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0343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153592.6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81/02 , C08F8/40 , C08F120/06 , C08G73/18 , H01M8/18 , H01M8/1041 , H01M8/1088 , H01M8/10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枝共聚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膦酸化(聚烯烃‑g‑超支化聚苯并咪唑)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材料由于使用聚烯烃类为主链,以HBPBI为支链合成接枝共聚物。利用两种性质的聚合物将发生微观相分离形态构建质子传输通道,从而提高质子电导率;另外,在高温下柔性主链带动HBPBI支链运动以降低质子迁移活化能,促进磷酸或质子的迁移,提高质子电导率。利用超支化结构不仅可以容纳更多的磷酸,且超支化结构中的大量活性位点可以接枝大量的有机膦酸,双管齐下达到降低磷酸流失和提高质子电导率保持率的作用,通过本发明创造可以在较低的磷酸掺杂水平(ADL
-
公开(公告)号:CN11412240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96240.7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42 ,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负极极片及含该负极极片的锂离子电池,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一侧或两侧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和添加剂;其中,所述添加剂包括硅烷改性的聚乙二醇。本发明的添加剂可以在负极活性物质表面成膜,能够有效改善负极/负极活性物质表面的固态电解质膜的组成,提高固态界面膜中锂离子电导率、高分子组分含量,改善电池负极极片内部的电子和锂离子导通,提升负极极片内部锂离子动力学,避免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内阻增加,提升循环寿命和容量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3553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470899.9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81/02 , C08G73/18 , H01M8/103 , H01M8/1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烯烃接枝苯并咪唑类聚合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材料由于使用较为柔软的聚烯烃类为主链,以刚性的线性苯并咪唑类聚合物和超支化聚苯并咪唑类聚合物为支链合成软‑硬接枝共聚物。利用两种性质的聚合物将发生微观相分离形态构建质子传输通道,从而提高质子电导率;另外,在高温下柔性主链带动苯并咪唑类聚合物支链运动以降低质子迁移活化能,促进磷酸或质子的迁移提高质子电导率。而利用超支化结构容纳更多的磷酸的同时还能在不影响质子迁移的条件下限制磷酸在其中的运动从而降低磷酸的流失。通过本发明创造可以在较低的磷酸掺杂水平和较低体积溶胀率时获得高质子电导率)和较高的质子电导率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1914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1340053.7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81/02 , H01M8/103 , H01M8/10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g‑聚苯并咪唑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接枝共聚物是通过苯并咪唑类聚合物中的端胺基与侧链含羧基的烯烃类聚合物中的羧基通过缩合反应而得到的聚烯烃接枝苯并咪唑类聚合物的接枝共聚物。通过两种链段的相分离结构构筑质子传输通道,从而提高了质子电导率,实现在较低磷酸掺杂水平(ADL
-
公开(公告)号:CN111029632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1339814.7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1048 , H01M8/1044 , H01M8/1069 , C08F8/40 , C08F120/06 , C08F1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膦酸化聚烯烃/苯并咪唑类聚合物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复合质子交换膜由于使用膦酸化聚烯烃,膦酸受到聚合物链的牵制而无法随水流失,相比于无机磷酸和小分子有机膦酸掺杂PBIs复合膜,本发明所述复合质子交换膜可以有效的降低膦酸和磷酸的流失。另外,膦酸化聚烯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PBIs,可以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运动能力从而促进膦酸在复合质子交换膜中的运动,以提高质子电导率。通过本发明创造可以在较低的磷酸掺杂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57472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69926.0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81/02 , C08J5/22 , H01M8/18 , H01M8/103 , H01M8/1088 , H01M8/1072 , H01M8/1081 , C08L8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膦酸化聚烯烃接枝苯并咪唑类聚合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材料由于使用聚烯烃类为主链,以HBPBI和LPBI为支链合成接枝共聚物。利用两种性质的聚合物将发生微观相分离形态构建质子传输通道,从而提高质子电导率;另外,在高温下聚烯烃类柔性主链带动HBPBI和LPBI支链运动以降低质子迁移活化能,促进磷酸或质子的迁移,提高质子电导率。利用超支化结构不仅可以容纳更多的磷酸,且超支化结构中的大量活性位点可以接枝大量的有机膦酸,双管齐下达到降低磷酸流失和提高质子电导率保持率的作用,通过本发明可以在较低的磷酸掺杂水平和低的体积溶胀率时获得高质子电导率和较高的质子电导率保持率的高温质子交换膜。
-
公开(公告)号:CN11153383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258286.9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该制备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反应原料的反应室,所述反应室设置有第一气体进管;通过管道与所述反应室相连的第一沉积室;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沉积室相连的回收气体反应室。本发明的制备装置设置了沉积室和回收气体反应室,可以对因高温产生的(硫)蒸汽进行沉积回收,解决了硫蒸汽在管道中凝结带来的清理困难、以及硫蒸汽在管道中凝结后管道堵塞导致的问题,而且回收的硫还可继续作为反应原料使用;回收气体反应室可对反应中产生的副产物(硫化氢)进行回收,使与其它物质进行反应转化成其它副产品,通过对硫蒸汽的沉积回收和硫化氢的再利用,减少了反应物的流失,提高了反应物的利用率及制备工艺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47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80014446.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解质及电池。本申请的电解质的X射线衍射图中具有M个2θ衍射角为x的第一衍射峰和N个2θ衍射角为y的第二衍射峰,M≥1,N≥1,10°≤x≤30°,30°<y≤50°;M个第一衍射峰的半峰宽之和为a,N个第二衍射峰的半峰宽之和为b,1.0≤b/a≤1.9。本申请的电解质有利于锂离子的传导,具有良好的电导率,能够使电池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温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87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45006.2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7 , H01M10/0525 , H01M10/44 , H01M4/13 , H01M50/531 , H01M50/53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及电池操作方法,电池包括由第一极片、隔膜及第二极片卷绕形成的卷绕电芯,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以及设置于第一集流体至少一侧的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一活性物质层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集流体部分暴露于第一凹槽;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以及设置于第二集流体至少一侧的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二活性物质层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集流体部分暴露于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与第一集流体连接的第一极耳,第二凹槽内设置与第二集流体连接的第二极耳;第一极片还包括自第一集流体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和/或,第二极片还包括自第二集流体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延伸部。如此设置,在电池在低温充电时,能够减缓电池析锂。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70129.X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放电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应用于电池技术领域,本方法在获取电池当前温度之后,如果电池当前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则按照与电池当前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安全放电方式对电池进行放电,以使得电池处于安全状态。本申请在电池当前温度超过第一预设温度时,选择与电池当前温度所处的温度范围对应的安全放电方式及时充分地对电池进行安全放电,尽可能地保证电池的温度不超过电池的可承受范围,从而减小对电池产生的损害,以使得电池始终处于安全状态,避免引起严重的安全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