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卷绕机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62389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35095.0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杨帅

    Inventor: 杨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2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卷绕机,包括套电池壳机构、夹电芯移位机构、卷绕机构、极片夹送机构和隔膜纸拉送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此设备可以完全替代之前的人工操作,全程自动化作业,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各机构布局合理,极大节约了空间。

    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94966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010112986.3

    申请日:2010-02-08

    Inventor: 金大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二次电池包括:1)电极组件,具有外表面;2)密封带,附于并围绕电极组件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3)罐,容纳电极组件和密封带。密封带包括:i)粘合剂层,与电极组件的外表面接触;ii)基体层,形成在粘合剂层上并且至少局部覆盖粘合剂层。基体层与罐的内表面接触。粘合剂层的至少一部分没有被基体层覆盖。

    互连接合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2305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80016726.9

    申请日:2011-03-22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包括具有心轴的凝胶卷型电极组件的蓄电池。心轴包括正部分、负部分和可移除部分。某些实施例中,心轴是具有两个面的平面件,其中,在正部分和负部分中的每个上具有沟槽。沟槽可以在心轴的相同或相反面上。沟槽尺寸被做成容纳正馈通销和负馈通销。使用可移除部分围绕心轴缠绕电极以缠绕心轴。一旦完成缠绕,可使可移除部分脱离。正部分和负部分留在电极组件中,且正部分和负部分彼此绝缘。该心轴允许凝胶卷组件更紧密的缠绕,提高电池的小型化并还获得其中之后放置的凸片不导致毛口或短路的电极组件。

    圆筒型碱性蓄电池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960050B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610138950.6

    申请日:2006-09-20

    Inventor: 前田泰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8 H01M2/1653 H01M10/286 Y02E60/124

    Abstract: 提供一种生产率及质量高,并且快速充电特性及放电特性优异的高电容的圆筒型碱性蓄电池。圆筒型碱性蓄电池在导电性的圆筒状外装罐内具有卷绕正极板(24)、负极板及隔板而成的电极组。在所述外装罐的最大径为Dmax,正极板(24)的匝数为N时,满足用N≥[0.5×Dmax-2.65](其中,[]为高斯符号)表示的关系。例如,在AA尺寸的电池中,匝数为4匝以上。另外,从电极组的横截面看,在以正极板(24)的卷绕起始端部(36)的周方向位置为基准位置时,从正极板(24)的卷绕结束端部(40)的周方向位置沿正极板(24)测量的直至所述基准位置之间的角度θ在180°以上且270°以下的范围。

    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17785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780035101.0

    申请日:2007-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电极组(4)和集电板(10、11),该电极组(4)是在正极板(1)和负极板(2)的端部从多孔质绝缘层(3)突出的状态下,正极板(1)和负极板(2)隔着多孔质绝缘层(3)配置而成的,集电板(10、11)形成有在内侧具有间隙部(12a)的突出部(12);将从多孔质绝缘层(3)突出的极板端部(2a)与集电板(10、11)的主表面抵接的同时,对突出部(12)进行局部加热,由此将极板端部(2a)和集电板(10、11)接合,极板端部(2a)通过突出部(12)熔融所生成的熔融构件来焊接在集电板(10、11)上。

    镍氢蓄电池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43091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89358.6

    申请日:2007-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镍氢蓄电池,即使将极板的面积增大到某一定以上,也提高输出。镍氢蓄电池的负极板(8)含有非水溶性高分子粘接剂,且每单位电容的有效表面积为70cm2/Ah。正负极板(6、8)之间的第一及第二隔板(10a、10b)的密度为450kg/m3以上600kg/m3以下的范围,这些隔板(10a、10b)的无纺布通过经由复合纤维(32)的熔接部将极细纤维(30)和复合纤维(32)结合而形成。纤维(30、32)的截面形状为大致圆形,极细纤维(30)及复合纤维(32)的直径为1μm以上小于5μm或5μm以上15μm以下。极细纤维(32)在纤维(30、30)中所占的比例为10质量%~20质量%的范围,对隔板(10a、10b)中至少一方的无纺布实施有磺化处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