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2410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102890.X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2/34
Abstract: 提供可靠性高的二次电池以及使用该二次电池的电池组。封口板(2)具有正极端子安装孔(2a),正极端子(7)贯通正极端子安装孔(2a),在正极端子(7)中位置比封口板(2)更靠电池外部侧的部分连接外部导电构件(85),在正极板和正极端子(7)之间的导电路径上设置电流阻断机构,在封口板(2)和正极端子(7)之间配置树脂制的第1绝缘构件(10),在外部导电构件(85)和封口板(2)之间配置耐热性高于第1绝缘构件(10)的第2绝缘构件(80)。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22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104199.7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4/04 , H01M4/7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9 , H01M2/06 , H01M2/08 , H01M2/266 , H01M10/045 , H01M2220/20 , H01M10/058 , H01M4/04 , H01M4/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靠性高的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具备:包含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电极体;具有开口并收容电极体的方形包装体;将方形包装体的开口封口的封口板(2);和与负极板电连接并安装在封口板(2)的负极端子(9),负极板和负极端子(9)通过第1负极集电体(8a)以及第2负极集电体(8b)而电连接,该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通过能量线的照射对第1负极集电体(8a)和第2负极集电体(8b)进行焊接连接。在第1负极集电体(8a)以及第2负极集电体(8b)中的至少一者设置粗面部,通过对粗面部照射能量线来对第1负极集电体(8a)和第2负极集电体(8b)进行焊接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941715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80039412.8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二次电池具备电极体,其具有带正极接头(4c)的正极板(4)、带负极接头(5c)的负极板(5)以及隔片,正极接头(4c)以弯曲的状态与正极集电体连接,所述负极接头(5c)以弯曲的状态与负极集电体连接,作为正极板(4)使用的结构是,在正极芯体上的在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合剂层(4a)的区域,在正极接头(4c)的根部设置缺口(4e)。
-
公开(公告)号:CN10941713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80040732.5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具备:电极体,包括正极板和负极板;外包装体,具有开口,并收纳电极体;以及封口板(2),对外包装体的开口进行封口,外包装体和封口板(2)构成电池壳体,其中,在封口板(2)设置变形部(19)和气体排出阀(18),所述变形部(19)在电池壳体内的压力成为给定值以上时变形,所述气体排出阀(18)在电池壳体内的压力成为给定值以上时断裂并将电池壳体内的气体排出到电池壳体的外部,金属制的增强构件(30)与封口板(2)的内表面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13455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065507.9
申请日:2017-02-0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8 , H01M2/30 , H01M2/345 , H01M2200/103 , H01M2200/20 , H01M2/34 , H01M2/22 , H01M2/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收纳电极体的外封装体的外部设置了熔丝部的二次电池中能够提高可靠性的二次电池以及电池组。本发明所涉及的二次电池(1)具备具有正极板以及负极板的电极体(10)、具有开口部且收纳电极体(10)的外封装体(20)、对开口部进行封口的封口体(21)、与正极板电连接且穿过设置于封口体(21)的贯通孔的端子(15)、和在封口体(21)的外部侧与端子(15)连接的导电构件(17),导电构件(17)具有熔丝部(30),熔丝部(30)由盖构件(31)覆盖,在具有熔丝部(30)的导电构件(17)与封口体(21)之间配置了绝缘构件(32)。
-
公开(公告)号:CN10620707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471353.4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2/34 , H01M10/0525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电流切断机构的可靠性高的方形充电电池。本发明的方形充电电池具备包括导电构件(18)、第一绝缘构件(20)、反转板以及正极集电体在内的压敏式电流切断机构,导电构件(18)具有对置设置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第一绝缘构件(20)具有一对短边侧壁(20c)以及(20d),短边侧壁(20c)位于第一外侧面的外侧且向第二外侧面的方向按压第一外侧面,短边侧壁(20d)位于第二外侧面的外侧且向第一外侧面的方向按压第二外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05932214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102246.9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2/30 , H01M2/22 , H01M10/0587 , H01M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电部件与芯体露出部的焊接部的可靠性优异的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负极集电体的连接部(8c)的连接面(8c1)形成突起(8f),在使该突起(8f)与被层叠的负极芯体露出部(5)的层叠方向上的最外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使突起(8f)与被层叠的负极芯体露出部(5)熔融来进行电阻焊接,以使得形成一体的焊接熔核,从而形成与负极芯体露出部(5)的层叠方向垂直的剖面上的剖面形状是扁平形状的焊接熔核。
-
公开(公告)号:CN11334857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980090389.4
申请日:2019-11-27
IPC: H01M10/04 , H01M50/403 , H01M50/409 , H01M4/02 , H01M4/134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型二次电池具有:电极体(11),其是将至少1个正极板(14)和至少1个负极板(17)隔着多层状的隔膜(20)层叠而成的,该隔膜(20)包含两层由不同的材质形成的多孔质层;以及外装壳体,其将电解液和收纳有电极体的绝缘保持件一同收纳,该绝缘保持件是将由绝缘材料形成的片折叠而形成的。外装壳体具有:底面;多个侧壁,该多个侧壁从底面竖立设置;以及开口,其与底面相对且被多个侧壁包围。隔膜中的至少1个隔膜的、从正极板和负极板这两者的由金属箔构成的芯体的端面和活性物质合剂层的端面暴露的部分与由片形成的谷部(54)的底线(P)附近部分相接触。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容易使存在于绝缘保持件与电极体的端部之间的剩余的电解液渗透到电极体的大部分的层叠型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932681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810851145.0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胁元亮一
IPC: H01M50/593 , H01M50/586 , H01M50/103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蓄电装置以及绝缘保持器。在蓄电装置中,通过将绝缘保持器以及电极体收容在包装壳体内,在绝缘保持器的角部与包装壳体的边角部的曲面抵接的情况下,能抑制电极体内的应力集中。蓄电装置包含电极体(11)、绝缘保持器(30)、和包装壳体。绝缘保持器(30)将由绝缘材料构成的薄片弯折而形成,具有介于电极体的侧端面与包装壳体之间的介入壁。介入壁具有与包装壳体的边角部的曲面对置的第1对置区域和与从曲面向开口侧偏离的部分对置的第2对置区域。第1对置区域以及第2对置区域具有由构成薄片的多个薄片要素当中的一部分薄片要素彼此重叠而成的多个重叠部,设于第2对置区域的重叠部与设于第1对置区域的重叠部相比,重叠的薄片要素的片数更多。
-
公开(公告)号:CN11004806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811629596.6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胁元亮一
IPC: H01M50/536 , H01M50/552 , H01M50/50 , H01M10/04
Abstract: 提供可靠性高的二次电池。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将负极端子(9)的插入部(9b)插入到设置于第1负极集电体(8a)的端子连接孔(8y)中,通过将负极端子(9)的插入部(9b)铆接在锥形部(8z)上来形成铆接部(9c)。在铆接部(9c)和锥形部(8z)之间形成间隙(95)。通过对铆接部(9c)以及锥形部(8z)中的至少一者照射能量射线,从而使铆接部(9c)以及锥形部(8z)中的至少一者熔融,并使熔融的金属流入间隙(95)。熔融的金属凝固而形成凝固部(70),将负极端子(9)和第1负极集电体(8a)接合。在凝固部(70)形成凹部(70a)。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