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去除放射性废水中铀、钐的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7638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52484.9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滤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去除放射性废水中铀、钐的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依据纳滤膜的Donnan电荷效应,以带正电荷的支化聚氮杂环丙烷作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作为有机相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方法制备得到荷正电纳滤膜。然后,通过超声辅助单宁酸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富含亲水性‑OH的单宁酸能够包裹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提高多壁碳纳米管在水中的分散性和亲水性,并将其加入到水相溶液中,利用单宁酸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独特的纳米孔道和丰富的含氧官能团调控界面聚合反应过程,减薄分离层厚度,降低膜表面粗糙度,提高膜表面亲水性,进而提高荷正电纳滤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制备出适用于放射性废水处理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

    多级孔道结构多孔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866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50414.1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孔道结构多孔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将可溶性聚合物溶解到对应的溶剂中,然后加入分散后的EVOH纳米纤维,得到该聚合物溶液与EVOH纳米纤维混合的溶液;再使用注射器以一定速率将混合溶液注射到旋转搅拌的含有交联剂的非溶剂凝固浴中,混合溶液发生相分离,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多孔纤维分散在非溶剂中,得到多孔纤维分散液;最后,将前述多孔纤维分散液涂覆在非织造基材上,在负压作用下辅助成膜,干燥后即可得到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多孔纤维膜。制得的多级孔道结构多孔纤维膜不仅具有微米级孔道,而且构成膜孔道的多孔纤维表面具有大小不一的纳米级孔道,表现出更高的负载能力和更低的传质阻力,适用于吸附分离领域。

    一种低碳足迹的纯水制备工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498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83569.X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足迹的纯水制备工艺,包括:首先将待处理的原水通过预处理装置处理,除掉水中的颗粒物、悬浮物和余氯杂质,将经过预处理的水送入入NF装置中,对水中的Ca2+、Mg2+、Si032‑二价离子、一价离子、大分子有机物截留,降低后续处理的难度,将经过NF装置处理的水接下来送入RO装置,去除水中的溶解盐份、有机物、微生物和病毒,进一步提高水的纯度,将RO装置处理后的水送入EDI装置。利用特殊结构的中空纤维纳滤装置取代传统的超滤装置和一级反渗透装置,采用NF+RO+EDI的全新工艺代替UF+2RO+EDI的传统工艺,既满足了电子级超纯水的水质要求,同时又大幅降低设备投资成本、系统运行能耗并大幅提升系统水效,符合低碳足迹的理念。

    一种平板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272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88799.1

    申请日:2023-07-19

    Inventor: 胡帆 陈承 刘红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板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平板纳滤膜包括分离层、平板超滤膜和重金属与微污染物去除层,所述平板超滤膜包括基膜和聚酯支撑层,所述聚酯支撑层的一个外表面紧贴所述基膜设置,另一个外表面连接有所述重金属与微污染物去除层;所述聚酯支撑层与所述重金属与微污染物去除层通过酰胺键实现连接,所述分离层位于所述平板纳滤膜的最外侧,且紧贴所述基膜设置。对平板纳滤膜进行重金属吸附性能测试,透过膜片的Cd(NO3)2的浓度小于等于5ppb,最终膜片的过加标液的水量最高可达7.1L;对平板纳滤膜进行微污染物吸附性能测试,透过膜片的双酚A(BPA)的浓度小于等于10ppb,最终膜片的过加标液的水量最高可达8.8L。

    一种兼具高效分离与催化功能的陶瓷膜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32728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75138.9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高效分离与催化功能的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和应用,以大粒径陶瓷颗粒为原料制备陶瓷膜支撑体,以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为原料采用浸浆法制备过渡层,以小粒径陶瓷颗粒为原料采用浸涂法制备分离膜层,通过一步共烧后形成具有三明治结构的陶瓷膜。本发明采用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形成具有较高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的过渡层,提高了催化活性位点数量和渗透通量;采用小粒径陶瓷颗粒形成具有均匀孔径分布和平整膜表面的分离膜层,提高了水中颗粒物与有机物的分离效率并降低其在膜面的累积,同时避免水中颗粒物与有机物对催化陶瓷膜活性位点的覆盖,从而实现了陶瓷膜分离效率与催化降解效率的同步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