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0468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07011.5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亲水改性的抗污染PVDF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利用碱性溶液处理PVDF表面生成双键,通过氨基-烯加成反应和氨基-环氧开环反应在PVDF膜表面通过化学键交联超支化聚乙烯亚胺;膜表面的超支化聚乙烯亚胺与环氧丙醇溶液进行氨基-环氧开环反应制得具有抗污染性能的PVDF膜。改性后的PVDF膜具有大量氨基和羟基等活性基团,使得膜表面的亲水性大大提高。本发明解决PVDF分离膜本身较强的疏水性,防止应用过程中污染物易吸附、沉积在膜表面或膜孔内,提高膜的抗污染能力,延长膜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采用化学方法进行改性,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不需要昂贵的仪器,易于推广,所得产物牢固,具有良好抗污染性能,在水处理领域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39496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710462630.4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72 , C02F1/444 , C02F2101/38 , C02F2101/40 , C02F2201/4619 , C02F230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水源水污染物去除的阴极电化学微滤膜耦合反应器,采用石墨作为阳极,内嵌钢丝网的平板微滤膜组件作为阴极,由稳压直流电源施加外加电场,在连续流模式下操作运行,不仅可实现水源水中颗粒、胶体以及大分子污染物的物理拦截去除,而且可利用电催化产生的强氧化性物质实现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去除。本发明除阳极表面发生水分解反应生成HO•外,利用外加电场和曝气条件下阴极表面原位产生的H2O2,与钢丝网溶出的Fe(II)在阴极界面和均相溶液中发生Fenton反应,生成HO•、Fe(IV)O2+等强氧化剂物种,实现水源水中小分子难降解有机物的氧化降解去除。本发明耦合电化学氧化与微滤膜分离技术,在较低的外加电压和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内,即可实现难降解有机物的高效去除,降低了运行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3880263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79360.5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 Y02W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动态膜形成控制方法,涉及处理剩余污泥的分置浸没式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连续动态膜过滤模式。本发明的动态膜控制方法设置沼气循环的间歇操作模式,通过设置沼气循环的关闭与开启时间及沼气循环强度,达到控制动态膜增长与衰减速率的目的。本发明耦合了传统厌氧发酵与新型动态膜分离工艺,既可以在动态膜组件清洗时保证主体反应区的厌氧条件,又方便了传统厌氧发酵罐的升级改造;沼气循环的间歇操作模式可以限制动态膜的增长速率,并减少气体冲刷对动态膜的破坏,既提高了出水水质,又延长了物理清洗周期;与传统沼气循环模式相比,由于大量减少了循环模式开启的时间,达到了节能的效果,相同曝气强度条件下可节省气体循环能耗67-97%。
-
公开(公告)号:CN1187510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01394.4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离膜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硼酸盐调控的新型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先配置间苯二胺‑硼酸混合液得到水相溶液,并采用均苯三甲酰氯、正己烷配制油相溶液,再将超滤膜浸没至所述水相溶液中,取出,用橡胶辊辊干,再浸没至所述油相溶液中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得到界面聚合后的反渗透基膜;依次使用正己烷、去离子水冲洗所述反渗透基膜,再对依次进行热处理和冷却,得到新型反渗透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得新型反渗透膜具有较高的渗透选择性,易于工业化生产,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从界面聚合反应的微观尺度出发,巧妙利用硼酸根离子与间苯二胺的相互作用,为界面聚合反应的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59153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1395451.0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LDH/GO‑三聚氰胺泡沫及其在去除水体中磷酸盐的应用,涉及复合材料和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LDH/GO‑三聚氰胺泡沫是将清洗过的三聚氰胺泡沫反复浸泡于氧化石墨烯溶液中,然后在水热条件下,镁铝铁三元金属氢氧化物原位生长于三聚氰胺泡沫,经过洗涤、干燥后得到LDH/GO‑三聚氰胺泡沫作为抹布式”吸附剂,并应用于水体中磷酸盐的吸附去除。本发明提供的LDH/GO‑三聚氰胺泡沫吸附剂表现出较强的磷酸盐吸附效果,吸附速率快、效率高,使废水中的磷酸盐浓度(≤10mg/L)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
