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82900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10347511.5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 Y02E40/30 ,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规模风电外送的直流输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直流电流整定值和直流电压整定值;对整流侧进行定电流控制,并对逆变侧进行定电压控制;根据直流系统传输的有功功率变动情况调整直流系统消耗的无功功率。本发明能有效降低交流系统送端的旋转备用容量和调频机组容量,节约直流系统的运行成本;根据功率因数变化分阶段调整直流系统消耗的无功功率曲线,配合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在保证合理功率因数变化范围的同时,维持交流母线电压幅值在允许范围内,且降低系统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频次。
-
公开(公告)号:CN105750363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05126.1
申请日:2016-04-05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B21D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续管弯曲矫正器,包括驱动装置、液压系统以及矫正压模,驱动装置输出端设置传动活塞,传动活塞往复运动运动驱动液压系统,所述矫正压模包括静压模与动压模,所述液压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矫正压模的动压模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缓慢均匀施压于接续管,逐步将弯曲变形部位进行修复矫正;在高空操作人员受到站位、手脚不能自如的条件限制下,使用轻便、具有固定模具、尺寸匹配、操作方便的矫正器具,能保证弯折处外表面几何直径尺寸不变形,弯折处无弯折痕迹、无裂纹,不需敲击,极大提高导线连接的安装工艺质量,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增加了接续管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024362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78274.9
申请日:2015-07-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田云飞 , 徐昊亮 , 范雪峰 , 杨云 , 付兵彬 , 陈兆雁 , 余泳 , 靳攀峰 , 夏懿 , 杜鸿 , 张中丹 , 宋汶秦 , 贾春蓉 , 杨昌海 , 杨晶 , 雒亿平 , 刘保群 , 万小花 , 梁魁 , 朱文化 , 魏勇 , 薛国斌 , 孙志宏 , 李玉科 , 张海生 , 赵宇洋 , 徐慧慧 , 石屹 , 李媛 , 戚翰德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同塔双回线单相接地过渡电阻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首先,当距离保护启动后,采集被保护线路保护安装处的电压以及双回路电流;分别计算两回线路保护安装处本端流过的零序电流,然后对同塔双回线路内部固有的电磁环网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些电压平衡方程求解出故障线路对端零序电流,进而求解出故障点流过的零序电流;根据本发明中提出的消除同塔双回线单相接地过渡电阻的方法准确计算故障阻抗的实部和虚部。本发明方法可以消除高阻接地对接地距离继电器的影响且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268799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11296.3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江西博微新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5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配网设计智能化辅助评审方法,是根据系统设定的资料上报深度及格式要求,对配网设计整体资料进行完整性校验;对比标准物料库,检查该设计是否引用标准物料或非标准物料;对通用设计方案,检验技术特性差异,根据其技术特性条件检索通用设计方案模块,并进行对比;根据标准模块快速组价,形成模拟造价,然后与设计单位上报的造价进行对比。本发明有利于提高评审效率与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82273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10631712.9
申请日:2013-1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bragg光栅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输电线路完成挂线后需观测档内的导线,分别粘贴在所述导线两端、且长度为预设长度的第一光纤bragg光栅和第二光纤bragg光栅,以及悬挂在所述导线弧垂处、且重量为预设重量的附加荷载。本发明所述光纤bragg光栅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灵敏度低、可靠性低、使用寿命短和抗干扰能力差等缺陷,以实现灵敏度高、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10752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810037098.6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G02B6/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屉式光纤配线架,主要包括:外壳(1)、配线盒(2)和光纤(3),配线盒设置在外壳(1)内部,光纤(3)设置在配线盒(2)中,配线盒外具有光纤余量,还包括被设置为改变光纤余量的活动连接器(4)。能够省时、省力的拔插光纤配线盒,不仅避免传统光纤配线架强行拉出配线盒时,导致出现光纤折断的现象,而且还避免由于操作空间狭窄,可能出现跳纤上的豁口对不上、跳纤插错端口等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856568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04610.6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H02B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领域,公开一种配电柜引线器,包括引线管(1)和支撑管(2),其特征在于:引线管(1)和支撑管(2)通过一截波纹管(3)连接,引线管(1)侧面设有与引线管相垂直的平板状搭板(4),支撑管(2)下侧面设有平板状展示牌(5),支撑管(2)上侧面通过弹力绳(7)连接有吸盘(6),引线管(1)、支撑管(2)、波纹管(3)、展示牌(5)为整体结构。本配电柜引线器可以帮助电线穿过配电柜的穿线孔,并且能够标识出不同的电线,防止电线混乱,避免布线发生错误。
-
公开(公告)号:CN10851790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247582.1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渍土地区输电线路灌注桩基础的防腐方法,所述方法为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外侧设置用于隔离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与腐蚀性土体的高密度聚乙烯管。该方法以高密度聚乙烯管作为灌注桩基础的保护筒,解决了防腐布袋作为桩基保护层存在的施工复杂、成本高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高密度聚乙烯管的超强耐腐蚀抗渗透性能保证桩基的使用寿命50年以上,通过试验检测桩基力学性能优于原装土桩基,抗腐蚀性能优异、施工简便,能够在今后高压线路混凝土基础、桥梁基础、工民建筑基础等领域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3562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59714.5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信设备机箱,包括箱门、箱体,其特征在于:箱门(2)经铰链连接在箱体(1)上,箱门(2)远离铰链一侧安装有门锁(7),箱门(2)上镶嵌有观察玻璃(4),箱体(1)内部固定有若干弹力导线(5),弹力导线(5)为贴合箱内安装的不同尺寸设备外壳均呈螺旋线形状,每根弹力导线(5)均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1)内壁,箱体(1)以箱门打开方向为正面的左、右侧面均镶嵌安装有一个离子风扇(3)。具有有效去除掉箱体内的静电,改善通信设备的工作环境,提高通信设备的使用寿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809338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189265.0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程紫运 , 付兵彬 , 杨德州 , 徐昊亮 , 田云飞 , 张海生 , 余泳 , 陈兆雁 , 靳攀润 , 刘正英 , 彭婧 , 王洲 , 陆军 , 王正花 , 龚岩 , 李朋亚 , 李正发 , 司夏河 , 赵宇洋 , 徐慧慧 , 王仕俊 , 杨晶
IPC: H04L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1/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网自动带宽预测装置,输入预处理单元、数据输入单元、主控单元和显示单元顺次连接,各个单元相互协调处理,最终实现了根据具体网络的汇聚模型,对网络所有节点和路径的自动带宽预测,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进行带宽流量预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切实指导工作人员找出目前网络容量的瓶颈部分,从而引导投资的精准投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