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0753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371063.X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辐照下锆基合金中位错环半径动力学模拟方法及模型系统,涉及核材料辐照模拟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基于反应速率理论方法建立模拟位错结构的演化和辐照生长模型;建立基于演化和辐照生长模型的位错环半径动力学模型;将获取的材料参数作为数值模拟参数输入至位错环半径动力学模型;位错环半径动力学模型根据数值模拟参数模拟计算位错环半径与合金元素含量、晶粒尺寸、温度、剂量率的依赖关系。本发明能够模拟研究辐照剂量对位错环半径、位错密度的影响,还可以用于研究锡和铌作为锆基合金中的合金元素对位错环生长动力学、力学性能和辐照生长的影响,预测范围广,还能够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7664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48089.0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16C20/1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团簇动力学的锆基合金辐照损伤软件仿真系统及方法,涉及计算机仿真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团簇动力学模拟模块、计算控制模块和GUI模块;团簇动力学模拟模块包括数学模型单元、文件生成单元;计算控制模块包括并行处理单元、实时监控单元、数据处理单元;GUI模块包括输入单元、可视化单元。本发明不仅可以研究辐照产生的点缺陷形成点缺陷团簇的过程,还可以模拟缺陷阱对团簇生长动力学的影响。本发明将团簇动力学模型集成到一个专用平台上,以便在一个平台的框架内,实现模型建立与计算、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以及结果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9262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05918.X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团簇动力学的锆基合金辐照损伤模拟方法及模型系统,涉及核材料辐照模拟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基于团簇动力学、缺陷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和位错环生长问题建立团簇动力学模型;将获取的材料参数作为数值模拟参数输入至团簇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得到点缺陷团簇的浓度与辐照剂量的依赖关系数据;对依赖关系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后得到缺陷团簇数密度的剂量依赖关系、团簇中缺陷数量的分布信息以及固定剂量下缺陷团簇大小的分布信息。本发明提供的团簇动力学模型可以模拟中子辐照过程中点缺陷形成点缺陷团簇的过程,模拟不同辐照条件下缺陷结构的演化和缺陷团簇动力学,计算位错环的生长、空洞的生长、缺陷团簇的吸收演化过程等。
-
公开(公告)号:CN10450513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510020177.2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辐照后燃料棒真空气泡法检漏箱和检漏系统及其检漏方法,辐照后燃料棒经烘烤装置烘干后放置在L形提升架后降入检漏箱内部水中,对检漏箱内部抽取真空,使燃料棒内外产生压差,若燃料棒存在破损,就会在破损口周围形成气泡,通过图像采集确定气泡产生位置,从而完成对辐照后燃料棒的检漏。此套装置检漏具有测速度快、在热室内操作简单,经济性好等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远程机械手操作,结构安全,无过多的结构接触燃料棒,使破口尽可能显现,增大燃料棒的检漏率。
-
公开(公告)号:CN208254943U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20987328.0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辐照后石墨材料四点弯曲试验专用夹具,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高温拉杆,所述高温拉杆的外侧端与设备可拆卸式固定,2个高温拉杆的内侧端分别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式连接有上压头座和下压头座,所述上压头座的端部可拆卸式连接有上压头,所述下压头座的端部可拆卸式连接有下压头,试样被夹持在上压头和下压头之间,所述上压头的夹持端对称设置有2个压辊,所述下压头的夹持端对称设置有2个支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试验夹具导致机械手更换难度大,需要人工操作导致工作人员辐射剂量增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332391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20027133.8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辐照后燃料棒真空气泡法检漏箱和检漏系统,辐照后燃料棒真空气泡法检漏箱,包括一个上端开口的检漏箱本体,检漏箱本体的上端开口端面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有密封胶条,在检漏箱本体上方还设置有可升降盖板,盖板面向检漏箱本体设置有凸出块,该凸出块插入到凹槽内将检漏箱本体的上端开口端密封。此套装置检漏具有测速度快、在热室内操作简单,经济性好等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远程机械手操作,结构安全,无过多的结构接触燃料棒,使破口尽可能显现,增大燃料棒的检漏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215584U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21338305.9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辐照后小尺寸纵向弧形金属试样拉伸试验专用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夹具主体包括直径相同的圆柱段和半圆柱段,圆柱段一端与半圆柱段同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圆柱段同轴的向内凹陷的内螺纹,侧面沿直径设置有与半圆柱段径面平行的销钉孔,所述半圆柱段的径面上沿轴线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弧形试样槽,弧形试样槽的一端与圆柱段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弧形突起。本实用新型夹具主体分为圆柱段和半圆柱段,半圆柱段径面上设置弧形试样槽,在拉伸试样中使得拉伸试样受力更加均匀,试验数据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204988863U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20620823.4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记载了一种热室条件下万能材料试验机用CT试样拉杆,包括试验机底座、下端旋转设置在试验机底座上的拉杆以及分别固定在拉杆侧壁左右两侧的力矩旋转把手,还包括设置在拉杆上端的夹头。在本实用新型中,分别设置在拉杆侧壁左右两侧上的力矩旋转把手,便于机械手对力矩旋转把手施加一定力矩,带动CT试样拉杆转动。无须操作人员进入放射性工作区域,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避免操作人员受到核辐射。
-
公开(公告)号:CN221048314U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23070353.2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唐显润 , 顾剑涛 , 吴璐 , 张劲松 , 张海生 , 陈军 , 张伟 , 孙寿华 , 黄伟杰 , 许德强 , 宋小蓉 , 宋朝阳 , 潘峰 , 宋代强 , 王平 , 魏祯 , 赵思源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照后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伸缩式异形开口活动扳手,包括:上颚唇、下颚唇和手柄组件,下颚唇的一端通过销钉与上颚唇的中部可转动连接,下颚唇的转动平面与上颚唇平行;上颚唇的内侧面和下颚唇的内侧面相对设置,下颚唇的内侧面为曲面结构,曲面结构朝向上颚唇,工作时,待转动部件被夹持在上颚唇的内侧面与下颚唇的内侧面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相对转动的下颚唇和上颚唇,并将待转动部件咬合在上颚唇和下颚唇之间,通过开口的结构使其可以咬合不同型号的螺栓/螺帽;通过设置可伸缩和转动的手柄组件,可以灵活的调节手柄组件的长度以及弯曲角度,使其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07248622U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21352424.X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辐照后小尺寸矩形横截面金属试样拉伸试验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夹具主体包括直径相同的圆柱段和半圆柱段,所述圆柱段一端与半圆柱段同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圆柱段同轴的向内凹陷的内螺纹,侧面沿直径设置有与半圆柱段径面平行的销钉孔,所述半圆柱段一端与圆柱段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弧形突起。目前国内关于辐照后小尺寸试样试验需要用机械手进行各种操作。采用普通夹具,由于机械手操作的局限性,操作不便,本实用新型辐照后小尺寸矩形横截面金属试样拉伸试验专用夹具,采用简单的连接方式与拉伸设备连接,其应用时更换夹具更加简单方便,可以通过机械手轻松完成,大大的减少了试验人员的受照剂量。
-
-
-
-
-
-
-
-
-