公开(公告)号:CN108404684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10207011.5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亲水改性的抗污染PVDF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利用碱性溶液处理PVDF表面生成双键,通过氨基‑烯加成反应和氨基‑环氧开环反应在PVDF膜表面通过化学键交联超支化聚乙烯亚胺;膜表面的超支化聚乙烯亚胺与环氧丙醇溶液进行氨基‑环氧开环反应制得具有抗污染性能的PVDF膜。改性后的PVDF膜具有大量氨基和羟基等活性基团,使得膜表面的亲水性大大提高。本发明解决PVDF分离膜本身较强的疏水性,防止应用过程中污染物易吸附、沉积在膜表面或膜孔内,提高膜的抗污染能力,延长膜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采用化学方法进行改性,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不需要昂贵的仪器,易于推广,所得产物牢固,具有良好抗污染性能,在水处理领域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89222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67068.1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渗透膜破损检测同步杀菌消毒系统,系统前设置有反渗透装置,系统包括与反渗透膜过滤出水管相连的过滤器外框包裹的过滤组件和过滤出水口;过滤组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多孔阴极、绝缘网和多孔阳极,多孔阴极和多孔阳极分别连接电源的负极和正极,电流检测器设置于连接多孔阳极和电源正极之间的导线上,警报器与电流检测器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可以通过与警报器相连的电流检测器检测是否有膜损坏造成的电流值及其强度,若膜损坏则并发出警报,同时电化学过滤杀菌消毒检测装置将从反渗透膜破损处逃逸的细菌病毒杀灭。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对反渗透膜完整性检测同步杀菌消毒,保障反渗透膜出水回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65817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424025.2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467 , C02F1/44 , C02F3/00 , B01D61/00 , B01D65/02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的电化学活性炭纤维毡膜反应器,钛网阴极嵌于PVC膜支架内,ACFF/SnO2‑Ta同时作为阳极和滤膜,电化学微滤膜组件置于反应器中。反应器由稳压直流电源施加外加电场,原位生成具有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物种,在连续流模式下,通过出水蠕动泵抽吸促进本体溶液与阳极界面对流传质,加速阳极界面的电子传递反应增加氧化剂产量,增加水中有机污染物与生成的氧化剂的接触概率,本发明能通过膜孔的尺寸排阻效应过滤去除水中颗粒、胶体以及大分子污染物,因其具有较高比表面积,能够为水中小分子有机污染物提供大量吸附位点;掺杂Ta元素显著改善了SnO2的电催化性能,H2O能够在阳极放电形成大量吸附态和解离态的•OH,对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1455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52976.2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去除疏水性内分泌干扰物的高通量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包括:将多孔支撑层浸入至第一溶液中,取出后去除支撑层表面多余液滴,然后将附着有第一溶液的支撑层浸入到第二溶液中,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经清洗即得目标纳滤膜,其中,所述第一溶液为包含多胺单体和缚酸剂的水溶液,第二溶液为包含酰氯单体和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有机溶液。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得到的纳滤膜在提升疏水内分泌干扰物截留率的同时还大幅增加了水通量,有效提升了其对水/内分泌干扰物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30565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0828075.8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碳源直接转化、氮生物脱除的污水低耗处理与能源回收组合处理工艺,属于污(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发明工艺涉及的装置主要由厌氧发酵反应区、膜分离区、缺氧滤池和好氧滤池组成。城市污水经预处理后在厌氧发酵反应区进行碳源直接转化为甲烷,实现能源回收利用;在膜分离区实现固液分离;在缺氧滤池中利用厌氧发酵出水中的残余有机物、硫化物、溶解性甲烷等物质进行反硝化脱氮,在好氧滤池中进行高速硝化,从而使工艺出水TN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本发明工艺具有运行能耗低、碳源能源化回收、氮脱除无外加碳源、避免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