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7103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30245.7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 G05B19/418 , G05B19/4185 , G05B22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慧大棚,包括感知系统、传输系统、响应系统和展示系统;所述感知系统采集环境信息,并通过所述传输系统发送至所述展示系统,所述展示系统将所述环境信息代入预先建立的生物模型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分析处理结果产生控制指令,将所述控制指令通过所述传输系统发送至所述响应系统,所述响应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综合配电箱对响应设备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所述智慧大棚内的环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可见,该智慧大棚能够基于物联网实时采集环境信息,并基于该环境信息对智慧大棚进行远程控制,便于让智慧大棚持续创造出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稳定可靠的环境,大大节省了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532647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479219.X
申请日:2013-10-14
Applicant: 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WiFi物理层时域特征的视距传播路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室内WiFi无线局域网物理层提取接收信号主要路径的包络;计算所述包络的偏态值;根据所述偏态值判断接收机与发射机之间的主要传播路径是否为视距传播路径。本发明通过从物理层提取多径传播的时域信息,利用信道冲激响应滤除噪声和延迟较长的非视距传播路径的影响,利用接收机的移动提高非视距传播路径的随机性同时维持视距传播路径的确定性,提高了视距传播路径判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在普适的无线局域网设备上和典型室内环境中实现了视距路径传播的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0453658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55233.X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
IPC: G06F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18 , G06F3/0233 , G06F3/02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动态条件随机场的键盘输入侦测方法,包括:获取不同位置的若干个麦克风M1M2M3...M2m的位置;通过归一化互相关方法,对于所有的麦克风对,计算同一音源发出的声音到麦克风Mi和麦克风Mj的带误差容忍的时间差范围Δtij;根据带误差容忍的时间差范围Δtij和每对麦克风的位置,获得相应的双曲线;将所有的双曲线叠加在平面上,平面中被双曲线带覆盖次数最多的区域即为最大可能的音源区域,侦测出键盘输入字符的大概位置;利用动态条件随机场对键盘输入的位置信息进行建模,通过线下学习的文本特征关联性来恢复输入字符序列。本发明没有假设数据之间的独立性,利用现实存在的时空关联性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概率模型,实现了对键盘输入的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4281840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11008.4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637 , G01C11/06 , G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定位识别建筑物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智能终端拍摄目标建筑的照片,提取照片中目标建筑的顶部轮廓;获取所述照片的拍摄点所在位置对应的地图,将该地图中的建筑作为候选建筑;从所述候选建筑中确定出与所述目标建筑的顶部轮廓最佳匹配的建筑,以该建筑的位置信息定位识别所述目标建筑。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目标建筑物的单张照片,便能快速地实现该目标建筑的定位识别,时延低,无需依赖事先部署的数据库,识别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253868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10496083.8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存储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包括:用户端监控用户端的同步文件夹中的数据变动,并将数据变动的详细信息保存在用户端;用户端根据监控到的数据变动的详细信息计算同步推迟时间;用户端根据所述计算的同步推迟时间,向云存储服务器发送数据同步传输请求并传输变动数据,以使云存储服务器监听到数据同步传输请求后更新云存储服务器中的原有数据。通过上述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云存储数据同步过程中的流量滥用问题,降低了数据同步过程中的网络开销,提升了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3970892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23724.2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13/183 , H04N13/1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家居设备的多维度观影系统控制方法,对任意给定的视频进行分析,包括图像信息、音频信息、字幕文字信息;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获得视频内容,以及视频内容随时间的变化;利用内容与感官间的映射关系,形成随视频变化的感官变化脚本,脚本内容包括温度感觉、湿度感觉、移动感、味觉、增强视觉、触觉;根据感觉随视频变化的脚本,通过智能家居设备产生与脚本同步的感受。本发明具有分析准确性高、利用智能家居设备因而成本低廉、实时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14488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410003884.6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
IPC: G06Q5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社会网络中问答平台的优化方法,其从大量的问题回复中选择可信答案来帮助提问者得到准确率最高的最终答案;包括:对每个问题回复者的答案的错误率进行评估;计算满足用户要求的答案准确率所需的问题回复数目并在线进行答案收集;返回给用户最终的问题答案。采用本发明可以保证问答平台中提问者获取的最终答案的准确率,有效减小提问者获取答案的开销以及缩短提问者获取最终答案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679212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54522.9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
IPC: G06K9/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视频的高效高准确率的人数检测方法,本方法包括:人脸检测、人体检测、头肩检测和人员综合分析,人员综合分析另外三个部分的检测结果,分析人员分布的情况和可靠性;并根据用户提出的最低可靠性需求,输出高可靠的人员检测结果和人数估计结果。其优点是:本发明基于广泛部署的普通视频监控设备,利用多种高效人员检测技术应对不同的人员姿势和分布情况,并有效综合多种人员检测方法的结果,以实现在复杂环境下对人员的高可靠度检测和计数。
-
公开(公告)号:CN103648123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86959.0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维空间证据信息的诊断系统部署方法,包括:首先将多维证据集合E={E1,E2,...,Ek},|E|=k投影到一个统一的数据空间Eg={e1,e2,...,et};初始化目标集合Cmotes=φ,节点候选集合Mnow=M;当每个网络诊断证据至少被一个节点收集到一次,且Eg≠φ时,根据开销指标找到一个最被需求的证据etop∈Eg;在节点候选集合Mnow中,选择能够收集证据etop的开销最小的那个节点作为已选节点m,将该已选节点m加入到目标集合Cmotes中;从Eg中删去已经被已选节点m所收集的证据;重复上述步骤直到Eg为空为止;输出目标集合Cmotes。本发明能高效地得到诊断部署的可行解。
-
公开(公告)号:CN103596283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626521.3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自组织网路与传感器网络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相关序列的解决冲突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当接收节点根据预置的冲突检测标志存在冲突时,向发送节点发送竞争通知;所述发送节点根据所述竞争通知判断是否参与竞争;当所述发送节点参与竞争时,向所述接收节点发送相关序列,所述发送节点与所述相关序列一一对应;所述接收节点识别所述相关序列,并根据所述相关序列与所述发送节点的匹配关系识别所述发送节点;所述接收节点根据预置的所述发送节点的优先级,创建所述发送节点的调度包,并向所述发送节点发送所述调度包。该方法有效的解决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包冲突,并且提升数据发送的效率以及减少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