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66996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395310.2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直流谐振抑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获取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侧电流,并基于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从直流侧电流中确定谐振点的谐波电流;计算谐波电流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直流电流差值上升率;当直流侧电流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在预设时间段内直流电流差值上升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判定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侧发生谐振;当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的直流滤波器隔离开关的电流未超出预设限值时,切除直流滤波器,以抑制谐振。该方法在确定直流侧发生谐振时,通过切除直流滤波器,来改变直流侧的阻抗特性从而破坏谐振。该方法能快速且准确地确定并抑制谐振。
-
公开(公告)号:CN11132708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137527.4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多端口互联系统,包括:隔离变压器的低压侧通过第一断路器与第一交流端连接,还通过第三断路器与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交流侧连接,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侧与第一直流端连接;隔离变压器的高压侧通过第二断路器与第二交流端连接,还通过第四断路器与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交流侧连接,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侧与第二直流端连接。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交直流多端口互联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网的可控性差,灵活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3431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25429.5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稳定器增益整定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待测发电机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机电暂态模型;采用机电暂态模型进行仿真,得到励磁振荡模态的根轨迹,然后求取电力系统稳定器的临界增益;获取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当前整定增益,若当前整定增益大于临界增益的1/3,则评价为不安全;否则评价为安全,继续获取在预设的频段范围内的电力系统稳定器的综合交流增益;判断综合交流增益是否在预设的增益阈值范围内,若是,则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当前整定增益为有效;采用时域仿真对当前整定增益进行验证。本发明可有效地对电力系统稳定器增益参数进行整定,既保证PSS的阻尼效果,又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95595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094821.5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故障的快速生成及批量计算方法,包括:对目标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潮流计算,判断目标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所述是否收敛;若收敛,提取并存储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线路信息;其中,所述线路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总线路数;对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每一线路逐一进行故障计算,生成每一所述线路的故障文件和仿真结果文件;将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所有线路故障均计算完成后,生成故障文件集和仿真结果文件集。本发明能够迅速生成相应的故障计算文件并得到故障仿真结果,提高了故障分析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故障的快速生成及批量计算装置及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903853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88804.0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直流输电系统谐波阻抗扫描装置,包括串联谐波电压源、谐波电压电流测量系统、谐波阻抗分析模块,所述串联谐波电压源的输入端连接维持直流系统运行的基波交流电压源,所述谐波电压电流测量系统安装在所述串联谐波电压源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变压器交流侧母线之间,所述谐波电压电流测量系统的测试数据作为所述谐波阻抗分析模块的输入。该装置可测量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特性,提高谐波阻抗扫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8940938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3333510.X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谐振抑制装置,包括开关管、电容器、电阻器和避雷器,开关管、电容器和电阻器依次串联,开关管由并联在两侧的避雷器进行保护,开关管的输入端并接在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器直流输出侧的平波电抗器输入端,电阻器的输出端并接在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器直流输出侧的平波电抗器输出端。当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暂态故障时,开关管导通,开关管导通时,电容器、电阻器与平波电抗器形成一个并联回路谐振,用于阻断直流侧谐振,达到了抑制直流输电系统在暂态故障下的直流侧回路谐振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8940937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3332755.0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谐振抑制装置,包括开关管、电阻器和第一避雷器,开关管、电阻器和第一避雷器依次串联,开关管的输入端并接在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器直流输出侧的平波电抗器输入端,第一避雷器的输出端并接在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器直流输出侧的平波电抗器输出端。当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暂态故障时,开关管导通,开关管导通后,电阻器和第一避雷器的串联回路投入直流输电系统,依靠第一避雷器的低参考电压,实现电流的转移以及平波电抗器的旁路,从而改变直流回路的谐振特性,同时通过电阻器传入提升谐振的阻尼,从而避免直流侧谐振的发生,达到了抑制直流输电系统在暂态故障下的直流侧回路谐振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791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1218057.X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7/416 , G01N27/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地腐蚀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变电接地网宏电池腐蚀检测方法、系统及设备。本发明系统包括测试模块和腐蚀评估模块;测试模块包括电极单元、高阻电压测量单元和零阻电流测量单元;两土壤宏电池腐蚀测试点上分别设置一电极单元;电极单元包括参比电极和与接地网接地极材料相同的工作电极,同一电极单元内的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连接一高阻电压测量单元;两电极单元之间设置零阻电流测量单元;本发明通过腐蚀评估模块获取零阻电流测量单元在两高阻电压测量单元测得的电极自腐蚀电位不同时测得的对应两工作电极间的电流强度,并根据所述电流强度计算对应的宏电池腐蚀速率;本发明能够准确地检测输变电接地网宏电池腐蚀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8850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847203.4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路电磁干扰的参数化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分别对输电线路参数及油气管道参数进行结构化处理,以得到对应的输电线路结构化数据及油气管道结构化数据;读取所述输电线路结构化数据,并采用参数化程序生成交流输电线路的几何模型,以得到输电线路模型;读取所述油气管道结构化数据,并采用参数化程序生成油气管道的几何模型,以得到油气管道模型;将所述输电线路模型和油气管道模型,以及输电线路沿线的土壤模型导入电磁仿真软件,以进行电磁干扰参数的计算。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提高建模效率及精度、减少模型错误,从而提高了用户建模体验,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0896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625808.X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接地腐蚀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果蝇算法和灰色模型的接地网腐蚀预测方法。步骤如下:按照固定的时间序列获取接地网的接地电阻;采用灰色模型对接地电阻进行处理,建立接地网腐蚀诊断的预测模型;引入Logistic混沌映射得到优化果蝇算法;采用优化果蝇算法对接地网腐蚀诊断的预测模型的背景值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预测模型;根据优化后的预测模型更新接地电阻,并对后续的接地电阻的变化进行预测,得到接地网的腐蚀率;本发明得到更为精确的接地网的腐蚀状态,有效解决了对接地网腐蚀状态的预测准确性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