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50111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611042665.4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2/14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锂电池隔膜干法双拉工艺,包括将原料进行搅拌,干燥,干燥头投入挤出机中挤出成基片,将基片冷却成型,对基片进行双向拉伸、热处理,最后进行分切包装。本发明所用的干法双拉工艺具有以下优势:横向收缩率低,工艺简单,制品厚度范围广(产品厚度为0.015mm至0.06mm,实验室已达到0.08mm);可用与动力电池;产品成品率高达65%以上(行业内普遍30%~50%)左右;微孔尺寸分布均匀,透气性更好,可以使用PP、PE作为原料,也可以做三层复合膜;相对于湿法工艺,生产工艺对环境污染小。
-
公开(公告)号:CN10830597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11482318.8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亲水性的锂电池隔膜,包括聚氧乙烯隔膜层、蛋白质-聚丙烯聚合材料层、沙漏形微孔;所述锂电池隔膜上设置有所述聚氧乙烯材料层,所述锂电池隔膜上设置有所述沙漏形微孔。设置了沙漏形微孔,提高了隔膜的挂液能力,使用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成锂电池隔膜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和耐高温性能,能够在电池中的电解液的腐蚀环境和使用时的温度变化中保持稳定的使用特性,从而延长了电池的使用的稳定性,提高了电池性能,并且在表面设置聚氧乙烯亲水材料层,提高了隔膜表面的亲水性,三层结构,中间层配合蛋白质,其有能力极化至能形成氢键的部位,并使其对油或其他疏水性溶液而言,更容易溶解在水里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55671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25940.0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可分解薄膜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魔芋浸提液,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备用;(2)将魔芋浸提液和微晶纤维素混合制得魔芋纤维素乳液;(3)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粉末溶解在氯仿中配置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溶液;(4)将N-乙烷基咪唑、海藻酸钠加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溶液与魔芋纤维素乳液混合;(5)将共混乳液涂布流延成膜得生物可分解薄膜。本发明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魔芋作为基础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易被自然界的多种微生物或动植物体内的酶分解、代谢,魔芋富含纤维素,纤维素具有可再生、可降解性、亲水性、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能好等优点,使制得的薄膜具有优良的生物可分解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11377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42775.0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2/14 , H01M2/16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53 , H01M2/145 , H01M10/052 , H01M2250/20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内层、中间层、外层,所述内层为胶化微孔聚合物膜,中间层为多孔聚合物膜,外层为胶化微孔聚合物膜。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配料,挤出、复合成型,铸片、冷却定型,双向同步拉伸,萃取干燥,横拉扩幅,在线收卷等步骤,本发明制得的锂电池隔膜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吸液保液能力大幅度上升,自放电率降低,隔膜机械性能提高,延长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工作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5011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42665.4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2/14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锂电池隔膜干法双拉工艺,包括将原料进行搅拌,干燥,干燥头投入挤出机中挤出成基片,将基片冷却成型,对基片进行双向拉伸、热处理,最后进行分切包装。本发明所用的干法双拉工艺具有以下优势:横向收缩率低,工艺简单,制品厚度范围广(产品厚度为0.015mm至0.06mm,实验室已达到0.08mm);可用与动力电池;产品成品率高达65%以上(行业内普遍30%~50%)左右;微孔尺寸分布均匀,透气性更好,可以使用PP、PE作为原料,也可以做三层复合膜;相对于湿法工艺,生产工艺对环境污染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12930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44300.2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45 , H01M2/16 , H01M10/4235
Abstract: 一种制备可逆性启闭锂电池隔膜微孔的方法,步骤如下:在锂电池隔膜表面喷涂一层温敏性材料,或者在锂电池电解液中加入温敏性材料。所述温敏性材料为温敏性水凝胶,该材料与其它水凝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跟随温度变化进行可逆性溶胶‑凝胶转换。当温度降低时,为溶胶状态(像液体),当温度较高时形成水凝胶。也就是说,在锂电池正常工作状态下,温敏性材料为液体状态存在于电解液或隔膜上,当电池发生短路温度急剧升高时,温敏性材料形成凝胶,将隔膜微孔闭塞,阻断电流通过,但当温度下降后又形成溶胶,使隔膜微孔打开,使电流正常通过。
-
公开(公告)号:CN10506208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29182.6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961 , Y02W90/11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可食性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食性包装膜由下列组分制成:谷蛋白、海带、竹笋、甘油、紫胶树脂、明胶、硬质酸钠,所述谷蛋白优选小麦谷蛋白。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采用的所有材料都是安全无毒的,提高了可食性包装膜的食用安全性;以谷蛋白为基础,配配从海带与竹笋的提取物来制作包装膜,提高了包装膜的耐水、耐油和透气性,极大的提高了包装膜的机械性能;通过添加紫胶树脂与硬质酸钠来调和膜中粒子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提高保鲜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03815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30418.8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增强型PET材料,所述PET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制成:PET树脂70%、改性膨润土12%、岩石粉14%、助剂1%、热稳定剂1%、增塑剂2%。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制作的PET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气体阻隔性、抗冲击性以及优异的热稳定性;本发明强复合增强型PET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优异,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模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能够满足多种场合的生产工艺和使用性能的要求;本发明强复合增强型PET材料具有较高的光线透过率、耐火度和抗冻裂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017546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20451.8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J5/22 , C08L23/06 , C08L23/12 , C08L27/12 , C08L67/02 , C08K13/02 , C08K7/06 , C08K3/34 , H01M2/14
Abstract: 一种干法双拉锂电池隔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1)按重量份数称取PP/PE 100份、改性聚对聚三氟氯乙烯10份、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份、环已烷0.5份、甲苯2份、纳米碳化硅5份、炭纤维0.5份、聚乙烯蜡2份;2)将步骤1)中的原料混合,加热,送入挤出机熔融挤出,之后在铸片辊上冷却铸成厚片;3)对步骤2)中的厚片采用MDO技术进行预热、拉伸,完成后冷却回火,制成薄膜;沿机器方向拉伸薄膜能够提高薄膜的性能,如刚度、平整度、拉伸强度和开孔性等;4)对步骤3)中的薄膜采用TDO技术进行预热、拉伸,完成后回火定型;5)对步骤4)中定型后的薄膜进行收卷,大分切、小分切,然后包装形成锂电池隔膜。
-
公开(公告)号:CN1192613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09918.7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B32B27/32 , B32B27/30 , B32B27/34 , B32B27/18 , B32B27/06 , B32B27/08 , B32B7/12 , B65D65/40 , B29C48/00 , B29C48/07 , C08L23/06 , C08L23/0846 , C08L77/00 , C08K5/16 , C08J5/18 , B29K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DO拉伸的PE高阻隔膜,属于聚乙烯膜制备技术领域。该阻隔膜包括上下两层膜,上层包括40~50份聚乙烯和20~30份阻隔剂;下层包括30~40份聚乙烯、15~25份阻隔剂和2~6份光敏剂,通过粘合剂将上下两层粘连。其中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通过适当提高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乙烯的含量,增强对水蒸气的阻隔性,而未被成功阻隔的氧气与下层中的光敏剂分子发生光动力反应,产生活性氧达到抑菌效果,采用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光敏剂分子和聚乙烯之间有着良好的相容性,再采用MDO工艺对薄膜进行拉伸,提高了薄膜的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