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硅碳混合阳极极片及含该极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409192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48929.3

    申请日:2014-0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H01M4/667 H01M4/80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硅碳混合阳极极片及含该极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多孔硅碳混合阳极极片包括多孔阳极集流体,以及涂膜在多孔集流体上的两层涂膜层。靠近多孔阳极集流体的第一层为粘结剂和导电剂的混合物,第二层为硅碳混合物、粘结剂、导电剂的混合物,第二层涂布在第一层之上。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阴极极片、多孔硅碳混合阳极极片,及置于两者之间的隔离膜和电解液。本发明提供的多孔硅碳混合阳极极片克服了传统工艺制作的硅碳混合阳极锂离子二次电池循环过程中体积膨胀大的缺点,能提高硅碳混合阳极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容量保持率,并且降低循环过程中锂离子电池的厚度膨胀率,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

    三维多孔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芯单元及其制法和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3996859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69245.4

    申请日:2014-06-17

    Inventor: 王庆生 杨哲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H01M4/80 H01M10/0525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用电极的制备及电池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三维多孔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芯单元及其制法和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板由30~70μm厚的网状铝集流体以及复合在铝基网状集流体单面或双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组成,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锂金属氧化物、导电剂、添加剂及粘结剂;负极板由20~60μm厚的网状铜集流体以及负极活性物质膜层组成,其中铜基网状集流体嵌入在负极活性物质膜层中,负极活性物质膜层包括石墨、MCMB、添加剂、粘结剂,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提高表面积,增加离子迁移通道,缩短离子的交换距离和时间,消除了各种极化引起的产热问题,并提升了电池倍率性能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

    大容量高倍率的二次电池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0428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89517.X

    申请日:2012-12-29

    Inventor: 李瑶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0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高倍率的二次电池,其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电芯以及连接至电芯上的极耳,所述电芯由正负极片和隔膜经卷绕或叠片而成,所述正负极片均包括集流体和涂覆在集流体上的涂层,所述集流体为至少在涂覆涂层处开设有若干通孔的金属箔片。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更低;2)涂层中的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接触面积更大,集流效果更好,大倍率充放电性能更佳;3)在相同规格下,涂覆在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更多,可有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二级腐蚀三维多孔锂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79578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19709.6

    申请日:2014-01-16

    Inventor: 洪涛 郭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H01M4/80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流体及电化学腐蚀技术领域,是一种二级腐蚀三维多孔锂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该二级腐蚀三维多孔锂电池集流体按下述制备方法得到:先将铝箔放入磷酸水溶液中进行磷酸腐蚀处理,然后将铝箔放入一级电腐蚀液中进行一级加电腐蚀,接着将铝箔放入硝酸水溶液中进行硝酸腐蚀处理,再将铝箔放入二级电腐蚀液中进行二级加电腐蚀,最后将铝箔放入化学腐蚀液中进行化学腐蚀得到二级腐蚀三维多孔锂电池集流体。本发明可以增加活性物质吸附能力,改善现有技术中常遇到的掉粉、溶胀脱粉现象,增加比容量,降低接触电阻,增加正板板导电性,提高锂电池充放电容量,同时能够减小电池体积,延长电池寿命。

    用于储能装置的多孔结构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80524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80009850.7

    申请日:2012-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储能装置的多孔结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孔结构可以包含硫并且可以用于电化学电池中。这样的材料可以用来例如形成电化学电池中的一个或多个电极。例如,本文中所述的系统和方法可以包括包含导电多孔载体结构和基本含在所述载体结构的孔隙内的多个包含硫(例如作为活性物质)的颗粒的电极的使用。本发明人已出乎意料地发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多孔载体结构内孔隙的尺寸和/或孔隙内颗粒的尺寸可以“特制”为使得电解质与硫之间的接触得到增强,而电极的导电性和结构完整性保持在足够高的水平以允许电池的有效运行。此外,多孔载体结构内孔隙的尺寸和/或孔隙内颗粒的尺寸可以选择为使得能够获得任意合适的硫/载体材料的比率而同时在电极中保持机械稳定性。本发明人还已出乎意料地发现,包含某些材料(例如金属如镍)的多孔载体结构的使用可以相当大地提高电池性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多孔载体结构的孔隙内形成硫颗粒的方法可实现颗粒尺寸与孔隙尺寸之间的所需关系。多孔载体结构内孔隙的尺寸和/或孔隙内颗粒的尺寸还可以“特制”为使得所得电极能承受各向异性力的施加而同时保持电极的结构完整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