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9024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10633.9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自沉式海底地震采集装置及其方法,涉及海底地震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包括:底座、配重、海底地震仪、第一水声换能器、第一推进装置、第一电能交换装置、换能装置和储能装置,通过增加换能装置和储能装置,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存储,同时通过换能装置获取储能装置存储的电能后补充到海底地震仪实现海洋地震仪长期在海底工作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5095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03053.7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地震采集电缆及其方法,属于地震采集电缆技术领域,该一种新型地震采集电缆包括前减震段、第一工作段、第二工作段、后减震段和尾翼依次进行连接,所述前减震段包括电缆接头、第一壳体和减震垫,所述电缆接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呈“子弹”形设置,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电缆接头的端部开设有过线孔,主控芯片判断电缆压力值异常后控制电磁阀以及开启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开启,通过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梯铁异性相吸使滑块沿滑道朝第一电磁铁方向移动,使得限位杆脱离限位腔,同时,压缩腔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引流管向气囊注入并使气囊从膨胀容纳腔膨胀到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1229846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1312669.6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柱状取样器配套收放装置,涉及海洋地质取样收放装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滑轨、滑车、配重承载框等,滑轨使用螺丝固定连接到甲板面上,滑车嵌套在滑轨上,配重承载框与滑车转轴连接。该重力柱状取样器配套收放装置,通过设置的双向电机带动储缆滚筒旋转对牵引绞车钢丝缆进行放出或收卷,能够带动滑车在滑轨上滑动,进而可带动重力柱状取样器向船体的尾部或者甲板内部滑动,方便重力柱状取样器布放或回收,通过设置的滑车与配重承载框的轴接,当将重力柱状取样器的配重头吊起时,此时滑车与配重承载框之间呈垂直的状态,进而方便将重力柱状取样器下放与回收,能够避免在晃动的船上重力柱状取样器发生摆动,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44488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371980.8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V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时钟海底地震仪数据采集装置和方法,包括电源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原子钟、晶振时钟、数据采集模块、水听器和地震计,通过采用同时使用原子钟和晶振时钟2种不同精度的时钟,日常的采集工作使用低精度低功耗的晶振时钟,只有在设定的时间启动原子钟,原子钟与晶振时钟时间进行对比,记录二者的误差并校准晶振时钟,这种采集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原子钟的使用功耗,既保证提高了采集记录系统的时钟精度,又能保持了较低的系统功耗,从而使双时钟海底地震仪数据采集装置具有了高精度的时钟信息和较低的功耗,增强了海底地震仪的探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78967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209911.4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涉及海洋地磁探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实时传输的海洋地磁日变观测装置,包括浮标体、传感器舱和释放回收单元;传感器舱内设置有地磁传感器,浮标体包括密封舱体和设置在密封舱体内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储能装置、数据采集控制单元、数据存储单元和传输模块,储能装置用于给浮标体内的采集电路和传感器舱内的地磁传感器供电,数据采集控制单元与数据存储单元和传输模块电连接,地磁传感器通过水密电缆与浮标体内的数据采集控制单元连接,浮标体设置在海面上,并通过缆绳与传感器舱连接,传感器舱通过缆绳与释放回收单元连接。本发明提高了海洋地磁测量的精度,并且测量结果可实时传输,可广泛应用于海洋探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658566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1086715.2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V3/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探测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海洋地磁场难以观测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海底地磁日变观测装置,包括浮力球、传感器舱、电子舱和释放回收单元,所述传感器舱内设置有磁力传感器,所述电子舱内设置有供电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电子舱和传感器舱供电,所述数据采集控制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所述传感器舱内的磁力传感器通过水密电缆与所述电子舱内的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浮力球、传感器舱、电子舱和释放回收单元之间依次通过缆绳连接。本发明能够提高海洋地磁探测的精度,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65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89836.7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地震数据采集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通讯模块、测试模块和数据模块,有效执行地震数据的采集、信号转化、存储和传输,保证了地震数据采集的精密性,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采信度。多个采集通道的设置,每个采集通道对应适当数量的地震数据采集元件即水听器,有效压制了数据采集中的随机噪声,进一步保证了数据采集的精密性,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采信度,使得勘探能够获得良好的探测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928359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10993492.7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多源重力数据融合方法,以卫星重力数据网格点为基础,插值计算船测点坐标的重力值,并基于小波变换对插值结果和船测重力数据完成多种小波函数及多层分解,有效提取船测重力数据内丰富的高频信息,合理提取卫星重力数据的低频有效成分;通过建立的评价方法,合理选择小波函数及分解层数,并通过小波逆变换得到船测点坐标的重力融合数据;基于融合数据及卫星散点数据,重新插值获得研究区卫星散点位置的数据,在兼顾精度及融合效果的情况下,合理产出研究区高精度海洋重力成果数据,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860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54858.4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海底探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海底取样器贯入深度测量设备,包括取样器主体、外壳和若干压力敏感元件;取样器主体用于采集海底沉积物样本,外壳包裹在取样器主体外部;压力敏感元件分别安装在外壳上,用于实时感知海底取样器所受到的压力变化;压力敏感元件包括感应膜片、应变电阻和封装外壳;感应膜片位于最外层,直接接触外部环境,感应膜片的边缘与外壳密封,感应膜片与外壳之间留有缓冲气体;应变电阻固定在感应膜片外壳之间,并在感应膜片上形成凸起部;当感应膜片发生形变时,应变电阻的形状和阻值会随之发生变化。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获知到插入沉积物深度,并且能够准确获知到插入过程中沉积物的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31064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44274.9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底爬行器的连续重力探测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地球物理技术领域,包括:采用安装有绝对重力仪和相对重力仪的海底爬行器,对待测区域进行网格化探测。首先,获取每个网格单元中心点的相对重力数据,建立相对重力矩阵。然后,利用贝叶斯概率模型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确定相对重力数据的异常点、边界点和过渡点。对这些特征点进行聚类,得到多个聚类中心和飞点。接下来,控制海底爬行器沿聚类中心和飞点的遍历路径,获取绝对重力数据。最后,结合相对重力矩阵,使用克里金插值法计算整个待测区域的绝对重力矩阵作为重力探测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实现海底高精度重力数据的探测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