAC转换电路、可编程数字电位器电路、压控恒流源电路、单极性转双极性H桥电路和上位机。所述的上位机使用异步串口通信技术,给MCU微控制器发送指令,调节输出脉冲波形的频率、脉宽、幅度及定向电流系数参数。应用到视皮层神经电刺激修复中,解决现有仅通过提高微刺激电极阵列的密度而无法满足视皮层光幻视高分辨率的问题。在微电极的物理尺寸和数目不变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相邻两个微电极上的刺激信号的强度、脉宽及相位,在相邻微电极间建立电场强度峰值,建立电刺激的虚拟通道,达到类似插入一个更小电极的刺激效果,实现更高选择性的电刺激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608584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46357.9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12M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U形凹槽微电极阵列的细胞电穿孔芯片装置及其加工方法,所述的基于U形凹槽微电极阵列的细胞电穿孔芯片在芯片上集成了大量的U形凹槽微电极,使微通道内的电场聚焦在凹槽内,可实现低电压条件下的高效细胞电穿孔;集成的电极阵列,可实现大量细胞的同时穿孔。同时凹槽结构易于捕捉细胞,可通过芯片内流体的控制实现单细胞捕捉,进而完成单细胞穿孔。凹槽之间用二氧化硅+多晶硅隔离,该部分不上电,因此细胞不会在该区聚集和穿孔。铝引线层保证了芯片具有良好的电气导通性能;二氧化硅钝化层和芯片材料保证了芯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腐蚀性能。该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细胞裂解、细胞电转染、细胞电融合等研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932842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410201827.9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弯型人工耳蜗电极,包括由M组电极丝组成的电极丝会聚束、若干电极触点及M个弹性橡胶圈,每两根相邻的电极丝之间绝缘,第一弹性橡胶圈用于包裹第一组电极丝,...,第M弹性橡胶圈用于包裹第一至第M组电极丝;每一电极丝由Ni‑Ti形状记忆合金制成,且每一电极丝均具有两个记忆形状,导致整个电极丝会聚束也具有两种形状。当温度为人体的正常耳蜗温度时,电极丝呈弯曲状,电极丝会聚束整体呈与人体耳蜗形状相同的螺旋体形态;当温度为0摄氏度时,电极丝为顺直状态,电极丝会聚束亦整体呈现顺直状态。当电极丝在弯曲时,牵引着电极触点随着位移。上述预弯型人工耳蜗电极结构简单且植入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3182333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066314.7
申请日:2013-03-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脂质体制备和收集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和制备及收集芯片。制备及收集芯片包括制备室、收集室、废液室,所述制备室包括电极对和制备腔室,电极对通过导电胶带连接信号发生器,所述收集室包括上层收集腔室和下层收集腔室,两层腔室之间间隔一层微孔滤膜,所述制备室,收集室和废液室之间通过微通道连接。脂质体制备及收集装置主要应用了加电制备脂质体的方法,并在同一芯片上利用微孔滤膜对脂质体进行收集处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高效制备巨型空白脂质体或者载有药物、蛋白、微粒的巨型脂质体;脂质体制备及收集一体化减少中间过程;所需试剂量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