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安息角直接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79850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22233.X

    申请日:2012-04-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料安息角直接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板、角度刻度盘、转轴、柔绳和重锤,其中角度刻度盘设在测量板上,角度刻度盘的零度线与测量板的一条测量边垂直,转轴设于零度线的中心,柔绳的一端与转轴连接,另一端与重锤连接。使用时,将测量板的测量边平行或者安放在待测物料的斜面上,即可通过柔绳在角度测量盘上的指示直观地测出物料的安息角。

    一种反射炉熔炼再生铜的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61396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83730.0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炉熔炼再生铜的方法及其装置,直接将反射炉的部分高温烟气与助燃空气混合,形成温度较高、氧浓较低的助燃气体,提高反射炉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降低局部高温,从而减少金属的烧损。在反射炉烟道闸门后的水平段连接烟气回流管道、高温风机和旁通冷风管,将反射炉排出的高温烟气的一部分输送到燃烧器,在反射炉内实现高风温、低氧浓的燃烧,返烟量占反射炉烟气总量体积的30~50%。本发明是一种金属回收率高、热效率高的反射炉熔炼再生铜的方法,其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一种石油焦回转煅烧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68286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510031610.9

    申请日:2005-05-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石油焦回转煅烧方法和装置,由窑头、窑体、下料管、煤气喷口、下料口、出口端和沉灰室等组成,本发明在窑尾沉灰室侧墙上开孔,用保温良好的烟道或烟管,将窑尾的高温烟气和窑头的一次风管连通,烟道或烟管中设有烟气过滤网、调节阀板、旁通冷风调节管和高温风机,二次风口、三次风口的喷吹方向指向窑尾。通过烟道或烟管的返烟量为窑尾烟气总量的30~50%,窑头的负压为-20~-5Pa,窑尾负压在-30~-20Pa。该装置和方法能大幅度减少窑内的碳质烧损,提高实收率和煅烧窑的产能,降低产品能耗和生产成本。

    一种结合侧吹与底吹的熔池熔炼电炉

    公开(公告)号:CN1189360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78226.0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侧吹与底吹的熔池熔炼电炉,包括炉体以及设置于炉体的氧枪装置、电加热模块和控制系统,氧枪装置包括底吹氧枪和侧吹氧枪,控制系统包括侧吹及底吹氧枪倾角调节模块和氧枪深度调节模块,侧吹及底吹氧枪倾角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底吹氧枪和侧吹氧枪的喷吹倾角,氧枪深度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底吹氧枪和侧吹氧枪深入电炉的长度,本发明通过液压升降装置调节电极深入电炉的长度以确保电极产生的热量能够迅速的传递给熔体;通过侧吹及底吹氧枪倾角调节模块调节底吹氧枪和侧吹氧枪的喷吹倾角;通过氧枪深度调节模块调节底吹氧枪和侧吹氧枪深入电炉的长度,使电炉内的熔体流动达到最佳,提高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

    核壳结构光热转换Cu/C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020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34747.9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光热转换Cu/C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u纳米颗粒分散在水中,经超声处理,得到分散均匀的Cu纳米颗粒悬浮液;向Cu纳米颗粒悬浮液中加入盐酸多巴胺并使其充分溶解,加入Tris‑HCl,依次经搅拌、离心、洗涤、干燥,获得Cu/PDA复合纳米颗粒;在惰性气体中,将Cu/PDA复合纳米颗粒进行碳化处理,获得Cu/C复合纳米颗粒。本发明制得的Cu/C复合纳米颗粒的外层紧密附着的致密碳层,进而保护Cu纳米颗粒不被氧化,在光热转换应用中的光热转化效率高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核壳结构的的尺寸可控,且比较均匀,粒径范围为20‑70nm。

    一种大温差混合对流传热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321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811491925.5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温差混合对流传热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高温油路循环系统,高温油路循环系统包括油桶以及加热器,油桶内充填有有机导热油;油桶的侧壁上及顶部分别设有出油口和进油口,加热器的入口通过第一热油泵、第一流量计与出油口连通,出口通过第二热油泵、第二流量计与进油口连通;还包括设置于油桶上用于将从进油口进入的导热油呈滴状抛洒至油桶中的导热油分布器、用于对油桶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以及用于对油桶内有机导热油温度分布进行测量的测温系统。本发明可实现对实际高炉炉缸内部铁水流动过程混合对流传热的相似试验,并可模拟铁水液滴滴落过程即不连续速度入口边界对内部流动传热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